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最后一章点评(以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
张爱玲笔下《倾城之恋》故事里,没有如琼瑶笔下天真深情的少女少男,书中人的对外言行仿佛都掺了违着心意的假,只有算计的目标是真的,只有绣着艳花纤鸟美丽华服下的伤口是真实的。
人们心中的现实就像阵阵寒风惹得体质柔弱的人伤风感冒,日子久了,要不适应了天气,把自己的热血降得像风一样冷。要不就在环环相扣的机缘中泄愤迁怒,往比自己更悲弱的人身上开铡,每场悲剧到最后弄不清谁是加害者,谁是受害者。
《倾城之恋》与张爱玲的关系
张爱玲写的故事,从来不是甜如粉红水果糖的爱情剧。
我读张爱玲的小说,才真正认识到「凄凉」一词。
凄凉,是被世事残酷洗劫的沉重情绪,刺入心底,稍一触动便痛入心扉。张爱玲时常描刻情爱,笔下人物命运却七零八落,冷冽到不忍直视。读多了会抚书轻叹——难道世界真的如此绝望,毫无幸福可言?
《倾城之恋》反是张爱玲笔下稍感圆满的一篇了。
书里用了吊诡的反讽,残酷的战争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但那段没有歌舞、没有美食的寻常百姓日子,对白流苏而言,却让她踏实又安稳地抓住了范柳原的心,只是张爱玲的成全总在床上留些跳蚤虱子,让你无法夜半安稳。
《倾城之恋》的范柳原与白流苏,浪荡子与离婚妇人角力情场,最终是城市的陷落成全他们。那么,在残酷的现实中,何以张爱玲偏偏垂怜他们?
其实细分的话,《倾城之恋》诉说了一个有着圆满的收场的爱情故事,但本质上它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凄凉」的故事。
看着她小说笔下里,那些生活在19到20世纪清末民初的善男信女,在既现代又传统的大时代洪流中,盲乱辛苦地对抗着旧社会的传统礼俗,未知的命运,以及种种关于人性情感的挣扎。
又让读者像在看文艺版的金庸小说,每每为着小说中男女之间纠葛繁复的情感纷争,感到无奈与低回。
想要谈张爱玲跟她小说里的女人们,就先要来聊聊张爱玲的生平,关于她成长的经历。
她经历了清末民初,华人从封建到民主,从保守到西化的年代,在一个曾经引以为傲千百年的东方文化,却被口中的野蛮西方人的船坚炮利,将民族自信与人心摧毁涣散到一个地步的年代里。
而张爱玲又是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中西交错的城市里,她要如何在一切看似倾圮百废待兴的年代,用她手上的一支笔,娓娓道来了她那一代女人们的快乐与悲伤,坚强与委屈;用笔刻画出她小说里那些活灵活现,挣扎在西方强势文化下委屈求活,仍传承保有了东方文化婉约美感女人们的千姿百态。
张爱玲写作从不把重心放在结局,她注重的是故事过程中的选择与犹豫。
因此,就算结局圆满,也无法动摇苍凉的本质。活在沉重的时代压力之下,有些人试图反击,有些人拒绝屈服,却也有些人毫不抵抗,随着时代漂流而去。无论结局如何,张爱玲藉由写这些小人物面对现实所做出的挣扎,来告诉读者她的人生观。
这些小情小爱,也许世俗,也许不够经典,却是扎实的人生。小人物不壮烈,但诚恳以对。他们的故事简单,却把人性的复杂度毫不掩饰的表现出来──正如《倾城之恋》所描述的一般。
而在真实人生中,1944年,张爱玲才刚嫁给了大她15岁的胡兰成,按理说这个时期的张爱玲,应该是幸福快乐的,然而小说前半段,白流苏跟唐一元之间的婚姻辗转过程,却像是张爱玲对真实人生中,她于胡兰成之间两人婚姻会离婚的预言。
张爱玲在文学界以小说著称,而其小说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凄凉」二字。张爱玲的小说有许多都以悲剧收场,无论是《金锁记》还是《茉莉香片》,其中的男女纵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却都因为外在种种因素——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环境上,而无法步向完美结局。
《倾城之恋》却是其中的例外,男女主角的相恋之路即便曲折,却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迈向了圆满的终曲。
所以在这里就有个疑问:这个结局,相较于悲剧而言),是否颠覆了张爱玲一贯的写作手法?还是说,正是因为这种圆满,反而更加突显了「凄凉」的意义?
所以在这借着《倾城之恋》来探讨张爱玲跟二者之间的关系。
张爱玲对作品的写作态度与定义
张爱玲曾在《金锁记》中写道: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昧,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所以从这句独白,我们可以窥探到张爱玲的一些“动向”。
张爱玲认为,悲剧与凄凉并不是完全的等号。这或许也是她异于常人的一个原因。
悲剧中也许有必然的凄凉,但过于澎湃的伤悲反而会隐没了凄凉的意义。
英雄式的悲剧太不切实际,也许我们会因为英雄的消逝而深感遗憾与哀伤,但却是一种投射性的想象,与自身毫不相关。凄凉不是绝对,也随处可见。张爱玲相信,世上没有百分百的欢乐结局,日常琐事甚至是小人物的人生,无处不是凄凉。过去有太多故事强调壮烈爱情与牺牲主义,纵然经典,却不真实。
也因此,张爱玲写小人物,这些角色的故事或许没有英雄精彩,至少是活生生的。
小人物面对时代与世界的变化,绝对是小心翼翼的。
尤其处于30年代的旧上海,新旧交融,中西合璧,种种变化必然造成许多文化上的冲击。
人们常处于自我矛盾中,犹如浮萍,不知该往哪个极端漂去;同样地,世上并没有一定标准,人的个性与处事态度都不是绝对的,永远在相对之间摆荡。这也许就是张爱玲所谓的“褪的不彻底”。因为不彻底,所以好人可以坏,坏人可以好,事事都有一体两面,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这些人的故事,远看圆满,进看却坑坑洼洼。
也难怪张爱玲会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对于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她是这样诠释的:
“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可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
不需要大爱大恨,张爱玲的故事,满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惆怅。
张爱玲将人性中最曲折、最无可奈何的部分,用她犀利的文字呈现出来。而凄凉和悲剧,正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迷人的基调。
张爱玲一鸣惊人的作品《沉香屑》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范例。
葛薇龙从一开始的清纯学生到后来的交际花,其身分跟心态上的转变,就是一种未保有初衷的不彻底。后来的恋爱与婚姻更是不彻底──明明得到了想要的结局,却异常怅惘,美好的最后有着透骨的威胁。如小说中的最后一句话所言:
“乔琪没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见,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他把自由的那只手摸出香烟夹子和打火机来,烟卷儿衔在嘴里,点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凛冽的寒夜里,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红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
《沉香屑》的故事或许不若《倾城之恋》圆满,却可以从中找到类似的轨迹。
情感上的反覆、个性上的转变、处境上的两难,诸如等等都是张爱玲爱情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相对于悲剧中凄凉的必然性,此种不好不坏的喜剧结局更深刻的表现出来。凄凉绝非大起大落,而是藉由层层相对,将生命中的无奈与惆怅点出。凄凉的力道没有大刀阔斧的气势,反到像针灸,酥麻但不强烈,确切但难以捉摸。小人物的凄凉简单却注定。不若英雄精彩,但谁也逃不掉。
追求自由的爱情观
由白流苏跟范柳原的爱情为主轴的《倾城之恋》正如《沉香屑》,写的是两个平凡男女之间的分分合合。
两部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薇龙与乔琪的结合有种不得不的悲哀;柳原与流苏却因为香港城的陷落而真正的恋爱了。然而,正如前文所提,《倾城之恋》虽然以欢乐收尾,依旧有着凄凉的意味──无论是从人物、背景还是思想,无不充斥着时代那惘惘的威胁。
以下以各个角度切入故事,细谈各个部分中隐含的苍凉:
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在香港城陷落以前,其实已濒临临界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胶着其中,难以发展。
流苏已经用尽心力,机关算尽,掌控权完全落在柳原手上。在那个情况下,柳原随便一个决定,都可以在爱情这个战场上判流苏死刑。他只要铁了心从此离开,流苏的一生,就会在漫骂与鄙夷之中走到最后。
然而,香港城陷落了。在那个混乱而动荡的年代,生理上的孤苦与心理上的无依,迫使柳原作出选择。战争推了柳原一把,让他惊觉流苏的重要性。
流苏对柳原来说,是一旦错过就再也遇不上的浮木。当柳原再也无法忍受失去的威胁,他只好放弃自己的高傲,选择流苏。
若真要说,我认为柳原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柳原与流苏秉持的态度与观点彻首彻尾不同,柳原更知道流苏的极限在哪里。然而,因为战争这个催化剂,柳原决定放低自己的标准,包容流苏的不完美,接受流苏的不足。
现实让爱情屈服了,爱情却也帮助他们度过现实的苦难。正因为城倾了,他们的恋爱才得以圆满。时代推动了他们的恋爱,却也让他们明白,生命之于时代,毕竟还是过于渺小。
没有战争,这个爱情故事就不会有结局。如此危险的爱情正如走钢索,不慎失足就什么都不剩。这是隐含于时代中,那惘惘的威胁之一。
这同样,也是张爱玲早中期作品中额主要特点。
对流苏来说,接近柳原原本只是无心插柳。
没想到后来,柳原反而成了流苏的唯一救赎。
流苏打自一开始就在下注:赌自己的未来、赌自己的人生、把全部的希望都赌在柳原身上。她一心一意想远离旧社会的枷锁,为此,就算耗费心力算尽人心也在所不惜。
流苏的爱情背后有只名为「传统」的推手,正因为流苏无法妥协,所以她选择背弃家人的安排,想办法挣脱礼教的桎梏。柳原在流苏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他给了流苏希望,纵使那股希望是模糊的、不确切的。然而最后,流苏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就算她知道,她根本输不起。
后来,香港城陷落了。是到此时流苏才发现她是用真感情对待这段恋爱。
从前的她想的是靠结婚远离上海,真心全意中参杂了现实利益;然而现在,她知道她无法失去柳原,即便她有时根本无法理解柳原。
即便她知道她跟柳原之间,总有道无法跨越的墙,阻隔了他们的精神与思想。
在战争之前,流苏赌输了,因为柳原并没有给她预想中的承诺;
但是,香港城陷落后,流苏赢了,报酬却比想像中还要更多。她赢到了她想要的婚姻,她更赢到了真正的恋爱。没有时代,没有战争,就没有白流苏的圆满。白流苏的赌注纵然替她挣到了她想要的,却莫名的悲哀。
“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也许你对我会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当世界只剩下这堵墙,当传统、束缚、礼教、流言蜚语不复存在,也许流苏与柳原才能完全地真心相待。双方都希望彼此能放下自己的标准与成见,而战争让他们做到了。
这是两个不彻底的人不彻底的故事,完美结局之下藏有太多不完美的疤。他们怅惘,他们妥协,他们在时代的驱使下不得不做出选择。爱情的两难(忠于自我和放下身段)把他们逼上绝境,却也给了他们转机。
其中的过程说喜不喜,说悲不悲,结局圆满,却也只是圆满而已,其中并没有绝对的幸福快乐。
参差的手法,今昔的对照。也许,这正是所谓凄凉的意义吧。
我也始终认为,《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真实生活的写照。
《倾城之恋》话剧
执子之手的幸运“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反感,认为范柳原和流苏他们功利又自私,爱情不应是这样的。
可是,为自己打算是人性,我们谁不曾为着自己,而在爱情中耍过小心机?我反而觉得,现实中的不完美,其实我们心中有数,看着爱情剧过度理想化的内容,是要弥补内心的空。范柳原曾对流苏说: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垠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他们渴望真心,无奈现实令内心变成颓垣败瓦,无力好好去爱。
天意此时发挥它的影响力,战争降临,日军占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沦陷展开。
香港陷落成为一座废墟,吊诡的是,范﹑白二人内心的废墟,因着城市的覆灭燃起一朵情焰。炮火炸去所有礼教、算计、原则,生活的华丽消去,他们在战火的阴影下狠狈逃窜,财富权势已经不能依靠,他们认知到一个事实:
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亦只有她。
仅仅是这份共度患难的相依,足以重建破落的心,在陷落的城市里,范柳原收起玩世不恭的态度,白流苏收起钓金龟的伎俩,真心真意的结婚了。
若不是这场战争,流苏最好也不过成为范柳原的情妇,恰巧是一场战争,令这双自私的男女脱下面具,破开内心的墙,彼此谅解。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范柳原也不禁感叹天意:
“鬼使神差地,我们倒真的恋爱起来了!”
男女主角修成正果,《倾城之恋》并非童话或偶像剧,没有「他们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两个不完美的人结合了,尘世中不过多出一双平凡夫妻,在柴米油盐中打滚下半生,但谁又有资格批判这是好是坏?
世界不完美,我们的心总有破碎,能够看清自身的不完美,选择跟一个人依靠一生,在碎掉的自己里还能捞出一片真心,这已经是爱情最美好的结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