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1)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2)

话有三不说

1.揭人之短的话不要说

《菜根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此三者可以养德,亦可远害!”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不要攻人短处,揭人疮疤。揭人疮疤的人,招人痛恨,害人害己。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每一个人都有尊严,都好面子,所以在生活中,不要揭人短处、言人隐私。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3)

2.标榜自己的话不要说

别人称赞叫口碑,自我标榜叫吹嘘。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用开口标榜自己的。

晚清左宗棠西征,收复了新疆,立下了不世之功。左宗棠本来就有“文人喜大言”的毛病,立功后更是见人就谈自己的西征经历。

有人找他办事,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左宗棠三言两语就能把事情绕到西征上面去,让对方无可奈何。

左宗棠是有本事的人,吹嘘的功劳也确实是真的,仍然受人诟病,所以标榜自己的话,我们最好不说。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4)

3.没有价值的话不要说

子禽问老师墨子,多说话是否有好处。墨子说:“蛤蟆、蚊子,日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可谁会听它们呢?再看公鸡,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开口就说中要害。

不要说没有价值的废话,多说无益,贵在恰到好处。

言简意赅,是境界;口若悬河,何尝无魅力?只是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着正确的人,说恰当的话。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5)

事有三不做

1.走捷径的事不要做

曾国藩读书不走捷径,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虽然曾国藩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边的路就越来越顺,四年后中了进士,而其他早早中了秀才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有出来一个。

曾国藩打仗不走捷径,湘军每到一处便安营扎寨,将进攻任务变成防守任务,一点点地蚕食着太平天国控制的区域,这便是“结硬寨”;湘军攻城经常性地用时整年,而不是两三个月,通过挖壕沟围城,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有必要时进行围敌打援,方法很笨,但非常有效,这就是“打呆仗”。

曾国藩认为自己得益于不走捷径,因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6)

2.损害人的事不要做

害人者的结局往往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古时候,京城有一个洗衣匠,他的店铺生意很好,而他的邻居是一个陶匠,陶匠的生意却很萧条。

陶匠认为是洗衣匠的店铺影响了自己店铺的风水,就起了害人之心,他求见国王,说洗衣匠有祖传的技艺,能把黑象洗成白象。

国王很高兴,因为这个国家只有黑象,而白象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繁荣富强的预兆,于是下令洗衣匠把黑象洗成白象。

洗衣匠不敢抗旨,回家后,不住地叹气。他的妻子问清楚原因,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洗衣匠去见国王说:“我家的洗衣盆太小了,容不下一头大象,请陛下先下令造一个装得下一头大象的陶盆。”

于是国王命令陶匠在三天内造出一个可以容纳一头大象的陶盆来。这下陶匠傻眼了,最终因造不出来而被国王处死。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7)

3.贪便宜的事不要做

贪便宜往往会吃大亏,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白占的便宜。历来很多骗子就是利用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来达到目的。

很多时候,做事情,要靠人缘。左宗棠说,“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对喜欢贪便宜的人,大家都防着呢!一来二去,贪便宜的人就会惹人讨厌,人缘就差,反倒会因此失去很多机会。

贪便宜的事不要做,吃亏的事不妨做一些,吃亏是福,有时候吃亏就是占便宜。说到利益,有的很表面,人人都可以看得见,但是有的却是隐形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见。要想有所回报,就要懂得有所付出。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8)

人有三不交

1.亲情淡漠的人不可交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强盛。管仲临终时,齐桓公来与他讨论将来谁可以代替管仲治理国家。

齐桓公认为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人对他忠心耿耿,易牙曾经把自己的儿子蒸了,做成菜给齐桓公享用;竖刁把自己阉割,变成宦官来服侍齐桓公;开方本是卫国的公子,放弃卫国储君不做,而到齐国侍奉齐桓公15年,即使是亲爹病故,也不回家看一眼。

管仲说,一个人连自己和自己的至亲都不爱,又怎么会真心爱国君呢,一定要远离这三个人。

管仲死后,齐桓公终究还是重用了这三个人,结果这三人作乱,齐桓公在宫中活活饿死。

亲情淡漠的人,天生铁石心肠,冷酷无情,这样的人,切切不可交!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9)

2.唯利是图的人不可交

曾国藩说:“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世界上总有些人唯利是图,在他的心里,永远看重利益,永远是在利用别人,为了利益可以出卖朋友。

生活中,与这种人交往,你永远是他的榨取对象,囊中之物。当然他也会付出,不过他的付出是建立在更大的收益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你更多的榨取范围内的。这种人当然不可交!

三不说三不做三不交(话有三不说事有三不做)(10)

3.言而无信的人不可交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就是说一个人说话做事总得靠谱,不能一会儿是三,又一会儿是四,让人无所适从。

生活中,与言而无信的人共处是个噩梦,对轻言承诺的人抱有希望是浪费生命。他们一直变化着,上午说的事下午就变了,昨天决定的事今天就成了废纸一张,和他们交往,就像坐上一条他们自己也不知开往何方的船。

朋友贵在真诚,朋友有别的缺点或许可以原谅,若是言而无信,让人摸不透他的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因为谁也没有兴趣天天听无法兑现的话。

关注百墨艺术,分享人生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