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真的是一个迷人的城市(上海市区和郊区)
上海的市区和郊区,谁更美?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就像问“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谁更美”一样,当然是各有各的美。
在一些老上海心里,有一条若隐若现的“鄙视链”:卢湾北←卢湾南(卢湾区已经没有了,许多年前与原黄浦区撤二建一了);静安南←静安北(前者是老静安,后者是老闸北);市中心←杨树浦、大闵行;市区←近郊←远郊,似乎总觉得市中心是洋气精致的,郊区是粗犷土气的。
世易时移,老观念跟不上趟了。杨树浦老早就列入中心城区,打造浓浓后工业风的杨浦滨江;大闵行、大宝山从中心城区拓展区演变为现代化主城区;更令人侧目的是,近两年,上海郊区经济增长普遍快于中心城区,郊区成为体现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经济增速与生活品质提升紧密相连。在上海郊区,不少孩子外出读书,甚至是到北大复旦这样的名校念书,毕业后宁愿回到家乡的镇上,干一份旁人眼里普普通通的工作,这样的“小镇青年”越来越多。为啥?留在家乡很惬意啊!
乡村成为“诗和远方”
令小镇青年感觉惬意的上海郊区、农村,在城里人看来,也越来越美了。
美在创意。最近,崇明乡村出现了一条“网红路”。崇明三双公路上有个建材市场,市场靠马路一侧的7面墙上,被画上了巨幅墙体彩绘——有蓝天白云下的向日葵田,有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有樱花盛放下的火车站,引得来往路人驻足、拍照。不只是这一处,整条三双公路沿线近来多了不少这样的墙绘景观,整条路仿佛建在画中,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好看能当饭吃吗?”起初,看到艺术家团队在白墙上涂涂画画,当地老百姓不以为然。后来,墙绘画好了,乡村路成了网红,老百姓说“唔,蛮好”,觉得挺有面子。而在基层干部眼里,“乡间马路是体现农村风貌的平台。通过沿路墙绘、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等措施,我们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意识到什么是美,进而去主动追求、打造美,让乡村成为浪漫的‘诗和远方’。”
崇明网红路
美在讲究。闵行的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许多街镇、工业区的街容街貌都焕然一新。这份美丽由内而外,内外兼修,成为这个区域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通衢大道,车在画中行;花园社区,人在景中坐;田间地头,转角遇惊喜。
早些年,在上海郊区、中心城区拓展区,值得参观的景观还十分有限,如同“盆景”。近年来,伴随乡村振兴深入推进,郊区经济实力逐步提升,以及基层干部眼界日益开阔,各路专家团队深度介入,“盆景”逐步扩展为“苗圃”。
绚丽花墙(顾戴路新镇路)
人在景中坐(吴中路七莘路)
骑车老伯和功夫熊猫一样“风驰电掣”
闵行华漕北翟支路
枫泾墙绘
奉贤庄行镇墙绘
崇明乡村的垃圾处理站也这么有韵味
华漕镇赵家村里的独特小景
美在传承。最近,金山完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历时8年、涉及金山全部124个行政村的金山村志系列丛书在国内率先编纂而成,系列丛书有2000余万字。金山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古冈身遗址、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遗址等见证了这一片土地上的沧海桑田。数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朱泾、枫泾、张堰、亭林等历史名镇,以及一批批历史文化名人。
在这些村志里,一段段早已不为人知的历史被重新挖掘出来,一个个即将消失的风俗也被记录下来。金山村志的编写出版,对各村地理、历史、经济、风俗、物产、人物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载,不仅理顺了村域发展的轨迹,也承载了“看得见的乡愁”。
记住历史、留住乡愁,从而也保护了美的源头。
金山嘴渔村丁字坝观日出
“绣花针”深入城市肌理
上海中心城区的滨江岸线,一处处网红地标兴起。黄浦滨江、虹口滨江、徐汇滨江、杨浦滨江、浦东滨江,成为各类跑步、骑行、健身活动的时尚打卡地。
听江水拍岸,看花草葱茏。自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全线贯通之后,一幅开放、美丽、人文、绿色、活力的江岸画卷徐徐展开。如今,黄浦江的公共空间岸线仍在“生长”。最北端,从杨浦大桥向复兴岛延伸;最南边,从徐浦大桥向吴泾地区行进……共计5.5公里左右的全新公共岸线,有望在明年底贯通。
浦东滨江
杨浦滨江
滨江之美是开阔的,而街巷之美是含蓄的。
市中心的街区、社区,近些年通过微更新植入美、重塑美,焕发出另一种生机。
黄浦区贵州西社区,是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老石库门小区。位于北京东路上的社区大门口,雕花的灰框门头,黑色雕花铁门,“北京东路830弄”几个镂空字中透出小区内的灯光,吸引了许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影。再往里走,拐进主弄堂,是一道长长的花廊,紫藤顺着花架攀爬而上;花廊下,从一户居民家的窗口里“伸”出来一只硕大的鱼缸,十几只红色小鱼欢快地游着;两位阿婆坐在花阴下的座椅上聊天乘凉,一派岁月静好的样子。
这些变化源自贵州西社区的微更新。社区干部自豪地说:“我们的住房条件虽然一般,但在绿化方面,不比商品房小区差。”
老石库门小区贵州西社区
老石库门小区西成居民区
对规划师、设计师而言,较之大手笔的规划设计,社区微更新或许更难。但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他们看来,上海街巷社区不宜进行大开大合的更新。“微更新”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微”是温和、微创的意思。就好像针灸,并非立竿见影;但只要找准关键点、持续渐进,假以时日就会产生效果。
一处口袋公园,一个变电站,一方电话亭,一条小马路……在市区的大街小巷,许多平常事物经过微更新,被赋予美感,不经意间触动人心,令人心生喜悦与温暖。
精细精致之美,背后靠的是管理者的“绣花心”。
南京西路——这条上海最繁华最时尚的商业街上,环卫工人不用扫把扫地,而是用机场、商场等高档室内场所专用的地面打磨机,每天在南京西路沿线巡回开动,冲洗、打磨、抛光,让每一块路面砖都透出本色。
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口,五大交通要道交汇,有点像纽约的时代广场。这个路口有个地下变电站的出入口,突出地面3米多,与街区风貌“不搭”。静安区通过巧妙设计,将景观缺憾变成了亮点,新造了一方立体绿地:变电站地面部分被精心包裹在立体绿化墙内,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协调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立体绿化墙上的绿植与花卉借鉴欧洲模纹花坛的形式,拼接出色彩斑斓的几何图案,与周边历史建筑本体上的纹理相协调;立体绿化墙、幕墙围合出一个优雅精致的城市庭院。
变电站打造成为立体绿地
南京西路商圈
“水泥封门”何时改观
然而,市中心美中也有不足。
有人说,头顶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典型的上海。梧桐掩映的历史街区、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是上海市中心的特色景观,也是上海特色文化和商业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今到一些风貌街区走走,会发现道路两侧“水泥封门”、小店关门,显得冷冷清清。路上行人鲜少有闲逛的兴致,大都步履匆匆。
近年来,上海开展“五违四必”整治,对于整治环境“脏乱差”发挥了很大作用,许多“顽症”得到根除,许多地方换了新颜。但是,中心城区一些特色商业集中的路段,因后续规划改造尚未完全跟上,街区风貌出现“断点”,影响了特色小店和后街商业发展,给人感觉街区变丑了,变得疏离了。
陕西南路(复兴中路-永嘉路)道路西侧,某高校复兴中路校区的沿街围墙2016年4月拆违整治,目前仅有道路中部约20米长的围墙装饰了立体绿化,其余沿街店面也是“水泥封门”,一块块灰色的“补丁”影响了陕西南路这条交通要道和商业街的风貌。
处于衡复历史风貌区核心区域的东平路上,小店暂停经营已经半年了,但道路南侧关闭的商户仍尚未统一改造,空置的店面显得有些萧条。据说,相关部门与商户产权方正在商讨街区改造方案,目前尚没有显著进展。
淮海中路南边的南昌路曾经扎堆了轻奢餐厅和咖啡馆等,相关事业单位收回商铺产权后,停业关门的十余家店面已空置半年以上。建筑专家担心,这些空置物业中部分是历史建筑,长期无人使用反而不利于老建筑的保护。
长乐路(瑞金一路-成都南路)一带曾被誉为国内“潮店街”发源地,2018年初相关事业单位收回沿街店铺的使用权后,长乐路的潮流商业也不复存在了。
东平路
长乐路
长乐路
陕西南路
陕西南路
上海市中心商圈和风貌区内拆违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因不得从事经营性行为活动,相应沿街商户需实行拆违或改造。另一类是业主擅自将居住房屋改为办公、商业、旅馆、仓储等经营性行为,即“居改非”。处在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的一些高校和研究院收回房屋后,由于没有激励措施,缺乏将沿街店面改造为公益性展示和互动空间的动力,收回的房屋大多空置着。
纵然有梧桐树叶掩映,有历史保护建筑伫立,但是道路两旁水泥封门、特色小店歇业、大饼油条收摊……,风貌街区还有啥可逛?
美,能否成为核心竞争力
美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但又不限于个人体验。美丽驱动,可以拉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国内外这样的案例很多。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镇,山清水秀,以民宿产业为特色,从“洋家乐”起步,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了五六百家民宿,2017年1到5月,当地民宿游客接待6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亿元。
美国蒙大拿州的波兹曼小城,位于黄石国家公园正北70公里,原来穷乡僻壤,只有生态景观资源,后来导入交通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城市级的公共服务 郊野公园级的旅游资源”,把大量的旅游观光人口转化成了创新创业人口,每年导入的科创人口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
“有风景的地方兴起新经济”,这样的模式值得研究。在上海一些美丽乡村,建起了田园综合体。昔日农家废弃的房屋,现在变成江南风情的乡村办公场所,成为创客基地,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企业在这里办公、展示、研发、搞活动。接下来的问题是,能否以此带动产业链形成,让产业兴旺起来,让人气转化为财气,让当地百姓更多获益。如果只是静态展示为主,乡村创客基地或许很难形成自己的内生动力,也就难以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而中心城区那些“变丑”的历史风貌区、特色马路,也需要尽快改观。
这其中,许多问题需要思考与破题:环境整治的同时如何保护好街区特色?不允许“居改非”,难道是“铁板一块”不可完善的吗?拆违后,如何发挥方方面面积极性,共同探索空间再利用?风貌街区、大型商业街周边支马路,如何培育良好土壤,形成特色商业,从而成为拉动城市商业发展的一支“奇兵”?
听听专业人士建议:
-
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商业街拆违后存在景观“断点”,政府部门和产权方应尽快联合开展景观提升工作,补上景观“断点”;
-
位于市中心的高校、事业单位沿街店面要探索拆违后空间的再利用,比如,可作为展示、互动、教育、公益等功能的空间;
-
可否试点“居改非”的“负面清单”和分类制度,探索经营者“承诺制”,由监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律师、街道与居委代表、居民代表等商定“负面清单”,规定不得从事哪些业态、哪些形式。经营者书面承诺后可以“居改非”试点经营。一旦经营中有违反承诺的行为,可立即责令其停止经营。
-
可否在市中心商业集中的几个街道划分一定区域,对“居改非”分类试点。如:在大型商场、商业街周边支马路可大力发展沿街特色商业;在社区中心发展小店集聚的社区商业街;在居民区集中的区域发展零散的便民商业。
“美”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对一座城市而言,“美”也是核心竞争力。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徐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