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

 

 五十年襄渝情 连队战友留个影

作者:杨瑞祥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

  2021年是我们七零级中学生参加三线襄渝铁路建设五十周年。当年在陕西由六九级、七零级中学生组成的141个学兵连队与铁道兵部队并肩奋战,打隧道、架桥梁。造就了我们两年零五个月终生难忘的经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们已过花甲之年,不少战友已然离世。为纪念那段无可复制的历史,为追忆那逝去的青春,我们搜集整理了一部分本连队战友的照片以电子相册的形式编辑出来。

  照片里有当年的山、当年的水,有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它记录了我们的苦乐年华。通过近五十年前后照片的对比,让人切身感悟到生命的短暂。

  网络上有人写到:“一辈子真的好短,有多少人说好要过一辈子,可走着走着就剩下了曾经。有的明明说好明天见,可醒来就是天各一方。

  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没有下辈子的相识!好好感受生活的乐,因为转瞬就即逝!好好体会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不论是无怨无悔,还是有怨有悔,战友们当年艰苦付出,又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一切终成为往事。希望这本记录了我们近50年生命历程的相册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回味,带来一点念想,在闲暇之余翻翻旧照片缓解寂寞,从容、愉悦地欣赏夕阳下的晚霞!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

  襄渝铁路(选自人民网)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省襄樊市,经陕西省安康地区,西至重庆市,全长895公里。这条铁路于1968年4月动工,1973年建成,1974年全线正式通车。全线共有桥梁716座,隧道405条,桥、隧占线路总长45%,有35个车站建在桥上或桥隧衔接处。建设中,共挖路基土石方85000万立方米,若按高、宽一米连接起来,可绕地球两周半。整个线路沿汉江峡谷而上,跨河钻山,极为隐蔽。它东穿武当,西越巴山,三跨汉江,五越将军河,二十三次跨后河,地形险要,工程十分艰巨。

  进入陕西境内,襄渝铁路经旬阳、安康、紫阳,穿山跨河,需要修建隧道177条,桥梁117座。其间山高谷深,地形险要,岩石风化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不断,265公里的路段上,平面路基和次平面丘基仅有9公里。地形之险,工程之艰巨,不仅是襄渝铁路全线最难的地段,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为罕见。

  25000余名学生组成的141个连队沿着265公里的工地呈带状摆开,其中旬阳46个连,9000多人,编入铁道兵10师;安康73个连,13000余人,编入铁道兵11师;紫阳22个连,3600多人,编入铁道兵2师。刚去工地,我们以辅助工作为主,半年以后,学生连以其聪明和勇敢,成为开洞架桥的一支生力军。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

  摘自三线学生连画册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5)

  襄渝铁路(选自人民网)

  5853部队学生十二连连队简介

  5853部队学生十二连(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33连),由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各厂子弟中学、西安仪表厂子弟中学、西安冶金机械厂子弟中学的七零级学生和部分老三届学生共190人组成。1971年3月25日连队从西安出发去参加三线襄渝铁路建设。连队驻扎在安康石庙沟。具体任务是参加石庙沟三号隧道和石庙沟二号隧道出口的施工。

  全连编成四个排,每排三个班,外加炊事班和工作班。部队为我连各班、排指派了军代表。初到工地时我们以辅助工作为主,一、二、四排在隧道外山坡下备片石,为隧道施工做准备。三排配属53团后勤处去岚河口与汉江交汇处,为53团转运施工所需要的原木,在半年时间里大家努力工作,受到了后勤处的表彰。任务结束后返回连队,与其他排一起进入石庙沟三号隧道施工。从开洞口、上道坑掘进、打拱、下道坑掘进、搭排架、落中槽、打边墙,几乎干遍了隧道施工中的所有工程项目,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连同时也参与了石庙沟二号隧道的下道坑掘进工作。

  不幸的是战友宗子林于1971年9月在石庙沟三号隧道施工中因隧道塌方牺牲。在两年多里,还有四位战友在施工中受伤致残。

  我连战友在连队干部和军代表的带领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苦干加巧干,多次受到上级的通报表扬。在两年零五个月里,四人入党,三人荣立三等功,86人入团,230人次受到营连嘉奖。1972年底一人特招入伍。1973年8月有9人被选拔为国家干部。随后全连分批分配工作,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全连人员名册

  连长:梁培杰(铜川矿务局干部)

  指导员:张征录(临潼火车站干部)

  司务长:胡国珩(国家储备公司西安胡家庙仓库干部)

  张庆茂王丰春宫崇文刘红军杨世谋

  王曙光张良才马喜林郝永刚袁一之

  栗权宋相放赵军胜李守仁万胜利

  赵明杰江广福蔺东廖鸿远吕宗庆

  商海波赵玉柱曾继胜龚桂松田均习

  刘天仪张璇丁根忠王国铭朱岐善

  陆家民张殿文单存有崔广波单连才

  曹志伟赵明阳曾宪民徐华闵桂山

  王忠元孟德山李广庆侯诚张洪生

  王庆德蔡志远杨宏明刘志全姚世伟

  王序民朱连明陈立功王连杰钟根安

  郑江生龚和平唐志刚张宝春朱湛

  惠风生成梁汤维胜戴建华张广新

  蒋书民牛玉宝郭湘南刘忠志李文荣

  孙玉海胡志民阎朝友孙福叶顾国彦

  何立鸣刘多海王裕宽杨建刚刘志礼

  郑优美李海燕王阳谷陈建忠王长荣

  钟胜利李林刘东滨张静静车仁信

  蔚小平赵永革杨正龙王迎平张建新

  韩文凯雷长朝张伟付祥林李宁

  王建刚杨造林齐西安刘劲高西太

  王异敏潘建国刘忠奎谭振岩鲍元伟

  冯国营霍庆田德卫华聂宝仁续宪生

  黄云樵徐洲李秋元郐建国王晓杰

  钱文博康安生陈永刚杨瑞祥詹鄂良

  高平安党占魁单毛头邱庆章陈德平

  孙小平刘川颜凡勤刘宏军沈鸿兴

  孙礼海徐尚武张建张庆颜吴华翔

  邱小模陆嘉静王劲一王志杰杨述国

  周尚王铁西钟宁根刘志强王峰

  苏菊林杨述斌高百顺张铁山陈庄严

  葛强巩庆和康建设李吉正孙庆平

  贾明臣张朱强沈增光李新会郭金虎

  叶照雷李环成施银康徐继学夏生洛

  高惠林黄少华王庆志朱东喜李善来

  韩铁伟林中文金玉鑫党宪党向平

  孙忠先崔惠生何秋实刘光强梅振龙

  马学信孙建颖佟聿伟孙长令宗子林

  牺牲战友:宗子林

  张良才杨瑞祥

  2019年10月15日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6)

  ——全连合影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原铁道兵11师53团学兵12连的合影照,拍摄于1972年秋。当年在三线铁路建设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团里经常开展月成洞百米大会战等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活动,这张照片就是我们的连队在隧道施工中,因表现突出而获得了竞赛优胜红旗,作为一种宣传表彰形式,团政治部专程派员下到基层,为各先进优胜连队拍摄集体照。我们连这张合影照片拍摄地点是在连队的操场上,背景是简陋的宿舍营房,照片真实记录了当年艰苦生活环境的场景和全连弟兄们的青春风貌,是迄今全连唯一的一张连队全家福,故愈显弥足珍贵。

  这张照片最初由连里3排战友谭振岩通过团部的朋友得到并收藏,襄渝铁路建设告一段落、连队战友分批退场后,谭振岩被分配到西电公司绝缘材料厂工作,不久他又响应号召从工厂应征入伍。参军出发前,他把照片交给好友王劲一保存,并提到这可能是唯一一张全连合影照。没成想他这一别竟成了永诀!因遭遇意外而命殒戈壁滩......

  被珍藏了四十多年的这张照片,曾在九十年代三线学兵首次在西安小寨工人俱乐部举办的摄影及实物回顾展览中,被翻拍放大展出,在三线学兵各连队中曾占有过一席之地、在世人面前曾一展过我们连队之雄姿!

  照片珍藏者曾向笔者表示:多亏有了互联网、有了我们连队自己的群,希望全连的战友都能看到并下载保存这张照片,那毕竟是我们青春岁月一幅不可磨灭的写照!尽管照片中的一些战友已然英年早逝,可毕竟当年我们曾在陕南那片热土上洒血挥汗、砥砺前行,共同度过了难忘的两年零五个月不容复制的时光,让我们深深怀念他们吧!再次悼念并感谢我们的战友谭振岩!他是这张照片最初的拥有者和珍藏者!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7)

  潭振岩是我全连唯一合影照片的原始珍藏者。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8)

  谭振岩在三排工具棚前拍照,右下方房檐是连部,右侧身后略远的房子是炊事班。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9)

  谭振岩背后面为52团隧道入口。

  (感谢战友王劲一提供的珍贵照片!)

  重返连队驻地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0)

  连队驻地一直是战友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毕竟我们在这儿生活了两年零五个月。在这几十年间,不断有战友重返故地,去追忆当年的施工、生活情景。

  2007年战友重返当年连队驻地,连队简陋的营房早已拆除,恢复了山体原貌。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1)

  2007年拍摄的连队驻地照片。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2)

  2007年还依稀可见当年连队驻地各班分布的位置。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3)

  战友们还记得连队驻地上面山间的农户吗?当年可曾有人用粮票换过鸡蛋?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4)

  2014年拍摄的连队驻地照片。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5)

  连队下面汉江边的大石头。那时我们曾在这儿刷过碗、洗过衣服。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6)

  2019年战友重返当年连队驻地。箭头所指之处是我们学兵12连当年的驻地,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连队驻地的痕迹已经逐渐消失了。

  当年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几乎没有人烟。由于襄渝铁路的通车,几十年过后,现在已是楼房林立,人员稠密的城镇。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7)

  石庙沟二号隧道全长1549米,由铁道兵53团3营和1营从隧道两头相对施工贯通。我们连隶属于3营,负责出口端的施工。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8)

  石庙沟三号隧道入口。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19)

  石庙沟三号隧道全长1275米,由53团3营及其所属各连队负责施工贯通。(部队五个连,学兵三个连,民兵七个连共同参与施工。)

  连队战友风貌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0)

  连队工作班部分战友和连长、指导员合影。

  前排左起:杨建刚(卫生员)、张征录(指导员)、梁培杰(连长)

  后排左起、王裕宽(文书)、朱东喜、李秋元(通信员)、朱岐善(卫生员)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1)

  1971年8月,5853部队学兵12连连队驻地汉江边。1排1班全体战友合影。

  第一排左起:单存友、葛强、巩庆和、陆嘉静、商海波。

  第二排左起:刘红军、王丰春、杨宏明、刘志礼。

  第三排左起:胡志民、孙庆平、王建刚、孙礼海、陈庄岩、党占魁、李吉正。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2)

  1排3班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陈永刚、王中元、宋相放

  后排左起:陈德平、杨造林、杨世谋、赵玉柱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3)

  1971年8月,5853部队学兵12连,连队驻地汉江边。2排4班战友与连长、指导员及驻班军代表合影。

  前排左起:颜凡勤、张庆茂、连长梁培杰、指导员张征录、张宝春、李环成、宗子林、髙百顺。

  后排左起:徐华、丁根忠、沈鸿兴、詹鄂良、张继进(军代表)、钟胜利、李文荣、张庆彦、刘劲。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4)

  二排五班部分战友合影。

  后排左起:何立鸣、唐志刚、韩铁伟、牛玉宝、邱小模。

  前排左起:王曙光、戴建华、贾明臣、张朱强。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5)

  照片拍摄于1971年8月,5853部队学生12连连队驻地汉江边。2排6班全体合影。

  前排从左到右:龚桂松、刘光强、吳华翔、王长荣、蔚小平、何秋实、何立明。

  后排从左到右:张建、陆家民、王志杰、汤维胜、杨瑞祥、徐尚武、刘宏军。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6)

  1972年2排6班部分战友合影 。

  前排左起:蔚小平、康建设、廖鸿远、刘宏军、刘光强 。

  后排左起:陆家民、龚桂松、陈立功、王志杰、郭金虎、张建。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7)

  1971年夏天,三排部分战友在岚河囗53团转运站时的合影。

  前排左起:朱湛、殷代表(军代表)、张良才、高惠林、徐继学。

  后排左起:孙福叶、团后勤处杨助理、张伟、王铁西、贾明臣、雷长朝。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8)

  三排七班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雷长朝、党占魁、王异敏

  后排左起:李守仁、王晓杰、王迎平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29)

  四排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杨世谋、林中文、顾国彥、聂宝仁。

  后排左起:黄少华、刘多海、王阳谷、夏生洛。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0)

  四排部分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陈永刚张殿文李宁阎朝友

  后排左起:钱文博王异敏宋相放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1)

  炊事班部分战友合影

  后排左起:齐西安、杨述国、栗权、沈增光。

  前排左起:高平安、惠风生、钟宁根、宋相放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2)

  后排左起:王铁西、王晓杰、党宪、钟宁根。

  前排左起:汤维胜、张伟、周尚。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3)

  后排左起:詹鄂良、闵桂山、张建。

  中排左起:沈鸿兴、张庆茂。

  前排左起:丁根忠、王长容、韩铁伟。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4)

  前排左起:党占魁朱湛

  后排左起:李海燕张良才郝永刚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5)

  左起:李善来张洪生阎朝友蔡志远朱湛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6)

  康安生李善来顾国彥谭振岩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7)

  前排左起:刘志全孟德山

  后排左起:宋相放江广福万胜利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8)

  王晓杰 王铁西 汤维胜 张 伟 钟宁根等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39)

  前排左起:王长容、郐建国

  后排左起:孙同福(部队14连付指导员)、张建、张庆茂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0)

  钱文博张璇刘忠志韩铁伟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1)

  江广福刘志全夏生洛孟德山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2)

  前排左起:姚世伟赵明阳

  后排左起:李广庆蔺东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3)

  拍摄于学兵12连驻地背后的山上。

  前排左起:鲍元伟、谭振岩。

  后排左起:王劲一、宫崇文。

铁道兵历史感悟(我为铁道兵骄傲征文)(44)

前排左起:张良才 党占魁

后排左起:郝永刚 李海燕

编辑:乐在其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