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说元宵节(东方古时的元宵节)
原标题:文化周刊 | 东方古时的元宵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怎么说元宵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怎么说元宵节
原标题:文化周刊 | 东方古时的元宵节
■ 赵承宁
东方市历史悠久,在古代,其行政区域与昌化、感恩两县均有辖属沿革。东方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由于各民族节俗习惯不同,不同方言区闹元宵的习惯有所异同。用一句夸张的话说是,邻村不同风,同姓不同俗。
古时东方的各族人民,把农历正月十五俗称为“年仔”,也叫“上元节”“花灯节”。各族人民或多或少都沿袭着古时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据《民国感恩县志》记载,东方境内沿海地区的汉族,在正月十五这天“张灯制彩扮演故事,谓之游灯。或无子而思接灯者,群以此馈之,谓之赐子。受者则酬之以宴。”在元宵节这一天,“各家各户蒸糕包果、杀鸡宰羊庆贺。古时有钱人家挂灯笼、放烟花。有的村庄举行‘踩火山’和‘求雨问安’等活动,祈求来年村庄人畜平安,生产风调雨顺。”(引自《昌江县志》)古时,昌化县沿海的港门、墩头、新街(今属东方)等墟镇的汉族百姓闹花宵,有游灯、逛灯会、放焰火、送花灯、猜灯谜、耍龙灯(也叫舞龙)的习惯。家家户户包艾粑、煮汤粉,全家人欢聚一堂喜庆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的日子。(参考《东方人文地理随笔》)
东方境内讲军话方言的汉族村庄,古时候每逢农历元宵节这天清早,村里村外的树上挂满五彩缤纷的花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装饰灯火满堂的气氛。女人在家包艾粿,即用艾叶包红糖掺和糯米的粽子或甜糕;男人则到村口迎花灯回自家。人们用花灯祈福子子孙孙,薪火相传。军话人家制作的花灯十分讲究,多有鲤鱼跃龙门、稻穗垂挂、玉米含苞待放等图案,表达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发财发丁的愿望。到了中午时分,嫁到外地的女子,通常都带上好酒和自己做的艾粿,夫妻双双返回娘家,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有的村庄,元月十六日上午九点,开始组织“装春”活动。村里的年轻女子和小孩,有的戴着金童玉女的面具,有的戴着各种生肖宠物的面具,跟随灯车和舞龙队伍的后面,一边游行,拱手贺喜,一边载歌载舞。全村男女老少在各条村道上夹道欢迎游灯队伍,共同欢庆开春大吉。军话村庄元宵节活动的形式,虽然经历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但这种独具特色的装春活动,一直植根在百姓心中。
虽已穿越千百年时光,但东方的少数民族还保留古骆越民族一些古老的元宵节习惯。古时,东方操美孚方言的黎族百姓,叫元宵节为“小年”。元宵节凌晨,黎家男人开始宰牛、杀猪、杀鸡,家庭主妇在家包糯米糍粑、包糯子,然后全家人烧香祭祖,吃团圆饭。午饭过后,男男女女披上节日盛装,到村寨的活动地点参加元宵节活动。会场上皮鼓声、哩咧声、钱铃声,各种民间古老乐器奏出不同的曲调。青年男女有的跳竹竿舞,有的荡秋千、踩高跷,一直闹到深夜。(参考《东方黎族文化简史》《东方美孚黎族》)
东方的苗族,有句俗话说:“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古时,东方苗族过元宵节,喜欢全寨子的男女老少围着篝火,吹笛箫、对歌喝酒,吃糍粑,举行射箭等活动。(赵承宁)
来源:海南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