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日月情赏析(毛泽东诗词日月情赏析)

太阳和月亮,代指生育万物的永恒不灭本源阴阳的代称。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的诗词,总是运用比喻、象征手法,以太阳与月亮为意象,构建深邃意境,表达思想蕴涵。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让日月同辉:“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大意是,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使人联想起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诗人毛泽东挥毫:“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泽东这最后二行,具有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泽东这二行诗,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王敬华博士说得好,毛泽东借日月之光,使《念奴娇·昆仑》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其政治情怀。一代伟人,对昆仑山发号施令,处置昆仑山,裁剪昆仑山,预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实现“环球同此凉热”的大同世界,即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因为有了日月,古诗词才有了新的光华,才有了广邈意境。白居易《彭蠡湖晚归》:“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

伟大诗人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两句是作者对时间过得飞快的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岁月的流逝。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彩虹出现是雨后自然现象,所以,诗人点明“雨后复斜阳”,表明此时正是阳光西斜之时。天空是如此美丽,大地上更甚,作者以“关山阵阵苍”一句告诉读者,经过雨水冲洗的关山,在斜阳笼罩下,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是对女民兵“演兵”的艺术概括。这里作者用“曙光初照”,形象地点出了时间,用“演兵场”描述出具体环境的“空间”。作者用想象之笔来描写,运用理性之思来议论,使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女民兵的鲜明形象着笔,进而抒发感慨,“曙光初照”将女民兵形象美提升为精神美,成为一篇赞美女性的难得佳作。

日月带来时光不老,日月带来勃勃生机。例如,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这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到解放前夕百年历史的沉痛概括:暗无天日,群魔乱舞,人民受苦。“长夜”,是100年的漫漫长夜。“难明”,多少次艰苦卓绝的斗争,难以掀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魔怪舞蹁跹”,这是指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及其卵翼下的种种黑暗势力,沆瀣一气,张牙舞爪,为所欲为。人民“不团圆”,既有无法幸福美满,又有各族人民不能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之意。“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一唱雄鸡天下白”,化用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雄鸡一声长鸣,报道中国大地已经天亮了,而“唱”字更高亢、激越,仿佛是从人们心底喷出来的激情,道尽了人们摆脱漫漫长夜、迎来红日曙光的欢乐心情。

毛泽东《虞美人.枕上》:“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抬头西望,惟有残月如钩,怎叫诗人不对月抛泪!“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这使读者联想起宋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似水柔情,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男儿气概,完全可以同时并存于人的心胸。

毛泽东诗词日月情赏析(毛泽东诗词日月情赏析)(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