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水之韵(长春之水何处来)
壹建城初期 取用河水井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长春水之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春水之韵
壹
建城初期 取用河水井水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的首要条件,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也必须有水作为支撑。200多年前,从关内破边而来的流民,选择了既靠近柳条边,又有较充沛地上水和地下水的伊通河、饮马河中下游地区垦种、居住,这是极其适宜的。于是,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聚落和村庄,继而又在道路交会之地产生集镇,乃至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这一切,都是与水分不开的。
在长春历史上,一提到水,必定会提到长春厅境内从西向东排列的5条河流:新开河、伊通河、雾海(开)河、饮马河和木什(沐石)河,这5条河流从南边半山区流过来,穿过柳条边进入长春厅境内,然后或单独、或汇合流向东北,注入松花江。长春最初的开垦之地就在这5条河之间,这里河流沟汊众多,汛期水量丰富,足够流民就近取用。待流民定居下来后,便开始凿井,使用较为洁净的浅层地下水。长春地区海拔不高,平均200多米,地下储水层也不深,凿井砌井都不费事。小的村落全村有一口井公用就够了,大的村落则多几口。大户家庭或富裕人家有的还在院中凿井,供自家及本族宗亲使用。
长春城市发源于一个普通村子——宽城子,它坐落在伊通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既有近河取水行船之便,又能居高避开河水泛滥之灾,加之伊通边门至蒙公王府的干道由此穿过,所以从清嘉庆五年(1800年)长春厅设立起,短短二十几年后,这里就变成了厅域内的中心集镇,有上千户居民,以后越来越多,长春厅衙署也迁至此处。因居民增多,水井也多了起来,很多大院内都有。在20世纪初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绘制的长春城市地图上,还可见到许多水井的标识。直到长春解放后,城里还有大量水井。1950年的调查显示,全市城区(第一区至第六区)有水井2575眼,其中机械井1831眼、水泥井302眼、木制井442眼。在城区自来水基本普及的20世纪80年代,在一些院子里还可以看到残留的水井,但已不作为饮用水,只作浇地之用。还有人将井水淘尽,填上干净的土当成菜窖。
不仅人们的生活需要水,工农业生产也需要水。农业种植中的大田主要靠自然降雨,风调雨顺的年份就会丰收,反之就歉收乃至绝收。但是,农家的菜园、果园等,不管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都要靠人工灌溉,所以菜地在农业上也被称为“水浇地”。人工灌园用水的来源无外乎河泡与水井。长春城东部濒临伊通河,需水量大的蔬菜多种在那里,被称为“东菜园子”,那里至今还有一条小街叫“农园胡同”。烧砖瓦的窑业为取土取水方便,也都建在河边,所以城东伊通河边上除了菜地,最多的便是砖瓦窑。今伊通河东、长春大桥桥头的钟佳摇街,便因河东的“钟家窑”而得名。
和取地表水用于种菜种果、制砖制瓦不同,有些手工业对水质要求较高,只能使用井水,甚至是深井水,比如烧锅、豆腐房、酱园、纸坊等。有的井打在泉眼上,水质更好,如长春著名的积德泉烧锅,据说最初所用的水就是泉水,所以酿出的酒甘冽醇香,久负盛名。
贰
20世纪初 近代供水设施出现
到了20世纪初,日俄势力进入长春,近代工业出现,催生了属于近代城市物质文明的自来水。长春城市与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
所谓自来水,就是将收集来的天然水经过净化处理,通过管网配送到所需各处,供人使用。因使用时水是靠压力从水管中自动流出的,所以叫“自来水”。
长春城市自来水生产与使用开始于20世纪初。19世纪末,沙俄在长春城北二道沟一带修建宽城子火车站及中东铁路附属地。为了给机车、车站供水,俄国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在车站修建水塔,在伊通河西岸团山堡(今属宽城区团山街道,距宽城子站约3.5公里)设抽水泵房,铺设了从团山堡到车站水塔的输水管道,抽取河水使用。长春城市自来水生产与使用首先在此开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根据《朴茨茅斯条约》获得了中东铁路长春以南段线路及附属权益,翌年(1906年)设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开始在长春头道沟修建火车站和铁路附属地。与俄国人一样,他们也面临着用水问题。为了满足机车和附属地内用水,“满铁”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始,多次派人在长春附近勘查,最后决定在铁道北掘井取水,同时在附近建设火力发电厂。
从宣统二年(1910年)春动工,“满铁”先是用一年多时间在铁道北春日町(今铁北四路)旁打内径为30英尺(约9.14米)的浅水井3眼,修泵房1座,铺设3条通往长春火车站的输水管道(总长43.66公里),向车站及周围的铁路机关供水。1912年,“满铁”在附属地内西广场修建接输水管道来水的配水塔,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铺设配供水管网30多公里,连接用户与售水亭,翌年(1913年)春全部建成并正式售水。当时,原水日供能力为1500立方米,除去发电、铁路等产业用水,为商民(包括消防)日配供水300多立方米,用水人口2000多人。配水塔建在西广场中央(今仍存),高30米,内径10.2米,有效水深7.1米,可容水454立方米,建成后成为满铁附属地内的一处景观。
一战之后,长春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满铁附属地内工商业户和住户增多,用水人口增至近万人,原有的一个水源地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开始扩建水源地。除扩建铁道北水源地外,1917年和1919年,“满铁”先后在附属地内西公园(今胜利公园)和伊通河西岸的杨家崴子增辟两处水源地,至1937年年底,日本满铁附属地“行政权”移交伪满洲国前,又先后在附属地内外增建3处水源地(下台子、二道沟、伊通河西岸)、1个配水塔(位于西广场东南侧),使整个供水系统拥有6处水源地、30多眼井,原水日供能力达1万多立方米,配供水管网达87.8公里(管道最大内径为450毫米),用水人口三四万人。
日俄两国铁路附属地内的自来水投入使用后,附属地内商民“普遍取用,亦甚便利”,还影响到了附属地之外,住在长春城内及商埠地的日本人也用马车从附属地内拉水使用。《盛京时报》1917年8月26日载:“城内日商因所食之井水皆系碱苦之水,且不洁净,有碍卫生,向来皆由头道沟以木箱贮水,以车拉运。”
在满铁附属地的自来水已近普及之时,民国政府长春市政筹备处也准备在城内和商埠地开办自来水,但刚做预算,便被“万宝山事件”及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侵华的枪声打断了。《盛京时报》1931年4月11日长春新闻报道了这项计划:“本埠市政筹备处,自年前计划安设自来水管,现下已将资金大体准备,定自六月开工,以南岭农神庙附近为水源地,测量事竣,预算工费现洋二十万元云。”
叁
伪满时期 修建贮水池和净水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命令关东厅土木课秘密调查长春周围水源地,为下一步将长春作为伪国都提前准备。调查结果认为,伊通河、饮马河、松花江上都可以修建大型水库为长春供水,据此长春城市可以发展到容纳80万以上的人口规模。
伪满洲国成立后,伪国都建设局起草了一份以50万人口为目标的长春水源开发计划,确定利用伊通河径流作为城市水源,即在伊通河东侧一条水质较好的支流——小河台河(亦称小河沿河)流经腰站的地方(距市中心12公里)建设一座水库,在小河台河汇入伊通河后的伊通河上建一道取水拦河坝,在其西侧建一座净水场,取水库及伊通河水为城市制供水。
工程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始于1933年年底,包括修建水库、拦河坝和净水场,以及在城市新区敷设配供水管网。
水库位于长春城东南小河台河腰站峡谷处,汇水面积78平方公里,1934年3月1日奠基,5月正式动工,1935年11月完成大坝、溢洪道、取水塔等主体工程。整个水库水面4.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5.5米,相应库容为2574万立方米(1978年更新为2770万立方米)。在水库和净水场之间铺设直径为600毫米和900毫米的顺向输水管各一条、700毫米的由伊通河到水库逆送水的输水管一条,3条管道总长37.8公里,1936年1月开始供水,日供水能力预计为4.2万立方米(实际没有达到)。水库竣工后,定名为“净月潭贮水池”,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净月潭水库”。
之所以要建设一条逆送水管道,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水库水量充足又有自然补水的季节,净水场所需之水完全由水库供给;在水库供水不足时,净水场取用拦河坝内的伊通河水补充;在伊通河水量有余而水库水量不足时,水库停止供水,由逆送水管取伊通河水送至水库补充蓄水。
净水场位于城市东南部、距市中心约6公里远的伊通河西侧(今已拆迁),1933年年底开工,1935年年底竣工,1936年年初接受原水开始制供水。当时建成一套净水系统(后称“第一净水系统”),日制供水2万立方米。由于所在的地方叫“南岭”,净水场被称为“南岭净水场”。东北光复后,国民党政府将其改称“长春市自来水厂”,俗称“南岭水厂”。
拦河坝建在净水场东侧小河台河汇入伊通河口之下的河心岛处(今河心岛仍在),属于净水场设施。水坝建于1934年,坝长110米,共有11个通水排放孔,坝两侧河边及岛上建有各种取水泵站。为了便于两岸通行,坝上铺设了30厘米宽的木板,形成小桥。
在修建净月潭贮水池和净水场的同时,在市内敷设配供水干管、支管及进户管202公里;在南新京车站广场又建设一座高40米的配水塔(原建设广场水塔,1999年拆除),还在大同公园(今儿童公园)等处挖了20眼深度不同的水井(多是深水井,日产水4000立方米,直接注入配供水网),并辟建日产水能力为1万立方米的黄龙公园(今南湖公园)作为辅助水源地,以备缺水时使用。
第二期工程始于1937年年初,分两项:一项是在南岭净水场建设第二净水系统,日制水2万立方米,投入使用后,净水场日制水能力增加一倍,达4万立方米。另一项是在永安街和西三马路老市区各修建一座小型配水塔(均已拆除),在新市区和部分老市区敷设管道,予以供水。二期工程完成于1939年年底,1940年投入使用。整个二期工程中,新敷设各种管道167.13公里。
二期工程完成后,净水场还上马了手动净水系统,日制水能力1万多立方米。到这时,净水场的日制供水能力达5万多立方米,加上深井水,全市日制供水能力达6万立方米,此后至日伪垮台一直保持着这个水平。1942年时,长春城市规模发展到80平方公里,人口达645166人,用水人口为253016人,用水人口普及率约为40%。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地表水源(净月潭、伊通河、南湖)与南岭水厂设施完好,地下水源共有深井13眼,80%可以使用,日制供水能力接近6万立方米。当时市区人口为81万人,用水人口40万人。
伪满时期的长春城市原水充足,但人口急剧增加,受制水能力及配供水管网限制,用水人口普及率不足50%,且配供水多服务于日本人居住区,殖民地色彩明显。
肆
新中国成立后 修建两大水库
由于战争的破坏,长春解放初期的制供水量、用水人口都低于伪满时期水平。经过连续2年对原水、制水、配供水等各类设施的不断修复,至1950年,年制供水量达1256万立方米、日制供水量达3.44万立方米,用水人口增至34639户208685人,占全市总户数的34.9%、人口总数的51%。由于市内配供水管网受损严重,在配供水过程中损失率极高,常年在50%以上,用水人口实际人均用水量极低。这种状况至1952年稍有好转,配供水能力达6万立方米,实际配供水每日43391立方米,配供水损失率下降至45%,用水人口达30万人,占当年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用水人口普及率在57%以上 。
1953年,国家进入“一五”(1953年~1957年)建设时期,长春被国家确定为二级重点发展的工业城市,7月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时称“六五二”厂,以下简称“一汽”)开建,标志着大规模工业建设在长春正式开始。有一定的自来水供应能力,便是当时“一汽”建在长春的基础条件之一。
在“一汽”带动下,一批地方工业项目也落户长春,长春市便在伪满时期形成的铁北、二道河子小工业区的基础上,规划实施了孟家屯(即“一汽”)、铁西、铁北、二道河子四大工业区的布局,大批工业项目相继上马,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也迁到长春或在长春新建。但是,由于工业项目耗水量大,长春开始缺水了。
1953年“一汽”工程上马后,为支援“一汽”建设和即将实施的铁西工业区建设,伴随着道路和电车向两地的开通,长春市建设局当年就开始由南岭水厂向“一汽”和铁西两地敷设配供水主干管道,共有3条,其中2条通往“一汽”,1条通往铁西,口径最大的700毫米,最小的400毫米。同时续建南岭水厂内伪满时期已建成一半的、日净水能力为4万立方米的第三净水系统,当年竣工,陆续为“一汽”项目和铁西工业区制供水。
但是,新的问题是原水供应不足。当时每日只能从净月潭、伊通河及地下提取5万至6万立方米原水进厂入网,制成水中大部分还要配供给“一汽”和铁西工业区,民用水短缺。据当时测算,如果不增加原水,“一汽”用水近期(“一五”时期内)占全市用水总量的三分之一,远期(10年~15年)将占全市用水量的一半以上,将进一步占用民用水。
到“一五”建设结束时的1957年,城市用水缺口已相当大了:当时全市新建、扩建大小工厂178个,工业企业发展到702个,全市年总制供水量为2079.3万立方米(每日近5.7万立方米),去掉漏水,有效配供水量为1869.6万立方米(每日5.1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541.5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1256.5万立方米、水厂生产自用71.6万立方米,包括水厂生产自用在内的工业用水占当年有效配供水量的三分之一,按“一五”初的规划测算,用水量已然缺少321万立方米。而且,1957年的用水人口是435800人,约占当年全市人口975000人的44.7%。虽然绝对用水人口比1952年增加了十多万人,但用水人口普及率则下降了近13%。没有新的水源,无论如何也平衡不了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难题。
其实,早在1954年进行城市规划时,长春市的领导者和规划者便开始提前思考解决办法,多次提出开辟新水源的方案。当时对尚不属于长春市管辖的饮马河和伊通河上游都进行了勘察和计算,规划了包括从饮马河取水导入净月潭水库在内的一些具体方案,最后于1956年确定在伊通河长春市上游新立城南修建水库,开辟新的水源地。
经过2年的详细勘察、设计,以及资金上的准备、区划上的调整等工作,新立城水库工程于1958年7月20日破土动工,1959年10月大坝合龙,1960年蓄水并于当年12月9日开始由大坝下的伊通河道向水厂送水,1962年11月工程竣工,总投资2861万元。新立城水库竣工后汇水面积1977平方公里,贮水面积97.5平方公里,水库总容量5.92亿立方米,为大型水库,日供水能力为22万立方米。
新立城水库建成后,成为长春城市的主要水源地,净月潭水库降为备用的辅助水源地,只有在新立城水库供水出现困难或雨季供水浊度太高时才予以使用。
在修建新立城水库的同时,长春东部另一座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大型水库也开工修建,那就是位于九台境内的石头口门水库。该水库也于1958年7月开工,由吉林省水利工程局负责施工。水库经过3年建设、5年改建,于1965年10月全部竣工。石头口门水库汇水面积4944平方公里,贮水面积65.5平方公里,总库容7.02亿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于一身的可以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1960年,在两大水库建设同时,国家又投资128.65万元扩建了“南岭水厂”,继而投资1196.72万元增设市区配供水管网,到1962年年末全市日均制供水量达到10.43万立方米,漏失率下降到5.49%,用水人口发展到86万人,用水人口普及率达到89.9%,日人均生活用水量为73公升。这个水平保持了近10年,基本满足了20世纪60年代长春城市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作者孙彦平为吉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