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

作者 | 槐荫书话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邓小平在郭沫若追悼会上的悼词中说:“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悼词开头,先在五个领域介绍逝者, 紧接着,又评价郭沫若在新诗创作上的开一代诗风,在翻译、考古、艺术等方面的杰出贡献。

我在读过郭的许多著作,了解他一生的学术和社会活动后,突出的感受就是: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产生的巨人,其成就及影响,如与鲁迅相比,真是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同时,我想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大意是,马克思研究的门类很多,每一类都不是浅尝辄止。正如邓小平的悼词讲的,郭沫若在广泛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是不争的事实。

居京四十年,我在工作之余常逛旧书店,今存的郭著,都是陆陆续续在旧书店一本一本买回的。后来旧书店摆出三十多册的《郭沫若全集》——往往放在最高层,我没动心买,因为郭著单行本,我差不多全有。我买书是要读的,不是当摆设的。年轻时,我的兴趣是读他那几部自传,对《少年时代》最感兴趣。他写卷帙浩繁的自传,不知是否响应胡适早期对自传的提倡?胡虽提倡人人写自传,把历史研究推广到社会,但他只有一本薄薄的《四十自述》;郭沫若的自传,在反映自己成长和社会发展、国家兴亡的广度方面,比《四十自述》要宽广得多。中年以后,我的兴趣转到他的学术著作。他谈考古、古文字的,我不大读得懂;他研究历史人物的篇章,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述,我“无师自通” ,是能读懂的。但是,他的结论,因我毕竟读书少,不敢轻易同意。他批驳胡适对儒家的错误分析,顾颉刚就说,郭文一出,胡适哑口无言。他说胡适“因出名过早,而膺誉过隆,使得他生出了一种过分的自负心”是对的。郭在历史人物研究中对王安石的评价,对鲁迅和王国维的比较,对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的论述,对郁达夫的深情回忆,均是我印象深刻的好文章。

《甲申三百年祭》因曾作为延安整风文件,读过的人很多。据《陶希圣回忆录》说:“民国三十四年是甲申年。郭沫若发表一篇文章 , 以《甲申三百年祭》为题,将明末亡国的历史影射当时的时局。他以李公子自命,说李闯王如果听李公子的话,必能保有江山,不致败亡。我在《中央日报》发表社论,以《斥亡国主义》为题,加以抨击。同时找出明末的史料,另作短文,证明清军入关,只打明朝的国军,不打李闯的寇军。明朝失败乃是失败于清军与流寇夹攻之下。那篇社论的火气很大。郭沫若一度大起恐慌,以为国民政府就要惩治他。”一篇战斗的檄文,共产党让全党学习;国民党却视为影射当局。历史学研究为现实斗争服务,《甲申三百年祭》是开风气之先的吧?不过,我读过几遍,感兴趣的是郭文引用的崇祯的《罪己诏》:“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原来,明末的官场生态是这个样啊!崇祯皇帝最后明白官场腐败的肿瘤,并承担责任,自我检讨,但还是羞对列祖列宗,无力挽回王朝的灭亡。

在郭沫若的历史研究中,关于古史的分期,关于殷周是不是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本来属于学术问题 ,完全是可以讨论的。但在学风不正的时期,学术问题往往引出不少不相关的麻烦 ;因此,虽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浪费不少时间,浪费不少学者的青春,还是干了不少于学术研究无关的事情。到秩序恢复正常时,这些人又老了,病了,死了。

青春多美丽!郭沫若、田汉在日本时,给在上海的宗白华写信投稿,讨论新诗、翻译和自己燃烧的青春;后结集《三叶集》,是一代知识青年的青春档案。那一代老前辈,为什么把精神的需求看得高于物质的需求呢?他们的青春,为什么没有庸俗,很少无聊?

郭沫若在戏剧剧本创作上的成就,他的历史剧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尝试。将历史人物搬上舞台,让演员进行二度创作和演绎,本身就是个冒险,但他还是以自己的史识史观,特别是以他磅礴的才情在重庆,在北京推出自己的尝试之作。我读《武则天》,特别注意他的白话台词的锤炼之功。肯定武则天在历史上的作为,并不始于郭沫若,但在1960年创作出一个话剧舞台上的武则天,郭是第一人。我读剧本时还感到,他对上官婉儿、骆宾王的理解, 比对武则天的理解还要更贴近人物的性格。

1960年代,关于兰亭集序真伪的那场讨论,几位著名的书家及学者都发表宏论,各有依据和观点。郭沫若虽名气大,地位高,但在学术问题上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一言九鼎的法力和权力,尽管他又名“鼎堂”。我看了一些那场讨论的有关资料,发现有些对郭的腹诽和指责,实际是个别文士的自卑在作怪。一幅名帖真伪的讨论 ,不必过度解读。

郭沫若为世所诟病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写的颂圣和表态的诗。他的这些老年诗歌,我读过一些,读后只有嘴角掠过一丝微笑。章实斋《文史通义•文德》曰:“论古必恕,非宽容之谓也。……恕非宽容之谓者,能为古人设身而处地也。”以今衡之,郭沫若是古人了。他不需要宽容,大概也不希望被后人谩骂吧。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1)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2)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3)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4)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5)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6)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7)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8)

郭沫若文化事件(文化巨人郭沫若)(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