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

在地球几十亿年的演化进程中,总共出现了五次物种大灭绝过程,在这些进程中地球遵循着自然规律,随着地球的律动演变而不断淘汰、进化。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1)

五次物种大灭绝

然而,自从人类诞生后的20万年时间里,特别是在智人阶段之后,地球物种流失的速度远超以往,人类对自然万物的影响变得十分巨大,尤其是近200年来,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科技迅速进步,经济发展的代价就是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选择加快了1000倍,有最新研究发现, 在未来二十年内,也许将有500多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报告称,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过度狩猎、有毒污染物、外来物种入侵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在整个20世纪,已经造成了至少543种陆地脊椎动物灭绝。而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几乎相同数量的物种很可能灭绝。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2)

我们总爱说来日方长,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灭绝的野生动物我们人类从未遇见,再听闻的时候已是永别。2018年3月19日,全球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接受安乐死;2019年年末长江白鲟灭绝;中华穿山甲6年前就被定为“极危”;一种又一种可爱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机会看到它们,就已经再也看不到了。

然而,人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人类的的保护下,有一些濒危的野生动物也逐步恢复了种群,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在我国,有哪些濒危动物在人类的保护下逐渐恢复了过来。

第一名,当之无愧,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时间超过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中,平均海拔在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3)

由于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人口数量暴增,人类农业生产活动,挤占了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加上大熊猫食物来源单一,大熊猫的数量在近一百年内迅速减少,接近灭绝,后来,国家出台了严格的大熊猫保护措施,在全国多地建立大熊猫保护及繁育中心。

截止2011年底,全世界圈养单位共圈养熊猫333只;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在人为的保护下,大熊猫的种群逐步得到了恢复。

第二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的国宝,金丝猴。

金丝猴,曾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华南、西南、东南和中部地区,以及西北的陕西、甘肃等省,在国外,越南也有部分群体的分布,金丝猴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金丝猴分为三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是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米的森林中,是杂食性动物,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吃食鸟蛋等肉类。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4)

然而,长期以来的猎杀让金丝猴变得濒危,1963-1974年仅四川省境内就超过了300只被捕杀。另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砍伐破坏了金丝猴的栖息地,一些栖息地被分割,变得不连续,造成了种群的隔绝,数量急剧下降。

后来,我国加大了对金丝猴的人为保护,目前种群数量已恢复到2000只左右,中国已经建立西安周至金丝猴保护区、白河川金丝猴保护区、沿渡河金丝猴保护区、红拉山滇金丝猴保护区、巴东县沿渡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安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等对金丝猴实施保护。

在越南,由于没有得力的保护措施,加上人口数量的剧增,目前仅存200只左右。

第三名,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曾经广泛生存在中国南方森林。华南虎喜欢单独行动,多在夜间活动,善于游泳,但不善于爬树。以草食性动物如野猪、鹿、狍等为食。

通常情况下,一只老虎存活下来,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领地,至少应该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作为猎物。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5)

然而,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侵占了华南虎的栖息地范围,同时,大量猎杀以及作为华南虎食物的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如今,华南虎已经在野外灭绝了。

在人为的干预下,目前的华南虎全部生存在全国各地的动物园中,2017年底,华南虎数量已升至165只,全部为人工豢养,分布在16个饲养单位。

目前华南虎种群最大的问题是,在中国已经超过40年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现在这165只华南虎全部是最初捕捉的6只华南虎的后代。近亲繁殖是华南虎最大的威胁。

第四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国鸡的褐马鸡

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山西吕梁山、河北西北部,高约60厘米,体长1米到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尾巴羽毛非常引人注目,被称为“马鸡翎”,整个尾羽向后翘起、形似竖琴,十分美观。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6)

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栖息地的破坏,褐马鸡数量急剧减少,数量不足100只,2001年,陕西韩城市建立了黄龙山褐马鸡省级自然保护区,建成褐马鸡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经过人为的培育和保护,目前褐马鸡的数量已增加近2000只。

第五名,扬子鳄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生存于我国的长江流域,被称为“活化石”。目前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7)

在上个世纪,由于人类活动侵占扬子鳄的栖息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水体污染和人为捕杀等原因,扬子鳄接近灭绝,后来经过人为保护,目前我国野生扬子鳄已超过200条,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同时在保护区繁育基地人工圈养的扬子鳄达到1.6万条,每年都会有一部分扬子鳄被放归长江中。

第六名,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的牧马者--黑颈鹤

黑颈鹤,生存于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在印度东北部越冬,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8)

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偷猎活动,黑颈鹤接近灭绝,后来,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加大了对黑颈鹤的保护力度,目前已经超过万只,种群数量恢复的很好。

第七名,可可西里的骄傲—藏羚羊

青藏高原动物的典型代表, 生存于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最长寿命只有8年左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9)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侵占了藏羚羊的栖息地,加上上世纪初期的盗猎活动猖獗,被称为“软黄金”藏羚羊绒有着巨大的利润,致使藏羚羊几乎被灭绝。1983年起,国家成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采取严厉措施,保护藏羚羊的生存环境,目前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已达到近20万只。

不难看出,人类活动是野生动物面临濒危及灭绝的主要原因,目前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更加需要全民团结起来,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内,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墓地—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成列着已经灭绝的物种种类。

科普已灭绝动物大盘点(在我国差点被灭绝)(10)

希望我们引以为戒,保护现有物种,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