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老北京涮肉正宗(有了这篇全攻略)
放眼北京城,别的不敢比,羊肉的吃法还是可以说上一说。在葱爆羊肉、炙子烤肉和涮羊肉间,最能体现羊肉品质和本味的无疑是涮羊肉!
上至天家富贵,下至平民百姓,冬天里最实在的吃食就是涮锅子了,真是滋补又驱寒。当然涮锅子也有很多种,比如白肉锅、山鸡锅,还有文人墨客最爱的风雅菊花锅,但是最平常也最有代表性的,非涮羊肉不可。
不同于蜀地口味极重的麻辣火锅、云南浓郁鲜香的菌汤火锅,北京涮羊肉的汤底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了。涮羊肉的汤就用清水,普通的加上葱段和姜片,讲究的还得放干香菇、干红枣和枸杞之类,丝毫不强主角的风采。但是,也就是因为清汤不遮味道,所以涮羊肉对于羊肉的要求非常高。
想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从肉、配菜到小料,从铜锅到下菜的顺序都不能马虎,我们特地参考了京城老饕崔岱远老师的《京味儿》来跟您讲一讲这里边的讲究。
羊身上能涮的肉可都是精华
按照老北京的传统,涮羊肉用的羊都是从口外(张家口)来的大尾巴肥羊。现在好像讲究用产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黑头白羊,而且是被阉割的公羊,据说这种羊的肉质细腻,无腥不膻。
涮肉最好的部位是羊上脑,就是羊的后脖梗子上那块肉。上脑肉鲜嫩不说,而且脂防和肌肉相间,带有大理石一样的天然花纹,吃起来不柴不腻,是涮着吃的上品,不过一只羊也出不了几两这样的肉。次之,就是羊臂尖的肉了,北京人叫大三叉儿,也叫一头沉。这块肉肥瘦各半,上部有一条薄薄的夹筋,去了筋后都是嫩肉,同样是涮着吃的上品。除了大三叉儿,羊前腿也可以涮,这是一条像扁担似的肌肉,瘦多肥少,也叫小三叉儿。另外还有两小块肉,一块是磨裆——也就是臀尖下面两腿档相磨的地方,这块肉形状如碗,肥多瘦少,肉质粗而松;另一块叫黄瓜条——也就是羊后腿上的那根主要的肌肉,与磨裆相连,长得像两条相连的黄瓜条似的,这块肉颜色淡红,除了一直斜两条纤维外,几乎全是细嫩的瘦肉,也可以用来涮。除此以外,羊身上就再没有适合涮着吃的肉了。所以一只羊身上真正能涮着吃的肉没几斤。
据说,过去东来顺饭庄是把好肉剔下来在店里卖测羊肉,剩下的肉或做馅饼或很便宜地卖了。既不糟蹋东西,还让食客们都知道“咱这儿用的可全是精肉”。而且店外边一大排人热热闹闹吃肉饼,还起到了招生意的宣传作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八十年代的东来顺
手艺高超的师傅一斤肉能切出七八十片儿,那真可以说得上是“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比用机器切出来的强得不是一星半点。
涮锅和调料差一点都不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涮羊肉用的锅子可大有讲究,地道的涮锅子是用红铜打的,看着很气派,膛里要挂一层锡,因为用铜直接煮水会有毒。顺便说句,涮羊肉用的锅子和白肉锅用的锅子是不一样的。白肉锅体型小巧,炉腔较短,不能烹制食品只可保温,故称“暖锅”。白肉火锅须事先“装锅”,有酸菜、粉丝、豆腐、白肉片、鸡蛋饺等各种食材,有点像盆菜。而涮羊肉用的锅是圆肚的,膛儿大,为了能装东西,而涮肉的锅子上头大底下小,是个倒椎形的,炭膛大,火力旺为的是总能保持锅里的水滚开着,让羊肉片涮两下就熟,十个八个人也供得上吃。
这是“暖锅”
点炭烧锅子,用扇子扇得炉火熊熊,水“呱啦呱啦”开,就可以端上桌了。不过要注意了,这锅子底下可得先垫个大盘子,再放点水在里头,为的是防止炭火溅出来。
涮羊肉的小料儿就比较复杂了。先说这碗底儿,芝麻酱用凉开水加一点点盐慢慢开,不能太厚,也不能薄了。王致和的酱豆腐买的时候要特意多要点汤,用那汤把酱豆腐研成糊状。酿制好的韭菜花儿盛出一小碗儿。葱花、姜末儿、蒜末儿这三样要选山东原产的才正宗。香菜切段。四样鲜菜放小碟里备用。酱油要用天然晒出来的才地道,醋要用山西清徐的熏醋,辣椒油最好用小辣椒自己现炸。还有卤虾油,可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东西。真正的食客小料不全不吃。
地道的吃法是各种调料都需要单独放在碗或碟里,由食客自己根据口味和喜好自由调配碗底儿。盛到碗里红的、绿的、黄的,青是青,白是白,很漂亮的一小碗儿。调碗底儿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先放芝麻酱、酱豆腐、再放韭菜花(韭菜花咸,要少放),勾兑上酱油、醋、辣椒油。卤虾油点上一点儿足矣,借点儿味儿就成了。之后撒上葱、姜、蒜末儿、香菜不可不加。
不过据说清朝王府里的羊肉所用的调料倒没有这么全和。只不过是上好的白酱油、酱豆腐和糖蒜,此外加上点韭菜末,而不是韭菜花就齐了,其他小料一概没有。
涮羊肉的顺序
涮羊肉除了肉,还有几样必不可少的配菜:水发粉丝、酸白菜、大白菜头、冻豆腐,再加上白皮糖蒜。主食只有一样——芝麻烧饼。
等铜锅里的水大开了,先兑上点口蘑汤和水发海米煮出鲜味来,经典的吃法是在锅里下几个炉肉小丸子煮透,那汤味儿鲜极。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涮肉前把一碟儿卤鸡冻下到锅里,涮出来的肉也特别鲜美。
吃涮羊肉,程序很重要。这最先下锅涮的既不是上脑儿也不是后腿儿,而是羊尾,就是绵羊尾巴上的那块油,切成半透明的薄片。不用多,就先测上两片,再涮肉,吃起来就不柴了。没吃过羊尾的人看着这东西有点发怵,心想这一块大肥油怎么吃呀?其实,这东西吃到嘴里肥而不,滑爽滋润得很。
羊尾巴油,观感很震撼
吃过两片儿羊尾,进入主题一一涮羊肉。所谓涮,就是用筷子轻轻地夹两三片肉在锅子里抖搂上三四下,注意,不能夹死,夹死了筷子夹的那块就是生的。涮肉的工夫不能长了,看肉一变色,夹出来,淋干肉片上的汤水,蘸上作料赶紧吃。涮的工夫长了就成了煮肉,而不能叫涮肉了。肉片如果放在碟里凉了,就会返生。
涮羊肉吃起来醇香味厚,可以说是香、威、辣、卤、鲜五味俱全。吃的过程中,食客可以随时调配碗底儿里的小料,还可以就上几糖蒜,清口不说,还提味儿。肉吃得差不多了,可以煮酸菜,为的是去腻;煮白菜,为的是清口;再煮冻豆腐,吸满了汤里的味儿。最后,再煮上水发粉丝,为了滋润顺溜儿。粉丝吃完,还剩最后一道程序,舀上一碗锅里的汤,品上一口,鲜美至极。再就上一个现烤的芝麻烧饼,在涮锅子上用炭火慢慢嘘热,小茴香的香气四溢。
到此,一顿经典的涮羊肉圆满完成。
金生隆的涮锅子充满了烟火气
说到这儿了,总有读者说让我们推荐京城涮肉馆,我思前想后虽说咱不是美食专业户,但涮肉馆子确实没少去,有口皆碑的聚宝源就不说了,只给大家推荐几家小众的,都是小编吃过的、特别朴实的涮肉馆子(而且全没给小编广告费)。
爆肚金生隆
首推的就是咱书局掌柜见天儿念叨的金生隆。老号金生隆是拥有123年历史的老店,是唯一一家登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名菜谱》的爆肚店,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先生题匾。在这儿您能吃到全北京城种类最全的爆肚。当然了,除了爆肚,涮羊肉也不错。如今的第四代掌门人,是一位有故事的大叔,还是书店掌柜的表哥,所以他请谁吃饭都爱往那儿领,近水楼台啊。现址在德外六铺炕。
裕德孚老北京涮羊肉
裕德孚在簋街,这家最厉害的是刀工,店主的爷爷是清末称霸北京城的切肉师傅之一,切出来的肉一刀断一刀连,肉片下到沸水之中涮两下就熟了。地方不大,是一家充满烟火气的涮肉馆子。在这家店吃饭得有心理准备,店主是个热情的北京老大爷,就喜欢打扰食客吃饭,您要是被他发现涮肉方法不对,少不得要被他亲自教导一下。
天桥老金涮肉
这家店原来真是路边摊,就在天桥那边,就在街面上支桌子,要不怎么叫这名儿呢。现在搬去了珠市口那边。肉都是手切的,质量没的说。棋子烧饼也不错,还有人专门去打包回家,唯一就是小料带点酸口,和平常吃的不一样。
东兴顺爆肚张
什刹海的爆肚张也是个百年老店,涮肉水平说得过去,小料稍微单调了点,貌似只有芝麻酱。但这家店有一宝,北京冬季著名冰点——果子干。果子干是他家老太太亲自上手做的,用杏干儿、柿饼、鲜藕和葡萄干儿等果品制成,清甜可口。您别小瞧它,就可着北京城找,也找不出几家能做的。就冲这个,我能再去十回八回的。
转自:正阳书局砖读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