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

有一家权威媒体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从辛亥革命开始,加入同盟会的女性大概有50人左右,最后能够把革命贯穿一生,并为之奋斗到新中国成立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何香凝。

确实,何香凝与丈夫廖仲恺,都是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堪称国民党最早的一批元老,始终都坚持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都是中国共产党最真诚的朋友,也深得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敬重。

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1)

大家看看上面这张照片,是在196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何香凝应邀出席,当她经过主席台时,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邓小平都站了起来,对她表示了极大的敬意。

1972年8月的一天上午,周总理早早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等着毛主席醒来,当面汇报几件事。

大概11点的时候,毛主席把周总理请进了屋里,还没等总理说话,毛主席就说:“大姐的事,你办得很好。”

毛主席提到的“大姐”,不是别人,正是何香凝。

何香凝出生于1878年,比毛主席大15岁,比周总理大20岁,因此,我党的很多领导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

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2)

那么,毛主席所说的“大姐的事,你办得很好”,到底是什么事呢?

在两年前,1970年,92岁高龄的何香凝摔了一跤后,感染了肺炎,情况很危险。周总理亲自过问她的病情,安排最好的医生对她进行医治,很快就好了起来。不过,何香凝的身体还是大不如前了。

隔年后,何香凝再次病重住院,周总理听闻消息后,第一时间代表毛主席去看望她。

当时,何香凝的病情很重,没有多少力气说话了,但是,她的神志还是非常清醒的,当身边人告诉她周总理来看望她的时候,何香凝睁开了眼睛,用微弱的声音说:“周公,周公,您来了,谢谢!”

周总理听后,热泪盈眶,极力安慰何香凝安心养病,不用多虑,身体会好起来的。

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3)

何香凝看着这位多年一起革命的挚友,眼泪也流了下来,心中有许多话要说,但是没有力气说话。

这一次,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何香凝再次病愈出院。但是,医生告诉总理,因为何香凝的全身器官已经衰竭,恐怕没有多长时间了。

1972年8月,何香凝再次住院。这一次,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

当时,周总理也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但他仍然坚持亲自来到何香凝的病床前探望。

这一次,何香凝用微弱的声音说出了自己一直在想的一件事,之前她几次想说,但都没有开口,这一次,她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因此,她轻轻地握着周总理的手,想对他说话。

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4)

周总理知道何香凝晚年耳聋听不见,就把嘴贴在她的耳边,对她大声说:“大姐,有什么事,您就说吧,我听着!”

何香凝脸上露出了难色,最后断断续续地对周总理说:“我和廖公生前有约定: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我想棺葬,请求中央和政府批准。”

周总理这才知道,原来是何香凝不想火化,想与丈夫合葬。

当时,毛主席带头倡导火化,并和其他领导人都签了字,带头改革,何香凝也是考虑到这些,前面几次一直想说,但是都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她也是国家领导,不好破这个例。

现在,何香凝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如果再不把这个遗愿说出来,就没有机会了,自己与丈夫当年的约定,也就实现不了了,于是,就带着歉意向周总理说了出来。

没想到,周总理听到她的这个遗愿后,直接对她说:“大姐,您放心,我代表毛主席和中央同意您的要求!”

何香凝听后,有些惊喜,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何香凝提出遗愿(何香凝提出遗愿)(5)

没过多久,何香凝又陷入了昏迷,周总理吩咐了医护人员几句话后,也离开了。

周总理回去后,先在电话里向毛主席报告了这件事,表示未经请示就做了这个决定,实在是害怕大姐带着遗憾走。

毛主席听后,也表示了欣慰,说你做得很好,并强调说,大姐是中国共产党最真诚的朋友,有这个遗愿必须满足。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走完了辉煌的一生,享年94岁。

中央为何香凝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并派邓颖超专程将她的灵柩护送到南京,与廖仲恺合葬在一起,完成了她的遗愿。

(参考资料:《何香凝传》《文史博览》《文史天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