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

在鄂尔多斯旅游有太多玩的地方了,如你必去的的成吉思汗陵,响沙湾这些五A景区,以及黄河大峡谷、恩格贝、大沙头、康巴什、秦直道、察罕苏力德等,但你决不能错过参加一场鄂尔多斯婚礼。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1)

在我们古老神奇、 驰名中外的鄂尔多斯大地上,保留了好多历史文化传统,其中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就是其中之一。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部落时期,形成于蒙元,最后在鄂尔多斯地区有了完整的传承和发展。

在15世纪时,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它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风俗于一体,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大多为达尔扈特部落(他们现在也是成吉思汗陵的守陵人)的后裔,都是直接为元代宫廷服务的卫士歌手的子孙,他们世代相传,守护着成吉思汗陵园,较完整的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2)

鄂尔多斯地区至今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现象。2006年5月20日,鄂尔多斯婚礼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尔多斯婚礼》是内蒙古地区最具盛名的、最有代表性的一场大型民族艺术舞蹈剧,是蒙古民族文化经典,并以独特的魅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灵魂永存的地方,这里蕴藏着以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的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风情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它集合了鄂尔多斯祭祀、民俗、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文化大成。《鄂尔多斯婚礼》将这种民俗传统文化用歌舞剧形式搬上舞台传统鄂尔多斯婚礼,将鄂尔多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溶为一体。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3)

《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的崇尚文化、祭祀文化、宫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民族音乐、民族歌舞之大成,以幸福、吉祥、喜庆、热烈的情绪贯穿始终。全剧共有8幕。分别是序曲《日•月•火》、《祈缘》、《迎婿》、《沙浴》、《惜别》、《婚庆》、《摇篮》、尾声《天•地•人》。 整场婚礼有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亮点)、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仪式。

鄂尔多斯婚礼以男方娶亲为主线,浓缩了蒙古族娶亲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寓情于歌舞,场面热烈欢快、诙谐喜庆,内容健康,品格高雅,突出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粗犷剽悍、豪爽热情、讲究礼仪的民族性格。

《鄂尔多斯婚礼》仍保留着男到女家娶亲的习惯。结婚那一天,男家附近另设一座披红挂绿的蒙古包,作为新房。包里包外都是穿着鲜艳的蒙古袍、欢声笑语的男男女女,新郎也换上崭新的装束,忙碌着准备去迎亲。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4)

在鄂尔多斯大地,民族文化艺术就是植根于这片辽阔的文化沃土,绽放于这片温馨的艺术摇篮,将向人们展现一个古老神奇、美丽可爱的鄂尔多斯......即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

鄂尔多斯婚礼

一般要持续两天, 迎亲的队伍将在傍晚时分出发。新郎身着红绸长袍,腰束金黄宽带,脚蹬高统马靴,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来到蒙古包前象征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唱起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之后,迎亲的队伍扬鞭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5)

鄂尔多斯婚礼主要仪式──乘马娶亲下午申时,新郎家中,宾客盈门,馈赠礼品。主家摆下宴席,请来乐手、歌手,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近日募。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据传,战时娶亲,必佩戴弓箭,一为随时备战,二怕“抢亲”的习俗。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闭门迎婿娶亲的队伍刚到新娘家门前,准备就绪的信号就发出了:只见一股烈焰腾空而起。新郎暗松一口气,径直走向房门,不想闪出四位大嫂堵在门口,向娶亲队伍“发难”。祝颂人即刻上阵迎“战”。这场舌战一问一答,妙趣横生。如果男方取胜,女方则收下牛犊红筒,爽快放行。否则,不仅遭受奚落,还要被顶回。──求名问庚入夜,开始进行另一个仪式:求名问庚,这是婚礼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项内容。鄂尔多斯少女,出嫁时都要另起一个名字,在婚宴上公开。男方祝颂人与手持银盅的新郎跪在地下,千方百计想套出新娘的新名字,女方四位大嫂答非所问,有意刁难。直到最后,新郎把哈达举在手上,把求婚的礼品金银对环摆在哈达上,祝颂人再次求情,大嫂们才生恻隐之心,从怀里取出一条哈达,说出新娘名字,双方互换信物,此时已是黎明时分。──送亲上路女方家最盛大的婚宴就要开始了。宴毕,新娘就要出嫁。所以也称“离娘宴”。同时也是新郎的最后一次过关考试。先轮流给宾客叩头敬酒,接受女方家亲戚赠送的衣服佩饰,穿上才可以娶走新娘。进膳时,新郎必须当众掰开一个半生不熟的羊脖子,一般羊脖子里总要塞根红柳棍,以考验新郎的腕力和智力。宴后,新娘就要登程,女友们把新娘团团围住,进行“阻嫁”,男方奋力抢亲。之后,开始装扮新娘。馆头额吉解开新娘的大辫,蘸着碗里的清水,梳得油光净亮,把链垂头饰戴上,意味着少女时代就此结束,今后将以少妇的形象出现。女方送亲的人准备好骑乘,在悠扬的礼赞声中,蒙着红纱的新娘由俩位胞兄牵着,缓缓穿过人群上了红马,向婆家走去。这时,女方宾客唱起了惜别的歌为她送行,直唱得新娘泪如雨下,不时地停马回望。──迎新拜灶离婆家不远时,男方派出的人已在野外迎侯多时,就地摆开酒宴为送亲者接风洗尘。趁大家喝酒之际,新郎与祝颂人骑马赶快逃走。按照风俗,跑得慢了帽子就有被抢走的危险。新娘的到来引起一阵暄闹。由新娘家陪送的嫁妆从两堆火中通过,而新娘也要由新郎牵着马从火中穿过。以避邪免灾。新娘步入正厅后,先向灶神三拜九叩,男方祝颂人同时为她吟诵<祭灶词> 。然后,依次向婆家主婚人等叩头,并接受赠礼,跪拜完毕,揭去喜帕,新娘方可在众人面前亮相。──新婚庆典喜宴摆开,新婚典礼就此开始,第一个招待贵宾的隆重礼仪是献羊背子,等<全羊赞>的吟诵声一落,宾客就可以尽情品尝,开怀畅饮了。同时,新娘开始接受各方亲戚的赠礼,而这些送礼的宾客也会得到一份新郎家的回礼。接下来,新娘与新郎的父母依次向宾客敬酒。在一片歌舞声中,鄂尔多斯婚礼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声。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6)

《鄂尔多斯婚礼》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主要以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演出,在其他景区如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景区、各旗区也有乌兰牧骑都能演出。在鄂尔多斯苏泊罕景区还有实景体验式表演,你可以做一次新郎(巴特尔)呢。来鄂尔多斯旅游,一定不要错过看一场蒙古族婚礼!来鄂尔多斯奔兔请你吃铁锅炖肉、烤全羊、放羊背子还能看鄂尔多斯婚礼!

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的风土人情(来鄂尔多斯旅游)(7)

图文:来源于东方奔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