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苏格拉底

如果说,有什么好电影会因为名字而错过的话,那么《放牛班的春天》或许算其中之一。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1)

《放牛班的春天》(法文原片名《Les Choristes》),这部豆瓣评分9.3分的电影,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会不禁发出疑问,难道这部电影讲的是放牛?其实,“放牛班”的意思,就是最差的班级,在这种班上,意味着有一群被放弃的学生。这些学生是众人眼中的野孩子,是老师们口中的“问题学生”。在台湾,“放牛班”是专门给差等生开的班级,学生基本出生社会底层,家境贫穷。所以这部电影的中文片名,是台湾版的翻译名称。然而,就是这样一群孩子,却因为一个怀才不遇的音乐家的到来,他们的生命从此有了意义,甚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2)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上映于2004年,它最初的灵感来源于获得第二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片《关夜莺的笼子》。《放牛班的春天》故事背景是:1949年,法国某乡村,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来了一位叫马修的助理教师。马修有满腹的音乐才华,但却无法施展。而来到这所学校后,他才意识到,怀才不遇不是最可怕的,对付这群满身问题的“坏孩子”才是最让他头疼的。然而慢慢地,他用他的耐心慢慢引导着这些孩子打开心门,并用音乐感染了他们,打开了孩子们禁锢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和“教育”有关的电影,所以解读这部电影,必然绕不开“教育”两个字。在这部电影里,如果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里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行为主义,以及人本主义。

“池塘之底”:行为主义

在“池塘之底”,几乎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包括校长、老师们,他们是典型的行为主义者。“行动——反映”,这是这所学校一贯的风格。学生犯错,那就用打骂来惩罚;老师下达命令,学生立马去执行,毫无商量的余地。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3)

以“行动——反映”为口号的教育方式,背后所代表的是刻板、严酷的行为主义者的教育理念,他们拒绝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他们要求的只是服从,把孩子培育得像机器一样。然而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直截了当,然而以暴制暴的方法,并没有能让这群学生安分,然而带来更多的反抗。里面的头号“问题学生”,蒙丹就是一个最极端、最明显的例子。他为了报复学校,报复校长和老师,直接用一把火想让整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付之一炬。

这种机械的教育方式,无视孩子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池塘之底”的弊端暴露无遗。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4)

马修: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极其重视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人更了解自己,而后克服困境。它注重的是人的“自我完善”,引导人们积极成长。马修不同于“池塘之底”的教育者们,他是一个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5)

人的自我完善,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来看,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第二层次:安全需求;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感需求;第四层次:尊重需求;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求。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6)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7)

马修所代表的人本教育者,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他都在逐步完成和引导。他会询问孩子们的理想职业;他会找孩子们谈心,在孩子犯错后,他会引导他们反省错误;他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这种方法甚至感染了古板的校长一起加入;他用音乐让孩子们看到另一个天地,开启他们对美好的向往;他带领这些孩子一起去郊外,因为他看到整日被关在学校的孩子们渴望自由……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8)

马修也最终帮助孩子们成就了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9)

拥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躯体”之称的皮埃尔,进入音乐学院,最后成为一名音乐家,不得不说,这与马修当年的引导有着莫大的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10)

人本主义对行为主义的大获全胜

然而在电影中,马修的结局并不算太圆满。被愿望偷钱的顽劣学生,蒙丹逃跑之后,为了报复校长和学校,蒙丹放了一把大火,想要把整个学校付之一炬。所幸的是,那天马修带着学生们到郊外放风去了。马修虽然救了学校的所有孩子,但他因为违背校规,仍然被校长解雇了。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11)

马修独自离开,学生们甚至不允许和老师道别。但就在马修离开的时候,学生们把校长锁在外面,把自己反锁在教室里面,从窗口扔出写着自己名字的纸飞机,送别老师马修。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12)

从马修留下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他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败。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如何影响了整个“池塘之底”的学生们。而后,这个拥有天籁之音的皮埃尔就拿到了音乐学院的奖学金。皮埃尔的余生有了不可估量的价值,这基本上是马修所赋予的。虽然电影中的马修老师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这却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盛大宣扬,也是一次对抗行为主义教育理念的大获全胜。

人本主义教育学(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次大获全胜)(13)

重视人本主义研究方法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在进行这样一种细致的工作时,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要把握时机和恰到好处,不致造成干扰和偏差。孩子们的心灵正在充分发展,他们的生命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我们只能是帮助他们。《放牛班的春天》让众多的教育从业者,甚至为人父母者看到了以“人”为本的方法,对于引导孩子正向成长的重大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