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基层工会经费使用办法(广州市总工会开启工会资产管理)
2021年3月27日,位于广州市员村工人文化宫的穗港澳职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工匠学院(下简称“双创基地”),迎来揭牌以来的首场“香港青年大湾区就业计划”讲解活动,主讲人为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广州市基层工会经费使用办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市基层工会经费使用办法
2021年3月27日,位于广州市员村工人文化宫的穗港澳职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工匠学院(下简称“双创基地”),迎来揭牌以来的首场“香港青年大湾区就业计划”讲解活动,主讲人为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
该基地的左边,年内将改造成潮炫的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体验智汇馆,右边将成为职工开展高端精品学习交流活动的山顶荟。
谁能想到,以上这些紧扣数字时代脉搏之地,几年前还是酒楼、餐厅、商铺等商业租赁场所。
2013年—2021年,广州市总工会回收了包括上述3个场所在内的8万多平方米的工会资产出租物业,并为近14万平方米的无产权物业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以产权清晰破解了依法依规推进服务职工阵地规范建设的瓶颈;大胆探索科学运营方式,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破解人员和资金投入的瓶颈;大力开发新业态新领域服务,以大格局破解融入区域发展的瓶颈,成功实现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总目标——产权清晰、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益良好,呈现总量增加、质量提升、载体丰富、充满活力、职工满意、社会肯定、融入城市发展的健康态势。在工会资产管理领域,探索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可宣传、可学习的“广州模式”。
亮点1:8年确权近14万平方米物业
广州市总工会现有直属企事业单位15个,包括2所职业院校、5个工人文化宫、2个工人疗养院、2个国际海员俱乐部等,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物业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
2000年,广州市总工会大胆探索阵地激活,将其所属的5个工人文化宫组建成广州工人文化宫集团,自收自支,全面走向市场化,建立现代企事业管理制度。
然而,10年后,广州市总工会意识到,要刹车。
为什么?
一租了之,业态不可控。
“一进大门,目之所及,全是商铺。”10年间,物业租金成为工人文化宫重要的收入来源,硬件投入缺乏,服务功能、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与职工多元的服务需求逐渐脱节;若再不聚焦主业,工会服务职工阵地的作用地位将进一步弱化,会被“党政看不上,职工看不惯,社会看不起”,从而失去自身价值,最终被职工远离,被时代抛弃。
“事实证明,如果方向没定准确,有一些坎注定迈不过去。走市场化,更多地是看眼前的经济效益,没考虑到持续发展。回过头来看,这十年欠账太多。”广州市总工会资产管理负责人表示,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广州市总工会认真梳理,思考如何解决这10年的探索。
重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产权。
由于历史原因,广州市总工会直属企事业单位红线内有近14万平方米物业无产权,约占物业建筑总面积的一半。
无产权,则无法投入改造,永远破破烂烂,无法真正服务职工,严重影响工会服务职工阵地的更新和发展。
2013年,广州市总工会启动确权。
广州市总工会全面调查摸底,列出重点问题清单;请市领导现场调研,及时将工会资产情况及形成原因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市总工会在会上多次强调工会资产的公益属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管委等部门主动深入介入、全力支持。
抽丝剥茧。
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广州市总工会对需确权的物业进行逐项甄别、分类推进,对有土地权属证明、有规划报建手续的物业,加紧完善规划验收和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对有土地权属证明、无任何规划审批手续,或没有按照规划报建要求建设的物业,通过行政处罚等途径办理确权登记;对存在产权纠纷或者用地手续不完善的物业,先解决相关问题,再完成确权。
同时,按照先易后难、保大放小的原则,广州市总工会优先解决面积较大、影响主业的物业,对个别面积小、有安全隐患、实际使用效益低或者基本不需使用的物业,按权限报批后予以拆除。
铁杵慢慢磨成针。
2021年初,14万平方米无产权物业中,95%以上领取《不动产证》,剩余部分也已进入政府部门办理环节。
至此,历时8年、两任领导,开了无数次协调会,广州市总工会用直面问题的勇气和一抓到底的坚持打造了民生领域物业确权工作的模板,也成就了广州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产权清晰。
14万平方米的物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广州市总工会为全市职工争取到了34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服务场地,相当于为全市11个区“各增”一个工人文化宫。
亮点2:收回8万平方米物业,强势赋能
确权解决了所有权问题,回收物业则解决了使用权的问题。
2013年,广州工会开启新举措——回收物业。
广州市总工会坚持把物业清理整改作为坚持工会资产公益属性的政治任务,提前3个月向租户发放书面通知,明确不再续租。对提前解约的租户,在清理时间、租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争取租户的理解。重点难点场所,由广州市总工会组成工作组专项负责清理。
棘手之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不配合的大租户或者未到期租户。市总工会态度坚决。各方严格执行回收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最终,清理整改平稳过渡,未出现任何不稳定事件。
另一个压力来自直属事业单位内部。关上出租这扇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生存问题成了各单位最大的压力。
对此,广州市总工会连推几项措施,确保直属事业单位公益性、服务性落地:
建立政策保障。2016年,广州市总工会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成功将包括市工人文化宫(下简称市一宫)在内的12个事业单位明确为公益二类,市政府财政每年给予专项经费,打通了工会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积极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通道。
施行“退一补一”政策。向及时清理回收出租物业的事业单位,给予两年全额租金补助,为各单位聚焦主责主业,有效推进运营项目调整转型、培育公益服务品牌、开展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强化人员薪资费用保障。向市财政争取补助,保障退休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差额。推动将约1200名编内在职和退休干部职工的企业养老保险转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对因政策调整导致退休干部工资福利差额提高的部分,由市总工会投入资金进行补足。对在职在编人员,参照市财政二类事业单位标准,给予基本工资和绩效薪资保障,补贴资金约占人事费用的6成。
阵地修复。广州市总工会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三年投入计划,2017年-2019年,每年投入,采取项目入库方式对阵地建设整体规划、集中管理、滚动实施。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安排建设项目预算资金,从根本上改变了事业单位设施设备陈旧、安全隐患较多、服务项目落伍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事业单位转型升级、恢复生机活力。
业务导入。市总工会发挥各单位比较优势,将素质建设、服务职工等五个“千万工程”(项目经费均超千万元/年)中直接服务职工的大量项目委托事业单位牵头承办,实现“业务导入进去,服务呈现出来”。如在市一宫、第二工人文化宫(下简称市二宫)建立帮扶中心,2019年以来向2030户困难职工家庭发放补助金364.86万元,向2.9万名患病职工发放职工互助保障赔付金9751.28万元,帮扶人数居全国前列。工人疗养院承接劳模和优秀职工免费体检任务,带动企业购买更多体验服务,每年为6万多人上门体检,占工人疗养院总服务人数的1/3。第二工人疗养院被评为全国总工会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这些举措既显著加强了各单位服务职工的能力,也拓宽了工会的服务维度,促进工会工作部署有效落实。
同时,市总工会指导事业单位面向基层工会和职工,推出一大批具有工会特色、创新优质的品牌项目,通过市区工会联动、直管工会主办、直属单位承办等方式,激活基层工会沉淀资金,把工会服务送出去,把职工活动引进来,实现工会阵地活起来、服务项目强起来、基层工会转起来、职工群众愿意来甚至争着来。如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开办“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两年来开讲近500场,现场参加人数超过3.6万人,直播观看量超过340万人次。员村工人文化宫建设法律服务中心,成为工会参与多元化解劳资纠纷的“枢纽地”和培养维权服务人才的“孵化器”,辐射全市百余个工会法律服务点,并承担全市175个街镇1000多名组织员、工会律师的法律培训业务,一年多来服务职工2.8万人次。
另外,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将全市工会服务阵地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工会服务阵地提供的公益服务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争取各项保障政策。
干部职工有了“定心丸”,清理工作再无障碍。
截至2017年7月,全市工会回收出租物业4万多平方米。当月,全国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清理整改工作推进会在广州召开。
2018年,广州市总工会如期完成工人文化宫、工人疗养院等单位约8万平方米出租场地的清理回收任务,并持续实现增量为零、存量逐年下降。
几套“组合拳”下来,广州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再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工会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
市总工会直属企事业单位依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主动承接政府项目,实现了由提供场地、设备向提供文化、健康、帮扶等基础性、兜底性服务的转变,并进一步向高质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工会特色的市场服务转变。
如今的生态是“一阵地一特色、一阵地一品牌”。
转身,重新定义工会服务阵地。正在建设中的市二宫(计容面积8万平方米),将打造成广州市区南部甚至全省的公共文化标杆。
工人疗养院、工会下属酒店积极承担疫情集中隔离接待、援鄂医务人员返穗休整等任务,服务4万多人次,得到全国总工会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第二工人疗养院主导制定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疗养院疗养服务规范》,联合省内兄弟单位牵头制定《疗养院疗养服务质量评价》团体标准,已通过国内首个承担“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的疗养院终期评估。
职工技术交流中心等单位承担全市40%的特种作业人员岗前考证培训、50%的电梯特种设备培训、60%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书考核,在全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领域遥遥领先。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被命名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劳模工匠展馆”,面向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广州职工大学堂总校区,带动各区、企业建成39个分校区。
市一宫逐步摸到了公共服务的路径,人气越来越旺。原来的铁器制品店、云吞面馆等改造为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全市通借通还,书好,环境好,人流不绝。原来卖内衣内裤的商场改为工人展览厅,免费为基层工会提供文化展览场地,职工摄影展、书画展、广绣、非遗、咖啡技能大赛、红色展览等相继登场,从年初排到年末。
电影文化方面,春节期间一个容纳600多人的影厅在上座率不得高于75%的规定下,过年7天观影人数过万。今年“五一”后,新装修好的七个小厅(容纳50人、10人、20人不等)将与职工见面,其音响设备、舒适度都走在全市最前端。
街坊沈阿姨以前经常到市一宫,后来不来了,现在又常去了,“这才是文化宫该有的样子。”
同样蒸蒸日上的还有员村工人文化宫。
“以前是市总工会给我们经费支持,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员村宫主任邱石良介绍,2017年至今,员村工人文化宫建设了职工法律服务中心、广州职工教育网服务中心(2020年疫情期间,上新7000多门线上课程)等十项工程,已实现自主可持续运营。
广州市总工会资产监管和服务品质升级迭代的背后是一整套功能健全、制度完善、监管有力、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支撑。
为破解事企不分的体制难题,广州市总工会对同类同质工会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将酒店、工贸、职旅等6个公司整合为天壹公司二级单位,由天壹公司对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彻底厘清企事业单位职能权责,让事业单位更加聚焦服务主业、企业单位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全面推行预决算管理、采购管理、规划建设项目入库管理,建立财务集中监管、两级资产核销清理制度,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资产运营责任制,实行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改革。2018年、2019年,充实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79名。2020年,引进人才120人。
亮点3: “三化”护航大格局打造服务新高地
解决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问题,工会阵地的活力又回来了。
接下来要考量的是,工会资产下一步将如何运营?广州市总工会给出的答案是“三化”。
所谓“三化”是指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这也是广州市总工会目前亮出的第三个“大招”。
广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应当看到,职工的需求不再是低层次的吹拉弹唱、打球照相,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必须融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在融入党政工作大局中标示工会服务新方位,必须引入新产业、新业态,必须从湾区、省、市三个层面谋划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这是讲政治的必然要求。”对于新一轮改革中的“市场化”,这位负责人强调,“我们按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把握好这一点,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就不会跑偏。”
日前,广州市总工会党组会通过《关于广州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合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合作的前提是,坚持方向不变、功能不变、主业不变、产权不变,聚焦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疗休养、互助保障四大服务领域进行合作,同时强调不得以定期收取管理费等形式变相出租承包。
新时代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和品牌集群建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结合广州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规划,广州市总工会牵头制定了《广州市工人文化宫规划布局(2020-2035)》,目前全市11个区已基本完成选点,实现了区级工人文化宫全覆盖。
推动市政府将计容面积达8万平米的市二宫改建项目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
职工技术交流中心联合相关产业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工匠技能交流营”,筹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中心”。
前不久,广州商业中心区北京路规划方案出台,一直拓展到天字码头,打造24小时不夜城、文化创意区。与之毗邻的市工人文化宫就在这个创意带上。该宫系原广府学宫旧址,1965年3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为工人文化宫题书宫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发展的根基。与社会专业力量共同深入挖掘广府学宫等资源,开拓红色文化、工会文化、电影文化等,围绕文化创意服务职工,打好文化牌,融进北京路发展商圈,打造新型工人文化宫,是市一宫未来的方向。
员村工人文化宫则不同。
该宫位居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区,地处区政府对面,门口是亚洲最大的地铁交换枢纽,四条地铁线路在此交汇,毗邻港澳学子集中的暨南大学,到澳门仅两个小时车程。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实现跨越发展,在湾区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大局中彰显工会作用与社会价值,员村工人文化宫当仁不让。
2021年2月26日,穗港澳职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工匠学院(下简称“双创基地”)举行签约及揭牌仪式。
双创基地由广州市总工会联合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共同打造,以支持穗港澳职工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主线,以服务、引导穗港澳职工青年为抓手,从政治站位、人心回归、公益服务、创新服务、工会特色等维度,聚焦文化、创意产业,为穗港澳职工青年“量身定做”提供创新创业、研学交流、实习就业、技能培训、安居服务。而这一基地正是在专业机构参与、市场资源引领、三地工会支持的基础上,由原工人休养所改建而成,年内即可完工。下一步,三地工会还将探索建立大湾区职工服务中心、实施湾区通福利共享计划、打造湾区职工服务新平台等,为广州工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视野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改革作出开创性的探索。
双创基地的左边,曾经的品牌餐饮总店,年内将由员村工人文化宫和国企合作打造为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展示体验智汇馆,依托5G、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工会元素,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方式。职工群众可在此感受最新的高精尖科技产品(如机器人等)带来的智慧魅力,零距离感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其右边是曾经一位难求的玻璃房——山顶餐厅,年内将改造成时尚的山顶荟,主打文化、科技、创业引领与服务,开展职工高端精品学习交流活动,培育发展有明显优势的文化教育服务项目,满足职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通讯员 刘佳 张敏)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