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到绝经大概多久呢(长期不过性生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我相信在这一天,大部分人跟我一样是没有性生活的。
都说“性生活”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长期单身代表,想举手问个问题:
缺失了这部分生活,会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不止我有这个疑问,网友们关于“没有性生活”,可有不少联想:
谁能解释一下,没有性生活真的这么可怕吗?
缓解痛经、调整月经,统统不是性生活的工作范畴。
性生活“治”痛经?还是吃药靠谱
医学上有两种痛经,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
“原发性痛经”就是女孩子们平常经历的痛经,导致这种痛经的罪魁祸首是“前列腺素”。
性生活既不能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又不能减少前列腺素的分泌,更没办法缓解痛经了。
性生活让人怀孕,倒是能“调整”月经
月经不调的病因多且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给大家背个病名吧:
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输卵管炎、内分泌功能紊乱、多囊卵巢、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血小板减少症、肝肾功能损害等等,这些疾病都能导致月经不调。
请问,性生活怎么可能把这些问题逐个击破,成功调整月经?
倒是有个例外:性生活导致怀孕后,能让女性长达10个月的时间不来月经。
这应该……算是一种“调整”了吧?
卵巢的衰老速度和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和性生活没什么关系。
大部分卵巢早衰的人,是因为有卵巢早衰的家族史,或者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内分泌腺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这个时候,可能有的人会抬杠:
怀孕期间,不是会有几个月不排卵吗?省下了好几个卵子,肯定比一辈子不怀孕的人卵巢衰老的慢呀。
女性一生中,是只有400~500个卵泡能发育成熟并被排出,其余都会退化。
但是这400~500个会被排出的卵泡,是在青春期剩余的30万~40万个卵泡中优选出来的。
怀孕期间省下的“几个”卵泡,和卵巢中的“几十万个”卵泡相比,数量级根本没有可比性。
性生活,是女性出现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未婚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约为1%~3%,而女性在婚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会增高至5%。
女性的尿道口比较平直,而且距离阴道、肛门都非常近;在性生活时,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容易被挤压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除此之外,外用避孕药的主要成分醇醚,有可能破坏阴道正常的微生物环境,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病率。
频繁性生活,也是导致女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篇论文曾经调查过性生活频率和阴道炎之间的关系。
在2286例阴道炎患者中,性生活频率分别为:每月1~3次(39.94%)、每周1次(28.30%)、每周2~3次(16.84%)、每年偶有(8.66%)、无性生活(6.26%)。
我们可以看出,随性生活的频繁程度升高,阴道炎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了。
“造精工厂”睾丸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每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附睾是精子的“储存仓库”,精子在附睾逐渐成熟,成熟后的精子才能获得运动能力,成为合格的精子,等待随时被排出。
在这么大批量的持续生产中,一定会出现不合格的残次品。
有些精子长得歪瓜裂枣,有些精子不能充分活动……但这都是睾丸和附睾出了问题导致的。
精子本人的质量,和性生活的关系不大。
⚠️长期没有性生活时,也不用担心精子仓库——附睾会爆炸。
精子一般只能存活3~7天,在死亡之后就会被自动清理掉,毕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阳痿和性生活频率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美国医学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研究,表明性生活频率较低的男性,患勃起功能障碍的几率是那些有规律性生活男性的2倍。
这真能拍板定论:“没有性生活的男性,更容易患上勃起功能障碍”吗?
不一定。
这部分性生活频率较低的男性,也可能正是因为患有勃起功能障碍,才不想过性生活、导致性生活频率低的啊。
早泄和性生活的关系,就更不明确了;甚至现在连早泄本身的定义,还存在一定争议呢。
- 有人以阴茎插入阴道前射精或插入后抽动不足15次射精判断为早泄;
- 有人以阴茎插入阴道后不超过2分钟射精判断为早泄;
- 也有人以男性在女性出现性高潮的总时间的半程前射精判断为早泄;
- ……
何况,早泄也不是什么稀罕病:
根据调查显示,早泄的发病率占成年男性的30%~50%,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男性中,就有3~5个有早泄的问题。
长期没有性生活,有可能会导致害怕性交失败、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从而引起早泄;但是所有的早泄,都能和“长期没有性生活”联系起来吗?
不一定。
“有没有性生活”对于早泄来说,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不能由此断定“长期没有性生活的人,一定会发生早泄”。
说了这么多,都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性生活的频度因人种、地区、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年龄、健康和心理状态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就算长期不过性生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真没那么大。
(本文经过百科名医医学团队及专家审核)
参考资料:
[1]王临虹.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妇幼保健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
[2]张惜明.实用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朱大年.生理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