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敏秦腔个人资料(纵论李正敏一正俗社之前的秦腔)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壮阔,几千年的家天下被共和国代替,以小农业经济为支柱的中国社会跌跌拌拌地进行着工业化、商业化变革秦腔艺术也从游走于乡间的广场表演,完成了城市化、职业化、剧场化的改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李正敏秦腔个人资料?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正敏秦腔个人资料(纵论李正敏一正俗社之前的秦腔)

李正敏秦腔个人资料

20世纪的中国历史波澜壮阔,几千年的家天下被共和国代替,以小农业经济为支柱的中国社会跌跌拌拌地进行着工业化、商业化变革。秦腔艺术也从游走于乡间的广场表演,完成了城市化、职业化、剧场化的改造。

正俗社之前的秦腔

最早的秦腔是形成于古雍州的西路桄桄,前身为早期乱弹,也叫川陕梆子,后被称为西路秦腔。这种秦腔在表演上带有明显的广场百戏的特点,讲究绝技、杂耍、武术套式,在声腔上更多具有南曲的特点:声腔低沉、古朴,多用宽音大嗓,尤以大段唱腔闻名。它还存在大量的吹腔和散曲,包括清曲、法曲、秧歌等。陕西西府和甘肃各地的老秦腔都属于西路秦腔。西路秦腔越过秦岭,在陕南还形成了汉调桄桄,即南路秦腔。西路秦腔是豫西乃至南方诸乱弹梆子的源头。存在于同州地区的秦腔叫东路梆子,也叫同州梆子,后被称为东路秦腔。同州梆子其实是早期乱弹被北曲改造后的产物,早先被称为山陕梆子,后分裂为同州梆子和蒲州梆子,(蒲州梆子民国期间改称蒲剧)。同州梆子在表演上以火爆热烈见长,多杀伐之气,其武打之激烈被认为是中国戏曲之最,许多文戏也表演得十分火烈,甚至都用短打套式。在声腔上同州梆子具有典型的北曲特征:声调高迈、激越,腔高板急,热耳酸心,常用窄音小嗓。山陕梆子是华北以及豫东、山东诸梆子的源头。

由于关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活跃,尤其是秦晋商人踊跃西行,带动同州梆子向西的传播就后来居上、要更积极一些,它很早就对丝绸古道附近的西路秦腔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了诸多风格流派。这些权且不表,这里只考察秦腔艺术在西安附近的流变。

在陇海铁路没有开通之前,渭河、郑国渠水势还很大,关中渭北的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地凭借良好的农业条件成为关中的经济中心,同满清势力盘踞的行政中心西安城势成对峙。由于满清贵族以及文人士大夫多喜好比较文雅的二黄戏,却鄙视秦腔为粗俗;广大的乡下农民多喜好秦腔的质朴通俗,不喜二黄的晦涩难懂。这样,就形成了以西安城为中心包括城南各地乃至陕南汉水流域的二黄区域和以渭北为中心的包括整个甘陕大部的秦腔区域。两种不同风格的秦腔不断地交融着,发酵着,终于在渭北一带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秦腔,即西安乱弹,后来称作中路秦腔,就是现在统称的秦腔。早期的西安乱弹大体上在渭北东部以同州梆子风格为主(后被称为老派秦腔),在渭北西部以西路秦腔风格为主。独特的是,渭河以南、临潼以东的古京兆地区的早期秦腔却是西路风格,当地的著名戏班明盛班、魁盛班都来自西府。易俗社最早是以魁盛班(后更名华清班)为基础组建的,这一点深刻影响着易俗社艺术风格的形成。由于当时同州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强势,所以早期西安乱弹总体上以老派风格为主,一些同州梆子戏班如德盛班、春盛班、福盛班、鹿鹤班等都改演了西安乱弹。许多同州梆子艺人也纷纷改演了西安乱弹,如银福子、王双斌、黄娃、晋公子、赵杰民、呼延甲子(鑫)、牛百顺、拜家红等同州梆子名流后来也都成了西安乱弹名家。后来许多人误把同州梆子当成秦腔源头的原因就在这里。

长期在渭北演戏的长安籍名须生李银福晚年笼络一班艺人在长安南部创办了金盛班,随即,长安农村就出现了鸿泰班、金玉班、玉盛班等许多著名戏班,培养了大批长安籍、蓝田籍艺人,很快地,长安南乡一跃成为了秦腔最主要的地域,这就有了所谓长安中路秦腔的说法,其实是流传到长安南乡的老派秦腔。秦腔占据长安南乡的同时,二黄在这里的空间就被挤占了,西安二黄同陕南二黄的地域联系就慢慢地被中断了。就这样,秦腔就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完成了对西安城的合围,西安城就成了二黄"孤岛"。清末,大量秦腔艺人就聚集在西安东关,等待着进入城市的那一天。

辛亥暴动后,盘踞在西安城内的满清势力顷刻雪化,随着陇海铁路的逼近乃至通过,大量农民、小手工者和无业游民一时涌进西安城内,成为新市民,西安城内人口结构一时剧变,恰在这个时候,渭河、郑国渠水势也减小了,渭北经济开始衰退。西安城区旋即替代渭北成为了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番剧变,二黄在这里存在的环境就被改变了。

早先,一班革命者在城内想以戏曲做工具宣传革命思想,就成立了易俗社。他们在尝试了许多剧种后,终于选择了秦腔(西安乱弹)。紧随着易俗社,大量秦腔艺人也来到了城内,二黄空间被急剧压缩,西安城终于由二黄城变成了秦腔城。进入西安城后,秦腔就入乡随俗地开始改变着自己在乡间庙会集市的广场演出的传统模式,走进了剧场,走上了城市化的道路,迎来了新时代。

易俗社从开办就提出了革新秦腔的口号,他们主张新秦腔,秉持文人风格,摒弃粗俗流弊,给秦腔注入了新的活力,当时就受到了新文化人以及新官僚阶层的广泛欢迎,这在客观上就把原本被视为“下三流”的秦腔带进了主流社会,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甚至跟党的文艺方针也有某种承继关系,由艺人到文艺工作者,易俗社功不可没。易俗社剧场是最早的秦腔剧场,秦腔走进室内剧场是由易俗社开始的。由此秦腔开始了售票式的商业演出,秦腔艺人也开始摆脱此前的农民身份,成为了职业艺人。易俗社之后,出现在西安城内的榛苓社、三意社、正俗社、秦钟社、正艺社、牗民社等都纷纷效法易俗社,设立了自己的剧场,当然也有保留广场演出部分的,如易俗社、三意社、正俗社都有自己的露天剧场,但是也都已经实行了售票制度。这种演出模式在西北迅速流行,商业演出、剧场演出就成了秦腔演出的主流模式,庙会集市式的广场演出模式就迅速退居次位了。演出模式的商业化就必然带来了演员队伍的职业化,戏班的公司化,这样,秦腔就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的秦腔,演出环境变了,演出方式变了,也出现了新观众,榛苓社、三意社、秦钟社等班社恪守的老派秦腔就迅速凸显了粗鲁、生硬,过于卖弄技艺的弊端,榛苓社后来甚至都不得不退回农村演出。出人意料地是,尽管老派秦腔强差人意,但声称革新、改造老派的易俗社新派秦腔也并没有得到市民们的广泛拥戴,他们阴柔过度、革新过度、表演矫情的做法也屡遭诟病,于是,一种新秦腔就应运而生了,正俗社和李正敏就是这样走上秦腔舞台的。

正俗社的意义

尽管易俗社声称要易旧社会之俗,但是,以老式文人为主的掌事者们身上固有的清高固执,使得他们难免有一种孤芳自赏式的另一种俗气。社会名流参与秦腔活动本来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江湖艺人们本来也指望他们引领方向、带来希望,可他们却从开始就断然拒绝与之合作,拒绝提携他们,甚至还经常把广大的江湖艺人当成了反面教材、当作了对立面。失望之下,先有朱怡堂、关雪亭、王德孝、安鸿印、唐玉麟等人带领一批名艺人西赴兰州以易俗社的方式成立了化俗社,他们在兰州最早开始商业演出,深受欢迎。几乎同时,名净李金鸣(假葫芦)在西安东郊也以易俗社的方式成立了秦中社;因易俗社内部意见不一,创建者之一的惠春波就退社自己召集江湖艺人以易俗社的方式组建了个榛苓社;不久,江湖艺人苏长泰、聂金山师徒又笼络江湖艺人组建了一个三意社(早期叫长庆社),李金鸣旋即解散秦中社,入股了三意社。因为当时的西安秦腔以老派风格为主,以江湖艺人为主体的榛苓社、三意社就本能地秉持了这种风格,其实,他们并没有自觉的艺术追求。

那时江湖上所谓的易俗社方式最主要的就是重视戏曲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改传统的跟班为科班教育,改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为系统的教学授课方式。这种新式戏曲教育方式,一方面冲击了传统的师承关系,另一方面却造就了比较统一的团体艺术风格,客观上促成了后来院团风格的形成。

民国初期,西安城内的秦腔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以榛苓社、三意社为代表的老派秦腔,一种是易俗社倡导的新秦腔。前一种粗犷热烈,深受乡下农民的欢迎,后一种细腻阴柔,颇受文人政界热捧。而新生的广大市民却嫌老派太粗俗,新派太腻味。呼应这种情绪的就是毛氏弟兄创建的西安正俗社。

正俗社的创始人叫毛子良,是西安东郊的一个小商人,因为热爱秦腔,早期就在榛苓社服务。民国七年(1918),他联合几个同道在城内就组建了一个新的秦腔班社——正俗社。所谓“正俗社”者,就是“真正的易俗社”的意思。这清楚地表明毛子良他们同意易俗社对老派秦腔进行革新,但是对易俗社的革新方式却很有异议,并且还大有与之叫板的意思。正俗社是秦腔史上继易俗社之后的又一个具有明确艺术自觉性的班社。这在文化素质普遍较差的秦腔界是非常了不起的。正俗社客观上促成了一种艺术风格竞争的格局,并促使秦腔艺术迅速进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

尽管志向远大,正俗社开办时却很艰难。建社初期,毛子良他们也只得依靠江湖艺人,实际上跟榛苓社、三意社并没有区别,更谈不上自己的风格。虽然社里的艺人也多为名流,也吸引了许多忠实的观众,但是西安演出市场有限,榛苓社,三意社也非等闲,没有自己特色的正俗社就堪堪不支,股东内部也起了纠纷。关键的时刻,毛子良显示了过人之处。几年的经营,他对秦腔现状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正俗社的未来信心十足,尤其难能可贵是毛子良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不善经营。民国十三年(1923),他毅然清退了其他股东,让善于经营的胞兄毛玉卿掌管社务,毛子良自己退出了正俗社。由此,正俗社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时代,也有学者认为这才是正俗社的正式成立。

毛玉卿认为要建立新风格的秦腔,就必须效法易俗社,从戏曲教育抓起。于是,在民国13年(1924)就招收了头一期学生(甲班),两年后(1926)又招收了第二批学生(乙班),李正敏为乙班学生。

毛玉卿的神来之笔在于聘请了高登岳先生做教练。高登岳是长安滦镇西留堡人,原在三意社为二路须生,表演并不见过人之处。但是,他跟戏圣润润子学过戏,腹笥渊博,还念过书,有文化。特别重要的是,他的艺术见解跟毛氏弟兄不谋而合。

关中东部素有三辅之称,除了京兆地区外,京兆东部渭河以北为古左冯翊(后成为同州),京兆以西为古右扶风,包括今天的咸阳、户县、周至、兴平、礼泉、武功、旬阳、杉县、淳化等地。由于右扶风紧邻古雍州,这里的西安乱弹就颇受西路秦腔的影响,表演平和古朴,着重人物形象的细腻、妥切,并不追求老派秦腔的火烈激越,声腔也较同州梆子低沉浑厚,调式上比老派低一个八度,尤其讲究念字的规范和韵律。这一流派当时被称为长安西路乱弹,清末还出现了戏圣润润子(长安县五星乡太原庄人),青衣泰斗薛五喜(户县秦镇人)等宗师性人物。著名须生泰斗麻子红李云亭(户县秦镇人)本来跟老派名教练乔老二学艺,由于仰慕润润子的艺术,出师后就私淑了这一流派,遂被认为表演更加妥切、细腻。虽然这一派势力也很强大,但是由于老派根深势众,加上那时的广场演出模式,相较之下,老派就更加强势一些,就是麻子红的艺术风格也是以老派为主的。所以,这一流派当时还不能威胁到老派的主流地位。民初,这一流派尽管也有高天喜、陆顺子、郑生云、梁箴、李德印、刘金库、刘金声、杨金声、郗德育、王德义、田德年等名流,但是他们多以游走于乡下演出居多,今天人们能记住的几位也都是因为后来进入城内演出的缘故,其他人几乎都被遗忘了。

秦腔进入城市后,随着演出环境的改变,毛玉卿看准了西路秦腔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契机,他在聘请高登岳先生为总教练的同时,还请来了这一流派的名须生高天喜(大高老师)、名花脸王德荣等担任教练,并高价聘请了著名盲人琴师康振亚教习唱腔。在这些艺术风格比较一致的名师的精心调教下,正俗社迅速出现了李正敏、靖正恭、康正中、康正绪、李正云、高正保、杨正俗、王正端、王正廉、韩正满、肖正慧、张新华(张正麟)、袁克勤(袁正中)等一大批新风格的著名演员,其中李正敏最为杰出。

随着正俗社学生的大面积成熟,一种新的秦腔流派风格就产生了,我们权称之为改良秦腔(因为它客观上改良了老派秦腔)。这种秦腔尽显中庸古朴之风,既初步摈弃了老派粗俗火爆的陋习,还不显新派阴柔、小气之俗气。改良秦腔一经产生就受到了市民阶层的热捧,当家演员中,李正敏被称为"敏家"、"秦腔正宗",靖正恭被称为贫生大王。正俗社跻身西安主要剧社行列后,在西北乃至全国的戏曲界就都很有了影响。那时正俗社剧场经常座无虚席,足以同易俗社、三意社分廷抗礼。这种改良秦腔迅速流播开来,不久就成为秦腔艺术的重要流派风格,后来的咸阳益民社、西安尚友社、银川觉民社、猛进秦剧团、西安新民社、铜川市剧团等都是这种风格的追随者。也有许多社外艺人纷纷效法正俗社,仅旦行就有晁天民、李正华(益民社)、杨金凤、宏秀云、李爱云、肖若兰、刘月娥等人,这一种唱腔风格后来甚至还成为了秦腔的主流。这就是今天秦腔调式同关东诸梆子调式差别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后来京剧名家程砚秋、梅兰芳等人考察秦腔时就觉察到了这一变化。

正俗社和三意社存在,使得易俗社没有在革新的路上成为脱缰野马,甚至还不时回归;正俗社和易俗社的存在,使得三意社也在1930年代初期聘请李逸僧先生主持革新了自己的艺术;正俗社也吸收了三意社和易俗社的剧目和表演技法,比如李正敏的《黛玉葬花》、《柜中缘》、《三回头》、《庚娘杀仇》、《妯娌鉴》、《春闺考试》等戏都是学习易俗社的,后来还学习了三意社的新版《玉堂春》等戏。正是这三种风格的相互竞争、共同努力才取得了秦腔在民国时期的一段辉煌。这一辉煌使得秦腔的整体风貌为之一变,西安乱弹也才得以迅速挤垮东、西两路秦腔,独霸西北剧坛,为解放后的秦腔艺术打下了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