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宅家的萌图(一起晒晒胡子吧)
宅在家里,胡子越来越长,这么大还没蓄过胡子,原来每天上班前都得刮胡子,一天不刮,就觉的邋遢,不自然。最早关注胡子,是有一次看曾国藩家书,里面有一篇写给他弟曾国荃的,专门提到怎样蓄胡子,修胡子。后来看过曾国藩的像,和我想象中的儒帅的样子差别大了。突然想,现在的人为什么大多不蓄胡子,一查还挺有意思的。胡子竞有多种意义!
曾国藩
百度【胡须,俗称胡子,泛指生长于男性上唇、下巴、面颊、两腮或脖子的毛发。青春期后的男性一般都会长胡子。胡子比头发长得快,这是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如果要仔细区分,“胡”本来是指长在嘴边的毛,而上唇的称为“髭,下巴的叫“须”,两鬓连至下巴的叫“落腮胡”,两颊上的叫“髯”,蜷曲的叫“虬髯”。生殖机能越旺盛、胡须生长就越快。】。
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用磨光了的石头刮胡子了。
凯撒
柏拉图
哲学的胡子,古希腊、古罗马个别的胡须的都是那些超有个性的,不是诗人就是哲学家,或者是蛮夷和未开化的人。其他男性,亚厉山大帝要求不留胡子,以防战场上被对手抓住胡子。还有就是古罗马性取向特别了,呵呵⋯⋯
宗教的胡子,因为最早耶稣是留胡子的,所以耶稣的门徒也大多蓄须。
但公元816年,天主教廷开始规定所有神职人员必须定期刮胡子以和普通人区别开来。1356年德意志施派尔市政厅甚至发布命令:“除了老年人、穷人、可怜人以外,任何人不准留胡子!”而东正教的神职人员却坚持要和耶稣基督保持一致,坚决蓄须。在1551年的宗教《百条》规定:凡是拔掉胡须者必遭到痛斥并被逐出教门。伊凡四世曾说过,俄罗斯男人若像西方男人那样剃去自己的胡须,那就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孽,是对上帝赐予的面容的歪曲。如果有谁胆敢随便拔掉别人的胡子,是要承受重金罚款的!
如此一来,胡须成了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之间的重要分歧之一,但是最后彼得大帝游历西方之后,感觉还是下巴光光的看着比较顺眼,于是他规定俄罗斯男人都要剪掉大胡子,如果你非要留着,那就必须交30到100卢布不等的胡须税。
工业的胡子,进入19世纪中期,欧洲胡须又卷土重来,除了工业革命工人没时间、卫生原因外,还有一种解释:由于机器大生产大量烧煤,空气污染,男人们留胡子是为了过滤空气。哈哈⋯⋯
不过当时胡子也不是想留什么样就留什么样的,因为不同形状的胡须代表不同的阶级立场。
威权的胡子,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是个铁腕强人,他标志性的海豹胡也成了威权的象征。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于是很多支持威权统治的人都留起了这种海豹胡。
俾斯麦
晚清的北洋军阀们学习德国的军事,受到了西方海豹胡风潮的影响,这些热衷于威权统治的军事首脑也都清一色地留着这种胡子。
张作霖
革命的胡子,19世纪上半叶,德国旧政体的反抗者们留起了“民主主义者之胡”,而各诸侯国也开始明令禁止,文职人员包括大学教授都不得蓄胡,否则必须辞职。而此时所谓“教授胡”则成了19世纪教授阶层以及知识分子的典型标志开始盛行,并最终战胜了保守势力。1830年革命之后,胡须更是成了革命者的专属形象,而1848年的大学生抗议运动的斗士们也都将身体风格化,示威性地蓄着落腮胡须。
1850年代,作为奥地利帝国专制象征的亚历山大巴赫男爵,曾经以政府训令的形式要求奥地利的官员必须剃胡子,或者至少要把下巴露出来。而他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原因就是“大胡子包含有太多的革命色彩”。
龙的胡子,中国男人自古就有胡子,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所谓:“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
龙有胡子,古代帝王大都有胡子。如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称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
汉高祖
胡人的胡子,古少数民族皆称“胡”,少数民族的男性多蓄胡须,后逐渐发展到面有旺盛须发者皆称胡子,王国维也曾在其著作中说过,“中国人貌类胡人者,皆呼之曰胡,亦曰胡子”。魏时多泛指西域人,隋唐后多指西北、北方的少数民族。《汉书·西域传》记载:“自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自相晓知也。其人皆深目,多须髯"。
中国的胡子,中原的胡子和胡人的胡子是不一样的。沈从文《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从古代雕塑和绘画人物形象的实例出发,认为至少宋明之前的中国古人并不尊崇多胡须的形象特征。他提到汉魏隋唐时代的上层人士往往胡须较少,而胡须较多的往往是下层人士。他研究了遗留下来的两汉魏晋玉雕、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小铜铸像,唐代人物画像,包括宋人临摹的唐代名家的画,发现其中贵族、官员、贤士等等地位较高的人物哪怕年龄很大了也往往胡须不多,或是蓄三缕稀疏的长须,或是两撇小胡子,又或者完全不画胡须。而仆役、门卫、车夫、乐工等等地位较低的人物却往往是郁郁青青的满脸浓密大胡子。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罗敷自夸夫君“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其中“鬑鬑”即是“稀疏而长”的意思。胡子和人种基因的关系,古中原人和从西而来的人种单一说还是杂交说,还真有待考证。现在的人,是否有"西北"的血统,只要看看胡子,呵呵。
魏晋以来对胡子有人是特别的爱,(此时观音佛像也是有胡子的,一直到宋代才是女像)。在古代有刑罚就称为“髡耏之刑"。《晋书》称张华多姿,制好帛绳缠须;又《南史》说崔文伸尝献齐高帝缠须绳一枚给;三国时,须髯最著名的胡子,当然就是“美髯公”关羽。但另一方面,魏晋之际社会日趋病态,据说是因为五石散的功效,所以“何郎敷粉,荀令熏香”,审美观已尽失汉朝崇尚勇猛壮硕的阳刚之美了!
关羽
有关胡子史书上有些有趣的记载。《三国志·魏书》崔季珪"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述,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当之,乃自捉刀立床头。
晋 张勃 《吴录》:“ 桓 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 冯几前席, 桓 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 权 大笑。
李绩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见《旧唐书.李绩传》
染胡子在唐宋时期尤为流行。唐诗人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诗便称:“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汉书·王莽传》所谓:“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进所征天下淑女……”,呵呵⋯⋯
唐太宗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危氏得效方》:“染髭发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密封,悬屋东,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这个应该也可以染发,不知道有没有人去开发一下。对于胡须的颜色,古人以紫、黄为贵,即所谓“紫髯”、“黄须”。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就是紫髯,曹操很器重三儿子曹彰,就是因为曹彰的胡子为黄色,认为“黄须儿,定大奇”。这种颜色真的少啊!
胡子的美丑一般由嘴唇上的“髭”决定,东汉刘熙《释名·释形体》:“髭,姿也,为姿容之美也。”古人最喜欢留“八字胡”,左右分两撇,尾端或上翘或下垂。它是中国传统且经典的胡子样式,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的八字胡,便最有代表性。后来不常见,hou不住,只有向下的了。
宋太祖
周恩来也留过胡子,当年大家都管他叫“胡公”,一提“胡公”就知道是周恩来。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民主人士中仍有不少人称他“胡公”。鲁迅先生独创了如隶书的“一”字样的胡子,成了他的标牌形象,并专门写了一篇《论胡须》留下了他的无奈以及当年国人事事关心的“热情”。
性别的胡子,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奈吉尔·巴伯尔开展的一项研究中,他将英国在1842年至1971年间的胡子修剪时尚潮流与婚姻市场上的男女比例联系了起来。结果显示,每当男性对女性的竞争比较激烈时,胡子就会变得流行起来。
西方的“女权运动”中国落地生根,妇女的地位已经平等,但最近“矫枉过正”的中性化了,男人多了“娘娘腔”、“暖男”。虽然不再有古时候中国人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说法,但是蓄胡子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体制内更是不见!公务员仪表仪容有这个要求吗?!除了卫生,时间,hou不住,还有其他原因吗?网上查查,看来规定曾经有的地方还是有的。留了胡子,问题还是有的,疫情来了,口罩戴不了!
胡子还是留?还是留?
或者,一起来晒晒胡子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