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

仓廪实而知礼节,明清时期富足的黎川人,开始注重读书仕途之道。钟贤村,才贤辈出。这里诞生了陈、鲁两大家族,明清科举时,他们考取举人和进士100多名,在江西也是赫赫有名。今天,高泽民寻访名村,不仅拜访了很多名人古迹,还赶上了当地的鲁家家宴,品尝到了黎川的灌芯糖。

提起灌芯糖

很多黎川人都会禁不住

回忆起孩提时的某段往事而倍感亲切

灌芯糖,也叫米糖,糖皮薄而酥脆,馅料饱满。古时,进京赶考的书生,都会携带,用以补充能量,但很少有人知道,灌芯糖的芯,是如何被放进去的。

做米糖,一般需要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在中田村,周大姐夫妻俩,做糖非常有名,这次为了赶上明天的鲁家家宴,他们特意提前一天就开始了忙碌。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1)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2)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3)

糯米焖两个小时之后,把麦芽糖倒入,糯米会自行发酵。用糯米发酵,是做糖的第一步,搅拌好的糯米,接下来就要经历一段为时7小时的发酵之旅。

周大姐把盖子盖上,给大木桶铺上塑料薄膜,披上皮夹克,剩下的就是等待了。制作完糖已经是晚上九点,早晨五点钟才能发酵完成。

他们敬畏祖先,沟通情感

每当这个时候,灌芯糖的味道

总能唤起他们一脉相传的味蕾记忆

第二天一大早,高泽民便驱车赶往周大姐家,此时周大姐已经早早地起床,开始忙碌起来。

"你尝尝这味道,甜不甜?"

"不是很甜,刚刚好!"

截至目前为止,从一锅糯米,到一锅糖水,已经花费了近15个小时,再经过1个小时的过滤,糖水被倒入锅中,用大火熬制,这又将是一个长达5个小时的等待过程。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4)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5)

而在此期间,不远处鲁氏祠堂的厨房,大家伙也都热火朝天,为着今天的家族宴席,不辞辛苦,各司其职。

随着鞭炮声响,来自各地的鲁氏族人,已经齐聚一堂,他们敬畏祖先,沟通情感,每当这个时候,灌芯糖的味道,总能唤起他们一脉相传的味蕾记忆。

黎川人爱吃糖,不怕麻烦

只因这小小的芯糖,包含着浓浓的情意

一种世代相传的家乡味道

5个小时后,一锅金黄色的糖浆,终于让我们看到了糖的雏形。熬好的米糖大约五至六公斤,接下来要反复拉搓,把它拉成一个白色大椭圆形,俗称"糖斗"。

经过检验后,确保糖中没有一点水分,就可以出锅冷却,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步骤,炒好的一锅芝麻馅料,是怎样被灌入糖中,做成地道的黎川灌芯糖?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6)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7)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8)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9)

大民看着席大哥在"糖斗"的中心压出个窝,然后将馅料(芝麻、或豆末粉、或炒熟面粉和白糖,高档一些的还加橘饼末)倒进窝内,开始像包饺子一样,把口封起来,像一个大冬瓜一样。

接下来,开始反复搓拉,边搓边拉,约经半小时,则把"糖斗"拉成长条,越捡越细,最后拉成手指粗的细条时,开始用剪刀一截节剪断。一根根灌芯糖便做好了。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10)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11)

最早的炼糖技术(历经2天多达18道工序)(12)

从一锅糯米,到一根根灌芯糖,中间历经了两天,有多达十几道工序,但黎川人爱吃糖,不怕麻烦,只因这小小的芯糖,包含着浓浓的情意,一种世代相传的家乡味道。

随着鞭炮声响,来自各地的鲁氏族人,已经齐聚一堂,他们敬畏祖先,沟通情感,每当这个时候,灌芯糖的味道,总能唤起他们一脉相传的味蕾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