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环保绿色生活名言(环保人士讲述自己的初心)

关注环保绿色生活名言(环保人士讲述自己的初心)(1)

环保时代的启幕人:蕾切尔·卡逊传:英汉对照 导言

据《纽约时报》的讣告描述,蕾切尔·卡逊是一位“身材娇小、面容严肃、目光如炬的女子。这种眼神在多察少言、多思深悟的孩子身上有时能见得到”1。卡逊内向寡言、朴实谦逊,是《寂静的春天》及其他三本海洋题材的畅销书的作者。在她发表见解时,社会便会给予密切关注。卡逊提出了一些在20世纪中叶公众普遍没有意识到的环保概念,还普及了诸如“相互依存”以及“自然平衡”等专业术语。在许多人看来,她是“现代环保运动的先驱”。

提到蕾切尔·卡逊,人们几乎只知道她的最后一部作品《寂静的春天》。不过,在这部大作问世的几年前,卡逊已然凭借《海风下:博物学家的海洋生物图画》2《我们周围的海洋》以及《海洋边缘》这套海洋三部曲而名声大噪。这些作品“激发了读者对海洋的热爱,因为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得以目睹海洋之秀美,亲闻海洋之神谕,聆听海洋之声韵”。然而,这位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及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题材的畅销书作家在童年时却从未见过大海。直到大学毕业后的那个夏天,她才亲眼见到大海。

蕾切尔总是对大自然崇敬至深,对万物间互有关联的规律也奉为至理。她的这种态度是著名人道主义者艾伯特·施韦策博士所说的“敬畏生命”的最好例证,这种理念提倡尊重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认为“万物皆神圣,就连那些可能被人类归为低等的生物也是如此”。1962年,卡逊荣获由动物福利协会颁发的施韦策奖章。发表领奖致辞的时候,她转述了施韦策的话:“施韦策博士告诫我们:如果我们只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算不得是真正的文明人。人类与万物生灵的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

卡逊认为“这世界之症结,很大程度上在于本应以谦逊恭顺的姿态处世的人类偏偏盛气凌人”。她的作品,包括畅销书、杂志文章、政府手册、演讲词以及她所写的几乎其他一切文字,都反映出她的这种理念——天下生灵皆相关,人类应当把自己当成自然环境的一分子,而非以主宰者自居。她的作品“推动了变革,一场关于崇尚生命还是崇拜权力的争论就此展开”。

蕾切尔的作品和行为都贯彻了“敬畏生命”的理念。1952年春,她在考察佐治亚州海岸旁的圣西蒙斯岛屿时,在考察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件事反映出她对一切生灵的崇敬。她沿海滩行走的时候,发现有只小狗正在远处的蓄潮池里的低地上跳来跳去,欢快地摇着尾巴,丝毫未察觉大潮即将涌来。浪潮持续袭近,蕾切尔担心小狗会被困溺其中,便过去抱起它并把它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在《海洋边缘》中,蕾切尔讲了一则关于海星的故事。一天清晨,她趁着退潮捡了一只海星拿回去做研究。当天夜里,在海潮再次退去之际,她把海星放回了原地。因为她明白,只有回归栖息地,这只海星才能继续活下去。蕾切尔收集的每只生物对她来说都不只是一件标本,而是庞大生物链上的一环,因而需要得到尊重。当她第一次见到一条极其美丽的西印度筐鱼时,她“伫立在旁边,陶醉于它那绝伦而又有些脆弱的美丽。我并无意‘收集’它。惊扰这样的生灵似乎是一种亵渎”。

卡逊撑着不断衰弱的身体、顶着强烈的批评坚持写完《寂静的春天》,也许这最能体现她对一切生灵的深深的敬意。通过研究,她逐渐认识到滥用杀虫剂对所有生物都产生了威胁,她珍惜的自然美景正遭破坏。无论健康和名誉受何损失,她都知道自己得完成《寂静的春天》。

尽管蕾切尔并没有公开信教,也不是无神论者,但她确实认同上帝是宇宙中奇妙自然的创造者。当母亲告诉她是上帝创造了世界时,蕾切尔回应:“对,正如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我开的奥兹莫比尔。然而,如何创造的才是关键。”《我们周围的海洋》的许多读者反对她在书中关于进化的观点,因为这种论调似乎否认了上帝的存在。一位名叫詹姆斯·贝内特的律师写信表达对这本书的反对意见。她回信道:

诚然,我认为进化论是有史以来解释地球生物演变的最合理的理论。不过,依我看来,赞同进化论和相信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这两种想法绝不冲突。我赞同进化论,不过我只是将其视作上帝在地球上创造万物以来一直使用的方法而已。此法如此精...

在一封给她的朋友多萝西·弗里曼的信中,蕾切尔吐露了自己的观点:“我确定世间存在一种神秘而伟大的力量,我们现在并不理解,而且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她在另一封信中就此进行详述:“我不理解某个事物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编辑保罗·布鲁克斯称,蕾切尔有“一种蓬勃的热情和冒险精神。终其一生,哪怕最平淡乏味的行程都能变成一场探索之旅”。她将自己的这一特点称为“好奇心”,并且就此写了一篇名为《帮您的孩子求知》的文章,发表于《妇女家庭伴侣》杂志上。这一态度基本上就是一种对自然由衷的欣赏,体现了她对普天下生灵的极大尊重。蕾切尔觉得“好奇心”非常重要,因为有好奇心的人“从不孤独,也不会对生活感到厌倦”。他们“自得其乐”,“生命不止,力量无穷”。她曾有感而发:“所有我们这种研究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从不厌倦。我们无法厌倦。总有新事物要研究。我们每解决一道谜题,都会面临下一道更大的谜题。”蕾切尔这种旺盛的“好奇心”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均有体现,正如她将在研究生物时所体味到的那种痴迷分享出来。

正是因为“敬畏生命”并保有“好奇心”,卡逊才得以屡屡克服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重重障碍。她曾因经济拮据,无法全职写作。同时,她肩负沉重的家庭负担,得照料母亲、两位外甥女和自己的甥外孙。她在信中向多萝西·弗里曼倾诉:“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协调写作和家庭事务……二者之间的矛盾让我疲惫不堪。”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她承受了作为女性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她被人批评为“歇斯底里的老处女”。

正因为卡逊以普通大众、而非科学专业人士为目标读者,她便可以在更广大的读者群中宣传自己的理念和态度。她因普及科学知识而遭到一些同行的批评。然而,在她看来,每个人都能从了解科学原理的过程中受益。她称:“学习科学知识并不是一小部分在实验室埋头钻研的人才有的特权,而是一切人类都有的权利,因为科学的真相其实就是生活的真相。”她认为爱自然之心人人皆可拥有,她写道:“贴近自然所带来的愉悦和价值并非科学家才能享有。任何人只要愿意置身于山峰孤顶、辽阔海洋或者寂静森林,或是愿意静下心来思考种子生长之谜这类不起眼的小事,都能享有。”

注释

1 为了保证阅读的流畅性,译文部分未保留文献引用的出处信息。

2 编辑注:下文简称为《海风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