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宝宝做软烂的大米粥(美味营养粥你敢买给宝宝喝吗)

小编糖豆:宝宝和老人都爱喝粥。忙着事业的父母亲会不会在回家路上顺手买一罐喷喷香的粥?然而有些不法粥店的美味"营养"粥,除了谷物和各类食材之外,还潜藏了许多不能说的秘密“作料”呢!

怎么给宝宝做软烂的大米粥(美味营养粥你敢买给宝宝喝吗)(1)

01当心!

粥里多了什么?

你是在喝粥还是在吃胶水?据调查,不法粥铺通常会在粥里添加两类秘密“作料”,一做增稠,二作提香。

头号增稠作料:黄原胶

怎么给宝宝做软烂的大米粥(美味营养粥你敢买给宝宝喝吗)(2)

黄原胶,俗称“粥宝”!使用这种黄原胶的添加剂加入粥后,只需要十来分钟,只要少量的米就能熬制一锅浓稠的粥,而且还比长时间熬制出来的粥色相更加诱人:呈现一种透明状态,米粒和米汤比较均匀,喝起来也是滑溜溜的;而未加黄原胶的粥,米粒和米汤是分层的。下图对比,眼见为实。

黄原胶就分印染用的工业纯度和食用纯度两种标准,如果"粥宝"用的是工业黄原胶,纯度低,杂质多,自然会产生一定危害。如果是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增稠剂,还存在价格欺骗的可能。

粥铺使用黄原胶属于非法添加剂!

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只有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是明文允许添加的,增稠剂并不在允许添加的范畴。据了解,增稠剂的主要成分是黄原 胶,而黄原胶是国家规定可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黄原胶不能超过5克。但同时还规定,类似大米制品中是不允许添加黄原胶的,特别是早餐中不允许添加。

二号增稠作料:工业明胶

使用工业明胶来熬制粥,同样具有黄原胶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就能煮出非常浓稠的粥。但是工业明胶危害性更大!而工业明胶的原料来源就是那些废旧的熟料皮革的颗粒,和之前果冻事件使用的工业明胶、皮革胶是相同的。

三号增稠作料:加浓麦芽酚香粉

如果要想熬出的粥好吃,除了黄原胶,还得添加点别的东西。有些餐饮商家"加浓麦芽酚香粉"不仅对稀饭有增稠的作用,而且具有浓郁的焦甜香味,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增香、增甜剂、改良剂,而且能把产品中的苦杂味、怪味、涩味除掉。

特别提香作料:猪肉味粉精

纯天然猪肉粉在国内粥铺基本上是很少使用的,取而代之的是"猪肉味粉"。原料中的猪肉其实是不存在的,使用的是猪骨猪皮头猪下水之类的,据说是只需要往粥里加一点点,就会有浓郁的肉香味。除了猪肉味粉,还有相应的牛肉味粉精、鸡肉味粉精等等之类的添加剂。

02宝宝的粥怎样才营养?

3点疑虑先解决

了解了诸多美味"营养"粥的制作内幕,妈妈还敢经常带宝宝在外食粥吗?在家给宝宝自做各式粥类辅食,才是真正安全健康的选择。

❶多大宝宝可以吃粥?

●6个月以下婴儿:

6个月以下婴儿要坚持纯母乳喂养。而且6个月以下婴儿因体内缺乏淀粉酶,而五谷含淀粉高,婴儿难以消化,不推荐喝粥。

6个月以上的较大婴儿:

而6个月以上的较大婴儿,体内淀粉酶已经逐渐增多,是完全可以消化和适应米粥的。

提醒:有些妈妈为了是白米粥营养更加丰富,会在其中加入其他谷物。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谷物如玉米,纤维较粗,刚开始吃辅食的小宝宝不易消化,反而加重胃肠负担。

都说白米粥没有营养?

大米缺乏赖氨酸,只要适量配比其他食材就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缺点。一般七八个月的小宝宝就喝单一的白米粥、小米粥就可以;8个月以上就可以搭配一些红薯、紫薯、红枣之类的;10个月以上可以搭配各类蔬菜、肉类。

提醒:应当让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不宜在粥中加入过多过重的味道,如过甜食物和煎炸熏烤食物都不宜加入粥内。

宝贝可以吃"粥油"吗?

通常所说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后所得的。粥熬好后,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中医认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想要获得营养美味的粥油,妈妈可注意以下两点:

●锅具要干净

为了获得优质的粥油,煮粥所用的锅必须刷干净,不能有油污。煮的时候最好用小火慢熬,而且不能添加任何佐料。

●选米要新鲜

选择的米,当以新鲜为主。不要用陈米,因为陈米容易腐败,产生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伤害比较大。

职场父母食粥新方式:美味八宝粥

经典的养身佳肴,不但口感好,而且色香味俱全,营养均衡,蛋白质结构完整,矿物质含量丰富,非常适合我们成人食用。

简便烹饪有诀窍:

●电压力锅提前定时,一键搞定;

●或者将米和水放入焖烧杯,早上出门上班拎在手中,四五个小时即可得到。

关于黄源胶的部分素材来源于:朝闻天下

责任编辑:胡水

==== 关于「父母堂」====

手机里的育儿宝典,立即获取孕产新生到宝宝10岁的科学养护、互动亲子和国际化教育新理念;汇聚百余位专家权威声音,受到全国30万家庭信赖。订阅请搜索父母堂(ID:askjane,长按可复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