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海雾的水汽条件(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不容小觑记者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2010年至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科研人员还首次提出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形成海雾的水汽条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形成海雾的水汽条件(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

形成海雾的水汽条件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全球增温潜势不容小觑。记者从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研究发现,2010年至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科研人员还首次提出海温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变化。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20年内,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倍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增加了一倍多,甲烷加倍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中贡献约20%。在20年时间尺度内,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是二氧化碳的84倍。

“甲烷的寿命仅有8-11年,约为二氧化碳的十分之一,其减排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抑制全球升温过快的目的。”论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说。

论文第三作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朱思虹告诉新京报记者,甲烷排放分为人为排放和自然排放。其中人为排放包括煤炭和油气开采、农业生产(如牛等牲畜排出的甲烷、稻田释放的甲烷)和垃圾填埋等,自然排放包括湿地、生物质燃烧和冻土排放。“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畜牧业有很大的减排潜力。”

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贡献超过80%

如何利用现有的观测预报手段预测大气甲烷浓度变化?刘毅说,这个问题比较困难,目前这方面存在研究空白。此次,研究人员利用日本碳监测卫星甲烷观测数据,结合碳同化模型采用天地一体化新方法,发现热带陆地排放对全球甲烷浓度变化的贡献超过了80%。

“热带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地,该地区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60%。”朱思虹说,此次研究选取了亚马孙流域和刚果平原,两个地区的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甲烷排放量较多。

日本2009年发射的温室气体专用探测卫星GOSAT被广泛应用于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反演的相关研究。据她介绍,此次科研人员使用了GOSAT在2010年至2019年间的观测数据。“以往排放源清单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误差比较大。此次研究通过对大气的观测信息进行反演,得出更加准确的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

朱思虹说,海温异常会影响热带大气环流,从而导致陆地降水的变化,由于厌氧环境是甲烷产生的必要条件,降水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多会促进甲烷的排放。

“我们认为当前的海温预报可用于帮助预测全球大气甲烷的变化。”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论文第一作者冯量说。

刘毅研究团队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中国甲烷排放及其变化问题仍未达成共识。未来,团队将进一步利用多平台观测数据提供更加精确的中国甲烷排放评估结果,为中国“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