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

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1)

(戳链接查看详情↑↑)

10月30日,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了锡澄靖城际轨道交通锡澄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此次公示简本首次公布了锡澄靖城际轨道交通锡澄段工程(即S1线一期工程)的诸多细节。

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2)

该工程起于江阴外滩,在江阴境内沿春麓路、虹桥路、徐霞客大道前行,进入无锡惠山区后沿惠山大道前行,接入无锡地铁1号线堰桥站,线路全长30.4公里。根据环评提供的线路示意图,S1线今后还将向北延伸到靖江。

细心的市民发现,与第一次环评规划站点不同的是,此次环评公示站点由7座增加至8座,回应了不少网友关于增设S1线站点的呼声。

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3)

“S1线一期工程与地铁1号线贯通运营”是本次公示透露的亮点。消息一出不少市民纷纷点赞:“这是不是意味着,今后从江阴坐上S1线,无需在堰桥下车换乘,就可直接驶入地铁1号线,直达无锡市中心?”答案是肯定的!公示信息还透露,S1线一期“共享既有无锡地铁线网控制中心”,这也证明,S1线将与地铁1号线共用“大脑”,避免了重复建设。

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4)

公示信息显示,S1线一期工程将使用四轴B1型车,采用“4动2拖”6辆编组形式运行,列车设计最高运行时速为120公里

同时,为兼顾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S1线还规划使用“快慢车”运营模式。根据环评提供的数据,“站站停列车”跑完全程需要27.7分钟,“大站快车”需24.8分钟,加上堰桥至三阳广场站车程约20分钟,今后市民坐S1线最快45分钟即可从江阴外滩直抵三阳广场。

“市域快线与地铁普线贯通运营,在国外十分普遍,但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如再叠合上‘快慢车’混跑的模式,可以说无锡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若最终能实现,将极具先行先试意义,与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领跑者的定位不谋而合”,业内人士介绍。

s1线站点位置的方案详解 公众还可继续提建议(5)

S1线站点的设置向来备受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环评公示的站点比第一次环评规划时多了“南闸站”。对于增设南闸站,一位江阴市民就直言“南闸,在我们心里一直是江阴的‘南大门’,地位不言而喻,增加站点,合理。”

第二次环评公示后网友呼吁增设站点的不在少数。如网友“顾先生”就建议“再增加江阴地下站南门站、预留惠山区境内高架站北惠路站。江阴南门有两大商业综合体和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不设站太可惜”。

网友“simdro 小小糖”问:“为什么江阴南部这么空,没有多少站点?未来锡澄协同发展区肯定有大产业和大流量居民,应该把他们的出行考虑进去。”记者也了解到,2012年上报国家发改委的S1线有13个站点,其中就包含网友提到的“南门站”等。

网友的提问还聚焦于站间距的“不均衡”。有网友做了计算,江阴城区段7.9公里,设车站4个,平均站间距约2.6公里,江阴郊区段18.4公里,设车站4个,平均站间距约6.1公里,惠山区段3.7公里,却没有车站。该网友表示,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市域(郊)铁路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以S1线一期30多公里线路推算,应可设置10-11个站点,目前8个偏少。特别是S1线纵贯无锡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锡澄协同发展区”,“南部郊区段6.1公里的平均站距如何支撑未来发展?”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站点设置太多会影响通行速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应辩证看待。如果车站过于稀疏,就无法覆盖客源,乘客抵达车站耗费很多时间,S1线的服务能力可能会打折扣。由于S1线采用“快慢车”模式,理论上增加站点并不会影响快车的速度,对慢车来说加1站大约需多花2分钟时间。因此,只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还应统筹考量。

据悉,S1线此次环评简本的主要内容和初步结论是本阶段环评的结果,在第二次环评公示期间,公众可以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环保等方面的有关建议。最终内容以政府部门批复为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