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从头到尾的性格变化(一个循规蹈矩的教官)
导言
《水浒传》中的林冲,在史料上没有看到过原型。有人认为有的,那就是北宋时曾任海州知府的张叔夜。张叔夜得罪过权臣蔡京,被蔡京贬到长安草料场做监官,而小说中的林冲“犯罪”后在沧州草料场做过看守,经历就那么一点点相似之处。这实在太牵强附会了。
历史上的张叔夜官至礼部待郎,他是镇压宋江起义军的主要人物。
1121年2月,宋江起义军在海州(今连云港市海州区)遭张叔夜率领的政府军埋伏,起义军大败,宋江投降。又一说,宋江没有投降,是被增援来的宋将折可荐杀死了。
张叔夜还是一个抗金名将,靖康事变后,随宋钦宗北去,一路绝食至宋、金分界线,不愿过河,自缢而死。
小说中的张叔夜是济州(今济宁市)太守,为招安宋江出了好多力,是梁山好汉眼中的贵人。施耐庵将张叔夜移用过来,应该属于情节发展需要。
《水浒传》中,出现了几百个人物,其中又有几十位女性人物。这几十位女性中,大多数都被作者作为歧视的或者讽刺的对象:貌美的害人害己;貌丑的土匪习气。
同样,在梁山男子世界里,其几个重要人物,几乎都由于在世俗中犯下了这样那样的罪,才被逼上山干土匪的活。
比如,宋江杀了他的小妾阎婆惜;卢俊义杀了他的妻子贾氏;武松杀了他的嫂子潘金莲。尽管施耐庵将这几个女子,描述成该杀之人,但宋朝也是依法治罪,所以宋江等人为保性命,不得不上梁山。
在宋朝法律里,规定有夫之妇私通,处二年徒刑。显而易见,阎婆惜等人,是不该被杀的。但小说作者抱着红颜祸水的偏见,把她们全“杀”了。不杀,宋江等人好像就上不了山。这也是小说情节发展使然。
但是,在梁山好汉中,有一个唯一的清清白白人物,这个人便是林冲。他只是在一味被动的情况下,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杀了人。他杀的是三番五次想置于他死地的人,杀的是仇人,不杀女人。
而在女性人物中,也有一个唯一的既貌美如花,与夫相敬,又以死反抗淫威,捍卫贞操不受侵犯的人物,这个人便是林冲妻子张氏。她虽然在小说中描述不多,却如一朵清莲,展开在读者面前。
这对琴瑟和鸣的夫妻是小说中体现出来的耀眼亮点。作者为了让林冲上山,又构思出另外一个亮点--将林冲上山的原因,归之于当朝权贵的无恶不作。这两处亮点,是施耐庵在小说中,将官逼民反的矛头直指上层恶势力的唯一情节描写。
林冲上梁山的起因是为了女人
林冲是京城禁军教头,相当于现今的军事教官。他“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我们从他的年龄大约可以推断,林冲在部队的生涯不会太短。从他认识高衙内和由高太尉直管,也似乎说明林冲的职级不会很低。
林冲长期在部队生活,与外界接触少,体会不了江湖的险恶,更不能看出上层权贵中会出现十恶不赦的坏分子。在他的想法里,清白做人,诚恳做事,博得上司赏识,有朝一日爬上更高阶梯。因此,他的处世哲学,是该妥协的妥协,该吃亏的吃亏,该忍耐的忍耐。
何况从他一出场时的一身穿戴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文化的军事教官。有文化的人往往认死理,当兵的人往往忠诚于上级,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会用武力反抗。
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林冲摊上大事了。他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大事的?
岳庙外,林冲正和鲁智深谈得投机,岳庙内,正在烧香还愿的林娘子 ,遭到了高太尉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的调戏。
娘子婢女慌慌张张跑来告知林冲,他一听就立马“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先自手软了”,林冲不敢打高衙内,怕一拳下去,直接管着他的高太尉饶不了他。
于是,高衙内胆子更大了,经过帮闲富安的设计,由林冲好朋友陆谦引林冲出来,“去樊楼上深阁里吃酒”,高衙内却躲在陆谦家的楼上,林娘子被富安骗至陆谦家。又是婢女锦儿找到林冲,告知娘子情况危急。
林冲见说,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的回转。”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娘子道:“不曾。”
这个时候,林冲仍旧不敢对高衙内下重手。他只是立在楼梯上空叫,而不是立刻撞开门救妻子,打衙内。林冲的怯懦和忍耐,简直令人不可忍。
高衙内为得到林娘子张氏,作恶极端升级。陆虞候、富安和高府管家共同密谋,要害林冲性命,高俅亲自出马,便发生了林冲买刀,诱使他带刀进入白虎节堂的事情。
高俅的白虎节堂是军机重地,带刀进入犯下杀头之罪。林冲被押到开封府。在大堂上,林冲将进入白虎节堂的来龙去脉讲得非常清楚。
开封府尹也知道林冲是冤枉的。但“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如果不是当案孔目孙定据理执言,林冲必定判杀头罪。最后,以“误入节堂”的罪名,打了林冲背脊二十杖,脸上刺了金印,发配沧州牢城。
林冲在发配前,不顾娘子张氏如何伤心,坚决写下休书休妻。有人说,这是林冲薄情表现。其实书中说得明白,林冲这么做,是为了防止高衙内再来逼妻子。离婚后,张氏回娘家,自有其父张教头照顾,林冲也少了一分心事。
令林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后来在梁山安排停当后,差心腹小喽罗去接娘子,二个月后小喽罗回寨了,娘子却没接来。原来张氏早在半年前受到高衙内威逼,为保清白,自缢身死。书中写道:“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
再说发配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被高家用钱买通的解差,在野猪林要杀害林冲。薛霸说,他俩要睡觉休息一会儿,为防林冲乘机逃走,需要将林冲绑在树上。到此时,林冲还不醒悟,说什么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要缚便缚。
这是林冲不敢反抗的又一表现,也许他认为自己坚守了法律规则,没有人会害他的命。他依旧幻想着他所处的时代是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既然服刑,高俅再也害不了他。
薛霸将林冲的手脚连带枷锁紧紧地栶绑在树上后,就双手举起棍子,向林冲脑袋上劈了下来。如果不是鲁智深及时相救,林冲就完了。
在沧州牢城草料场,大雪纷飞,压塌了林冲住的草间,林冲只好去风神庙过夜。草料场突然起大火,林冲准备开门去救火,恰巧听见了门外传来的说话声,使他知道了草场起火的原因是为了暗算自己。林冲到此终于彻底醒悟,第一次挥起花枪杀死了陆虞候和富安。
林冲夜奔离开沧州。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他,途中在朱贵酒店乘酒兴在墙壁题了一首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一个朴实忠厚,享受名望的人,被高俅一步步陷害,如今孤独凄惨,如浮梗转蓬,落得个漂泊无定的下场。至于“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只是潜意识里的空想罢了。
在柴进的帮助下,林冲上了梁山。
几年后,高俅率官军去梁山剿匪,反被梁山军活捉。林冲以为可以报仇雪恨了,但宋江一心想受朝廷招安,不让林冲杀高俅。
林冲一方面仇未雪恨,一方面思念娘子,心中郁积不散,身缠重病,风瘫在杭州六和寺里,郁郁死去。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唯一拥有幸福家庭的人物。他既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有一位美丽贤德的妻子。最终妻亡家散,自己走投无路上了梁山,是封建恶势力的步步逼迫的结果。
林冲又是一个忍辱负重,妥协屈从的人物。他屈服于官场权贵淫威,对妻子又显得无奈无助。这是一个抱着对官场有美好愿景幻想的,不敢挑战一丝黑暗势力的形象。
至于高俅之流,正如小说中开封府孔目孙定所说的那样:“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
高俅陷害林冲,滥用职权,残踏国家法律机器,干扰开封府公正执法,迫使开封府制造冤案。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反面形象。
林冲是梁山好汉中第一悲剧人物。他的美好前程,他的美满家庭,都被封建社会残酷现实,血淋淋地撕了开来。梁山不是好去处,林冲无可奈何地去了,我们只能叹息一声,只是因为他生错了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