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光蚁行(陈志光自在蚁行)
实际上,陈志光是一位非常感性的艺术家,他怀有饱满的创造热情,总是像进入竞技状态一样,以极为专注乃至迷狂的精神投入艺术,并且在绘画、雕塑、装置等领域作“跨界”的穿行,将自己的感觉贯穿于不同媒介,形成视知觉打通的艺术效果,这种充满实验性质的方式使他的作品总是首先给人带来视觉的惊异与冲击。但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位注重判断、注重建立自身艺术逻辑的艺术家,使自己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穿行有助于构建更有指向的观念,实现从观念到语言内在的有机融合。这些年,他运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的“蚂蚁系列”已经成为他的标志,在那些不断被艺术家“繁衍”的生命形态中,透露出感受时代的种种讯息。
—— 范迪安
自在蚁行
文 _ 马少琬
任何初次面对陈志光作品的人,很难不产生兴味,以及一探究竟的欲望:它总是那么简单直接地冲击你的感受,走入你的精神世界,使你忍不住和它对话。特殊的符号语言和特殊的语境,提供了一个可理解的开放通道,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这才是艺术本应具有的特质:诗无达诂,回应一个时代的艺术,必须拥有开放的解读,承载得起更多个体所面对的现实意义。
铁蚂蚁|35cm × 25cm 尺寸可变 台北当代艺术馆“乌合之众”个展 2016
蚂蚁就像是一个基本的语言符号,如诗句中的字词,经过艺术家神乎其技的伸缩、重组、腾挪、搬运、置换,甚至仅仅是语境的转换,竟然可以呈现出无尽的意义、出乎意料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体验。似乎,他对自我、生命、社会、群体、世界的全部理解,都可以都通过蚂蚁的千变万化来表达、转译、传递。
迁徙时代2019|上海宝龙美术馆“魔都蚁行志”个展现场 2019
不锈钢和铁,也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材质,坚韧而普通——这点似乎也与蚂蚁的特质无比契合。因为过于熟悉,过于多的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世界的各个角落,反而很难刺激人的视觉和感官。但是,陈光志却以一种魔幻般的艺术方式,将蚂蚁和不锈钢这两种过于普通的事物运用到作品,结果却比其他以吸睛为能事的作品更为震撼。这种震撼从视觉开始,直入个人的精神世界。
铁蚂蚁|35cm × 25cm 蚂蚁蚂蚁大型个展 哈尔滨 2016
体面地——陈志光个展现场|今日美术馆 2015
蚁说|温州昊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5
《庄子·外篇·知北游》中有一故事,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里,一定要庄子说出具体的事物。庄子首先答的便是:“在蝼蚁。”东郭子惊讶于其卑下。庄子是在特意以种种卑下冲击东郭子的世界观,让东郭子于种种卑下中寻找道。陈志光则直接将蕴含于卑下蚂蚁中的道,蕴含于普普通通的不锈钢材料中的道,以一种神乎其技地方式显现出来,从而自由出入于渺小卑微与光辉伟岸之间。
龙蚁|340cm × 440cm × 210cm 不锈钢锻造 2010
武门神|80cm × 80cm × 45cm 不锈钢锻造 2011
文门神|80cm × 60cm × 45cm 不锈钢锻造 2011
静物B|H260 x L300 x W90cm 不锈钢锻造 2014
带洋葱的静物|230cm × 300cm × 90cm 不锈钢锻造 2014
拴马柱|H460cm × 30cm × 30cm 不锈钢锻造 2005
蚂蚁果真如此卑下渺小吗?朦胧诗派诗人顾城曾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人兼具蚂蚁的渺小与神性之美:尘世间的人汲汲于生活,芸芸众生在现实世界中如此渺小,艰难求存;但精神世界中的人,可以遨游于广阔的心灵自由中,与天地为一体,与宇宙而冥契。陈志光深入到蚂蚁的世界,更进一步了解蚂蚁之后发现——渺小的外表下所蕴含的庞大力量,“在无数同类中隐埋起性别年龄面目特征”,它们的群居特性、合作分工的团队精神,很容易将人自我的精神世界映衬到蚂蚁身上。由此,人的神性之美,便也投射于蚂蚁,蚂蚁既普遍又特殊,既有人性又有神性;在与蚂蚁的对比映射之中,人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社会问题、肉体与生存、群体与个体,等等问题都得以反思——“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的浪漫主义表达,便转换为“人生如蚁,即非蚁,是为蚁”的禅宗式表达。艺术家寻找到了一个最契合自己的方式,呈现自己体悟的道。种种感受、思考与问题,借由对蚂蚁的反复塑造、创造性重塑、形体的变幻、环境的重新安置等等举重若轻的方式,而得以观照自身,从而不断反思、探寻、表达:人的生之渺小与精神之无限;生存境况之随顺与挣扎;湮没于群体中的个性与群氓之迁播。
向上|广场装置 上海 2013
彩色大蚂蚁|280cm × 280cm 不锈钢锻造镀钛 2008
大蚂蚁|800cm × 400cm × 600cm 不锈钢锻造 2014
大金刚(趴着)|W1000cm × L600cm × H400cm 不锈钢锻造 2014
漳州市博物馆户外大型蚂蚁雕塑作品《蚁王归巢》展览现场
迁徙时代|85cm × 150cm 摄影 2008
如果说蚂蚁作为符号,是以自然之道呈现;传统和文化中的种种符号,则是人文之道。陈志光的创作在面对现实的同时,也立足于本土——生长于其中的福建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本土生长的艺术家,对于如何处理当代艺术创作和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印记之间的关系,往往无法如此恰当。陈志光却依然俯仰自如。例如,“卷轴”系列和拴马柱系列,以及“古戏台”都是基于传统符号之上的创作。其中梅、荷花等意象,经历了无数次的描绘、书写,本身便具有了诗意属性和文化隐喻,很容易造成模式化,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从而削弱当代性而创造性不足,缺乏当下意义。卷轴系列作品以不锈钢材质,本身便形成一种反差。水墨荷花的淡雅、清幽、自然、孤芳趣味,墨竹的君子品格,日暮倚修竹的传统意境,似乎被消解殆尽,黑白虚实之间的灵动也不再是艺术家的关注范围。不锈钢材质带来的光影映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映衬,反而带来别样的效果;作品与现实之间相互涵射,现实中的竹林树木甚至观看者,都会通过不锈钢镜面的映射进入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作品的观看行为成为一种开放式的互动过程。对传统意义的消解,打开了更多可能性的进入通道。
竹|60cm × 280cm × 10 不锈钢锻造 2010
圆荷泄漏|尺寸可变 不锈钢锻造 镀钛 2013
前哨荷花|厦门美术馆
古戏台承载的文化符号更为复杂。从物质上,传统戏台是木结构建筑;数米见方的空间,凭借一桌二椅,程式化的动作,虚实互见、充满象征的表演,便可演绎千年的历史故事与传说,于悲欢离合中传达中国特有的历史观、价值观。戏曲本就是虚实映衬,夸张、虚拟、象征性的道具和表演,带来的却是真实的情感冲击。不锈钢的戏台,消解了木结构形式的现实作用,却仍可以上演戏剧,单调的金属光泽与戏剧中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光影、镜面的反射冲淡了现实的视觉冲击,虚虚实实间的转换莫测,让观看者获得更为新奇而丰富的观感体验。在这种传统与当下的相互映射中,更具当代性的多元意义上的观看方式得以建立。
古戏台|H800cm × W800cm × L600cm 不锈钢锻造 2007
鸟笼|H402cm × 160cm × 160cm 不锈钢锻造 2008
陈光志曾谈到选择雕塑,而不是主要选择最初的专业——绘画去创作,是因为绘画潜藏着很多的概念,这些有关绘画的“概念”对思想形成了束缚。但这绝不意味着陈志光不擅长运用绘画语言。他以油画创作的《无根之树》组画,展现出非凡的平面空间视觉语言的驾驭能力。枯寂虬怪的枝干,却传递出潜藏于形体内在的生命力和无法遏制的精神力量。但雕塑对于陈光志确实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不用去追求概念和思想的永恒属性——这似乎是绘画更擅长把握的——而是面对现实中的偶然性和可生长性。这样的思考方式,似乎又关涉了庄子之外的另一种哲学路向:从一开始便搁置形而上的讨论,远离玄虚的概念和终极存在——“不知生焉知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选择从现实的境况出发,面对当下的生活进行讨论思考和建构。这些反而赋予了艺术家更为自由的创作方式,不为不可知的理念包袱所束缚:现实不可预知,当下的每一刻都处于变动之中,那么,于当下环境中不断生发的创作,自然更能保有生命力;迁播之中的蚂蚁虽然平平无奇、渺小卑微,生存受限于群体环境;但每一个都拥有鲜活的生命,爆发出勇猛的力量,甚至拥有自由的精神世界。
树非木系列|不锈钢锻造 上海宝龙美术馆“魔都蚁行志”个展现场 215cm × 240cm × 1100cm 250cm × 87cm × 1000cm 175cm × 68cm × 600cm 177cm × 32cm × 32cm—237cm × 18cm × 18cm(组)2019
陈志光的艺术有种神秘、诡异的感觉。蚂蚁是陈志光作品始终青睐的物象。在自然界,蚂蚁是群体的分工劳作,孜孜不倦地觅食、造窝和繁衍,显示出超越个体的自然力量。陈志光之所以不断地利用它们的形象,我揣度有着比附人类的芸芸众生劳作的意味,或许也具有中国传统的“愚公移山”寓言的象征含义。比如他将塑造的若干个不锈钢蚂蚁游走、蠕动在曾经辉煌的工厂、车间的废墟和锈迹斑斑的机器之中,趴伏在废弃的载重卡车和锅炉之上。废墟与残骸,黑暗与扭曲的支离破碎景象展露在观者的面前,这是他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生存经验的直接性展开,蕴藏着沉重、留恋、痛惜、伤感的色彩,也是对中国时代变迁过程中产生的冲突、碰撞的一种真实与直接的记录和写照。中国正在失去一个旧秩序,是否能得到一个新的世界? 从这个意义来说,他的这些作品是对即将消逝的过去在未来的绝唱与挽歌。
—— 摘选自冯博一《魔幻的诡异 —— 关于陈志光的雕塑装置》
树影 20170201|150cm × 200cm 布面油画 2017
树影 20170202|150cm × 200cm 布面油画 2017
树影20150401|150cm × 150cm 布面油画 2015
树影20150402|150cm × 150cm 布面油画 2015
▼
|关于艺术家|
陈志光|Chen Zhiguang
1963 年出生于福建厦门
1988 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
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
工作和生活于中国北京、漳州
《在场者的荣光:1979-2019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个案样本》
由漫艺术机构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
实体书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