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1)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2)

在世界各地,渡鸦和乌鸦都会与神秘、聪明,甚至可怕的事物相联系,它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语言、音乐、艺术、宗教和流行文化。

埃德加•艾伦•坡是美国19 世纪的著名诗人,他凭借一首《渡鸦》(The Raven)的诗词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乌鸦神秘而黑暗的形象不仅出现在著名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恐怖电影《群鸟》(The Birds)中,而且也是19 世纪的著名画家文森特•凡高于1890 年创作的最后作品《麦田上的乌鸦》(Wheatfield with Crows)中的主角。当代的电影仍然沿用乌鸦作为未知的隐喻。

英语中的许多词语, 包括“ 岗亭”(crow’s nest)、“ 撬棍”(crowbar)、“ 鱼尾纹”(crow’s feet)、“ 狂野”(rave) 和“ 贪婪”(ravenous)等,都源自鸦科鸟类的名字。仅在英国,就有400 多个与鸦科鸟类有关的地名,从偏远高山上的科尔比岩(Corby’s Crag),到历史名镇雷文斯通(Ravenstone),体现出乌鸦对各地的人们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许多氏族和姓氏也与乌鸦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伯特伦(Bertram)就是“聪明的乌鸦”的意思,克劳福德(Crawford)意思是“乌鸦脚”,英格拉姆(Ingram)意思是“北欧神英格兰的乌鸦”,而科尔宾(Corbin)则是“小乌鸦”的意思。人们认为乌鸦是一种勇敢的鸟类,因此一些运动队愿意选择乌鸦作为队名和吉祥物,例如巴尔的摩渡鸦队(Baltimore Ravens)和阿德莱德乌鸦队(Adelaide Crows)等。

另外还包括一些著名的摇滚乐队,比如数乌鸦乐队(Counting Crows)和黑乌鸦乐队(Black Crows)。乌鸦会集群取食动物的尸体,当人们见到乌鸦取食人的尸体后,便开始斥责和厌恶乌鸦。在1666 年英国那场著名的伦敦大火后,瘟疫中医生佩戴的乌鸦面具,更加深了人们对乌鸦吃人的恐惧心理。英国还有一个关于渡鸦的传统仪式,就是英国皇室要确保在伦敦塔上总有6 只渡鸦居住,因为传说如果渡鸦一旦离开伦敦塔,国家将会遭受厄运。因此,在英国有一个最特殊的工种,就是“渡鸦官”,他要负责保护好这6 只渡鸦,给他们准备美味的食物,确保它们在伦敦塔上“愉快地”生活,因为它们“关乎国家的命运”。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3)

显然,人类的生活与鸦科鸟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祖先可能很早就和这种数量庞大、大胆而狡猾的“清道夫”生活在了一起。远古时期人类捕杀的猎物的尸体,屠宰猎物的岩石,或者捕鱼后的清理场所,都可能会有大量的乌鸦聚集,这种情况实际上直到现在也会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鸦学会了利用人类生产的农业资源和储存的食物,同时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跟随人们来到城市,融入我们的生活。乌鸦也会调整日常的活动和迁徙规律,与人类打交道。实际上,在许多地方,人类为乌鸦提供了食物、水、住所和安全方面的帮助,提高了它们的出生率和存活率,从而大大增加了它们的数量。

人类活动为乌鸦的生活创造了各种契机,比如公路上被汽车撞死的动物为它们提供了食物。不仅如此,乌鸦还会衔来坚果放到公路上,让汽车将果壳压碎,从而轻松地取食果仁。人类的垃圾站也成为它们最爱光顾的地方,那里不仅有各种美味的食物,还能为它们提供筑巢的材料。乌鸦还会将人类的声音融入它们自己的语言中。在与人类的竞争中,它们也会干出不少让人类厌恶的事情。而当人们试图捕杀乌鸦时,一些乌鸦的死亡反而有利于整个乌鸦种群的发展,正如疾病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实际上是把乌鸦种群中最薄弱的个体消灭了,并使整个乌鸦种群更为坚强。

有些人认为有8 种高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会拥有,即语言、犯罪、洞察、玩耍、激情、愤怒、冒险和意识。但是目前关于鸟类智力和认知科学中一些真实有趣的故事,已经使这种“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中心”的理论显得僵硬和过时。

认真观察自然,能让人类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而更和谐地融入自然。了解鸦科鸟类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看看它们采用怎样复杂而充满智慧的行为去应对大自然的挑战,会丰富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获得更多重要而新奇的想法,同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审美上的灵感。

人们很早就在观察鸦科鸟类的行为中获得了益处。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生活于英格兰博物学的黄金时期,他曾养过一只渡鸦作为宠物,并从它的行为中得到启发。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4)

在他早期的小说《巴纳比•拉奇》(Barnaby Rudge)中,他还把渡鸦作为主要角色。小说中的渡鸦主角“格里普”会说话,比如“保持你的精神。”“永远不要说死。”“波利,把水壶放在桌上,我们要喝茶了。”……小说中,狄更斯对格里普的描写生动细腻,说明他对渡鸦的行为非常了解。这只渡鸦被头脑简单的巴纳比•拉奇视为知己,他曾宣称:

“格里普如同我的兄弟,永远在我身边,而且我们之间的对话非常愉快。”格里普还被称为“知道的小鬼”和“所有聪明人中最聪明的”。

每次当小说中的人类角色一筹莫展时,这只渡鸦总能揭示出重要的信息,使小说的情节继续发展。

《巴纳比•拉奇》出版后,关于渡鸦格里普的灵感得以延续。这部小说于1840 年在美国出版,当时费城著名的评论家埃德加•艾伦• 坡在《格雷厄姆的夫人与绅士杂志》(Graham’s Lady’s and Gentleman’s Magazine)上发表评论,对该小说大为赞赏。他写道,如果作者能更多地展现出鸟类的预言能力,那么渡鸦的性格塑造可能会更加成功。4 年后,埃德加•艾伦•坡创作了著名的诗《渡鸦》(The Raven)。诗中清楚地回应了小说中第5 章中的一幕:一个黑暗的夜晚,在一家英国乡村旅馆里,一位熟悉巴纳比母亲的人听到外面有响动,想着会不会是渡鸦,于是问道:“外面是它在敲门吗?”“不是,”寡妇拉奇回答,“是有人在轻敲百叶窗。”埃德加•艾伦•坡在诗中扩大了关键词“轻敲”(tapping)的用法,将其中“敲击”(knocking)的意思改为拟人化的“轻轻地拍打”(rapping),从而突出了鸟类的预言能力。

当我轻点着头,几乎打盹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轻轻的敲击声(tapping),好像有人轻轻地拍打(rapping)着我的房门。“有人来访,在敲我的房门,”我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没有别的事。”

可惜渡鸦格里普年纪轻轻就死了,狄更斯因为失去了同伴而感到非常悲伤。他把格里普制作成了标本,一直放在家中。1870 年,狄更斯去世,他庄园里的所有物品都被拍卖,并由收集埃德加•艾伦•坡用具的收藏家理查德•金布尔上校购买。金布尔上校后来把渡鸦格里普的标本赠送给了美国费城的图书馆。到现在,狄更斯已经去世近150 年了,而格里普的标本仍然在费城的图书馆展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格里普的故事,可以在费城图书馆看到格里普的标本,说不定它还能激发起你关于乌鸦智慧方面的想象呢!

文源:《乌鸦传奇:天生是个大玩家Gifts of the Crow》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祁蕊

相关推荐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5)

《 乌鸦传奇:天生是个大玩家Gifts of the Crow 》

作者:[美]约翰·马兹卢夫 著 托尼·安吉尔 绘 孙悦华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乌鸦比人类更可怕(乌鸦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真不只这么简单)(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