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新能源汽车飞凡(上汽R品牌化身飞凡汽车)
在近日,上汽集团发布了一则通告,宣布旗下的R品牌将正式独立运营,并且重新成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来负责品牌后续的运营新公司注册资本为7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汽集团出资66.5亿元,股权占比为95%,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汽新能源汽车飞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汽新能源汽车飞凡
在近日,上汽集团发布了一则通告,宣布旗下的R品牌将正式独立运营,并且重新成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来负责品牌后续的运营。新公司注册资本为7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汽集团出资66.5亿元,股权占比为95%。
其实别说什么“飞凡汽车”了,我相信如果不是对汽车行业有所关注,又或者真的有了解过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方面战略的朋友,可能连它的前身——上汽R品牌都是比较陌生了。
我第一次认识这个品牌,其实就是在去年的5月份,也就是它刚刚诞生的时候,当时上汽荣威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新能源的赛道发展,决定将部分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全新的R品牌。
而上汽方面为了让这个品牌能够与其它新势力共同竞争也是煞费了苦心,他们极力地避免让消费者将这个“全新”的品牌与它的老东家荣威之间产生任何的联想,在随后广州车展上他们甚至还专门为这个品牌设立了独立的展台——就在小鹏汽车的隔壁。
大大的,不明觉厉的英文LOGO,加上隔壁友商的烘托,配合展台上的R-Aura概念车,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这也是一个新势力”的错觉。只有看到他们真正开卖的产品,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你!
因为这两台车量产车ER6以及Marvel R,一台是换壳的荣威Ei6,是标准的油改电产品,另一台则是荣威Marvel X的改款车型。但就这两款产品来说,这个所谓的全新品牌就不可能与荣威“切割”。
R品牌的尴尬想要“忘本”但是却又不得不吃老本,正是摆在R品牌面前最尴尬的现实。如果放在5年前,凭借着一个更加高级的外壳以及高大上的车标,R品牌说不定还真能笼络到不少人心,但是在经过新能源车发展最为野蛮的那段时间以后,中国的消费者早已被教育得异常精明,加之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车型已经数不胜数,R品牌在C端的销量自然不容乐观。
这还不要紧,就在R品牌仍沉浸在要成为上汽高端新能源“扛把子”的幻想之中时,上汽集团突然就在去年年底宣布与阿里巴巴成立了一个高端新能源车品牌——智己汽车。而智己汽车的首款车型智己L7作为一款预售价40万元的新车,显然为这个全新品牌定下了一个更高的基调。
而智己的诞生,也意味着R品牌的“天花板”已经横空出世,继续栖身于上汽乘用车的体系以内,注定不可能有大作为。
而这次借助成立新公司,以及进行独立运营和更名这一系列操作,飞凡汽车也算是在天花板中找到了一丝缝隙,更重要的是,摆脱了“传统造车”这顶帽子以后的飞凡汽车,能够在疯狂的新能源市场之中给到资本更多的想象空间。
同时,没有了束缚的他们也能更好地放开手脚向高端市场进发。比如,相比于现在两款难堪大任的车型,飞凡即将推出的ES33新车,显然是一款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独立运营意味着能够将新品牌的表现对上汽集团的影响降到最低,而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甚至要比能否盈利来得更加重要。
拒绝成为下一个“几何”其实R品牌或者说飞凡汽车的经历与吉利旗下的几何汽车是多少有些相像的。同样是传统自主品牌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同样立下雄心壮志,却又同样缺乏市场号召力。
作为先行者的几何汽车,如今已经成为了吉利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曾经说要做“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的几何A,最终成为了“曹操专车最好的电动车”,而在极氪诞生以后,几何汽车更是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存在感。而无论是R品牌自身亦或是上汽集团,显然都不想R品牌会成为下一个几何。
不过在我看来,在独立以后的飞凡汽车想要在已经异常拥挤的新能源赛道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捷径,除了要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产品以外,也许他们更应该倚仗于运气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