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

对于感统训练,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


“感统训练就是多动多锻炼,跟上体育课差不多”

“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呀,多带孩子出去运动运动就好了”

“听说多运动就能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我打算帮孩子报个跆拳道/游泳/篮球/足球班..."

感统训练真的能与体能训练/体育锻炼画上等号吗?

答案很明确:不能!

那为什么这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观念呢?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1)

大概是因为大家看到的感统训练和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真的很像,因为前者总是涉及到蹦、跳、爬、滚、攀、翻、等等一系列体能动作。

但其实,它们只是表面看起来像,感统训练和体能训练,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先带大家弄清楚这两个概念:

什么是感统训练?以及什么是体能训练?


01.什么是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身体感官刺激活动,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有效提高孩子视、听、嗅、味、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从而促进儿童大脑与体魄的发育,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2)

02.什么是体能训练?

而体能训练,是针对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的锻炼,比如说可以通过看孩子能跳多少下,蹦多少下,今天比昨天能进步多少,心肺功能是否有增强等方面去检验锻炼效果。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3)

本质区别:前者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功能上的训练。


体能训练主要是强健孩子的肌肉和骨骼,它对局部性训练占的比例较多,对感觉的训练所占的比例比较少。

而感统训练针对的是孩子感觉调节和肢体运用能力的活动,强调针对性,可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达到某一特定感觉训练目标;

举例来讲:对于身体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感统训练会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觉以改善平衡情况。而体能训练可能只是跑步或做单一运动,帮助不大。


感统训练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1.学员方案的针对性


体育运动无法给予孩子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因为受训学员都是一个教案,大家都是统一的动作,所以时间久了还会形成机械化训练,很多四肢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孩子就是这样养成的。

而感统训练不同于体能活动,强调针对性,训练方案因人而异,训练前都需要先经过感统测评师进行专业的评估,再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4)

2.功能训练的针对性

由于各个感觉神经系统的运作和影响范围都不同,对脑功能产生的刺激和影响也不同,因此,感统训练是对足量的针对性刺激要求较高,而且需要专业的指导师来帮助孩子提升。

而体能训练,对刺激是否足量、是否针对没有特定要求,因此也无法以高效率和高针对性改善孩子的某方面的感觉缺失。


总之,感统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能力开发活动,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5)

为什么要让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说白了,感统失调就是一种“城市病”“富贵病”,现代都市化生活,使得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变窄,成人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包办,导致幼儿接收的信息不全面;


剖腹产出生的孩子没有通过产道挤压,触觉发展刺激不足;

孩子出生后,没有经过爬行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等。

长大后,孩子没有机会玩土,玩沙,从而造成触觉刺激缺乏;

.......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6)

这些孩子随着成长发育,慢慢也会缺失很多能力,进而进一步的技能无法习得。因此需要感统训练来补足孩子的基础技能,从而使往后的学习生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感统失调日常表现行为如下:

  •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
  • 拖拉磨蹭、做事拖沓
  • 爱哭闹、情绪暴躁
  • 动作笨拙而不协调
  • 行为混乱、无组织
  • 厌恶别人的触摸
  • 抗拒触及黏性材料,玩胶泥、手指画等
  • 精细动作协调不佳

如果孩子越匹配以上行为描述,你就越有必要抓紧时间寻找临床方面专业人士的帮助。

怎样坚持感统训练(谁说感统训练就是体能训练)(7)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是。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孩子把身体一切能力发展的根基,用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打造好。


在这里送给大家一个小福利!

原价值500元的专业一对一感统测评,私信我申请,免费预约!(仅限深圳居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