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

#中秋庆团圆# #中秋赛诗会#

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回家过中秋节了,在我的印象中,过中秋节好似还是少年时的事情,还算记得清楚的,是每当玉盘高挂的夜晚,母亲就会在天台上摆满各种祭祀的物件,我和弟弟们在一旁看着,偶尔搭把手,忙,却也快乐。

在南方地区,我们把月亮叫做“月娘”,这大概就和太阳公公一样,算是配了对,小时候调皮,望着“月娘”总是会指着她:“好圆啊”,而母亲每次都会对我说,不能指月亮,要不月娘会割掉我的耳朵的。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1)

听到这些吓人的话,我也不敢再指“月娘”,即使后来知道,就算指了月娘,她老人家也不会为这点小事计较,真的割掉我的耳朵,不过每次心里泛有这种小念头时,母亲的话就不合时宜地回响在我的耳边,或许是出于敬畏,也或许是觉得没必要,所以也不会去指了。

等到我长大,离开了家,慢慢地回家的次数变少,也变得淡了,似乎不再像刚离开家时那么思念了,基本上每年只有国庆和过年会回去,其他的节日都留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城市,用着家里寄来的月饼和茶叶,一个人把仪式感过足就行了,每次我的借口都是一样:“假期太短,回家不划算”,而母亲每次都会附和我几句,理解我这选择不回家的精打细算。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2)

说起来,小时候的我觉得中秋也不过就是一个节日,没什么特别的,我的家是一个民风淳朴、崇尚祭祀的地方,母亲一年到头做得最多的事大概就是拜祭了,祭神、祭祖先、祭万物,每次祭完我和弟弟们都有一大堆东西可以吃,所以每年的祭祀节日,我并没有觉得中秋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节日的地方,月饼其实和饺子、粽子一样,都是应节而吃的东西罢了。

到痴长一些,我对中秋的情感又添了一层莫名其妙地抗拒,原来的中秋节起源,是跟后羿、嫦娥有关,传说远古时期,天出十日,把天下晒得干涸荒芜,被巨大的热量夺去生命者不计其数,大地寸草不生,河水几近竭尽。

之后出现了一位力大无穷的天神后羿,他不忍看着民间疾苦,于是带着妻子嫦娥下凡,用强弓射落九日,只留下一日,照耀世人,自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后羿成为天下的王,受人爱戴,但此事也触怒了天帝,因九日都是他的儿子,后羿和嫦娥从此被开除出仙籍。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3)

后羿在人世间继续行善,可他的妻子嫦娥却忍受不了人间的无趣,一直想要回到天界,一次后羿造访昆仑西王母,西王母送给了他一颗不死药,吃了就能羽化成仙,后羿愿意留在人间,把药拿回来了却没吃,欲重回天界的嫦娥就偷吃了这颗仙丹,飞升成仙了。可是在到达天庭之后,神仙们都不待见她,玉帝也恨她,嫦娥无路可去,只好流亡到冰冷孤寂的月亮,居住在广寒宫里。

而后羿并没有怨恨妻子嫦娥,反而日夜思念她,仰望星空高呼妻子的名字,这时,后羿突然发现,在月亮中有一处曼妙的身影,像极了嫦娥,后羿立刻赶到后院,命人摆好桌子,摆出花果菜肴,和嫦娥对饮起来,发展到后面,就成为了现在祭月的中秋节了。

大概是觉得嫦娥一人在广寒宫中孤独寂寞,后世的人们就为她安排了一只洁白纯净的玉兔陪伴,还有一位好朋友吴刚,设定的背景是他因犯错而被罚砍月桂树,树是神树,随砍随合,于是吴刚就一直砍下去,总的来看,嫦娥在月亮上也不会太寂寞了。

可畜生毕竟是畜生,玉兔虽然陪伴在嫦娥身边,它的喜怒哀乐也只能围绕着主人嫦娥而运作,而在人世间痴痴等待的后羿,在广寒宫苦苦坚守的嫦娥,在月桂下勤劳砍树的吴刚,在那时的我看来,却是充满着爱不得、等不到、完不成等种种负面情绪,这也让我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印象出现了偏差,一偏就是好几年。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4)

自古以来,月亮给人的感觉是很不好的,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和传说,但大多都是属于批评的一面,比如嫦娥和吴刚的传说,月亮被当成了一个神仙流放地的存在,只有犯了错或无路可走的神仙,才会到这毫无生气的地方,苟延残喘。

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月的佳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辛弃疾《行香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人赞美月亮,但总是离不开愁、忧、孤、怨、离这些个框架,虽然月亮美、嫦娥更美,却也始终笼罩了一层薄薄的忧虑氛围,比不上名山大川、草木鸟兽,更别提与光彩夺目的太阳相比了。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5)

甚至于一些疾病天灾,也和月亮相联起来,古人认为,像精神病一类的心理疾病,就是由月亮引起的,以及潮水的退涨、女性的月事,都和月亮脱不开关系,到后面,连带和拜祭月亮有关的事物,也都有点变味。

吃月饼是中秋必备之事,相传是由朱元璋开创的,在元末时,朱元璋在中秋当天,将起义字条塞进月饼之中,分发给众人,约定起义,所以月饼虽然有着团圆的意味,却又隐隐带点刀兵之气,还有现在应该不怎么流行的“男不拜月”习俗,据说就是因为月亮上住的是嫦娥,而男子是不能拜祭女性的。

至于西方关于月亮的描述,不见得比我们要好,号称西方两大怪物的吸血鬼和狼人,它们都和月亮有关,尤其月圆之夜,是妖魅鬼怪亢奋狂欢的时候,而太阳则是它们最大的克星,太阳和月亮,正如太极的阳和阴、善与恶一般,太阳让人尊敬,月亮却使人讨厌,获雨果奖的作品《怒月》,更直接了当地把月亮当作未来的流放殖民地和监狱。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6)

在古文中,“月”字通“阙”字,“阙”也就是缺的意思,皎洁的月亮一年到头都是残缺的,只有到中秋这天才圆满起来,不像太阳,一年都是圆的,“天狗食日”的奇观十几年也才遇到一次,人人皆是好圆满而恶残缺,我想着大概就是对月亮偏见批评的原因吧!

可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它阴晴圆缺,始终就是那个月亮,它的光亮虽不如太阳,却是在黑暗之中唯一的一处自然光亮,即使后面社会发展,我们有了蜡烛、电灯,可以照亮黑暗至形同白昼,可月亮还是高高地挂在那里,不会去怨恨、也不会来争宠。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7)

我对月亮的偏见持续了多年,还曾经和母亲说,不喜欢中秋节,拒绝了母亲要我回家聚聚的希望,现在想来,除了愧疚之外,我也找不到别的词语来代替了,对于母亲,我一直做不到“色难”的境界,自以为的孝顺,不过只是假装感动了自己和旁观者而已。

到后来,我突然发现,我并不是不喜欢中秋节,而是不喜欢回家,“月娘”并没有对不起我,只是我对家的感觉没有了以前那样的深厚,虽不至于完全湮没,但像刚离开家时那样,日夜思念回家,归心似箭相比,在家乡和城市之间的住所转换,也变得越来越随意了。

而我所以选择国庆和过年回家,是因为这两个节日对我都有好处,一连七天的国庆空闲,如果不出门的话,我自问是无法忍受独处在家的,而过年除了固定的辞旧迎新习俗之外,能收红包是让我感到还算遗留了童年气氛的事,至于放鞭炮、看春晚,其实也可有可无。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年味淡了,其实不止年味,中秋味、清明味也淡了,四大传统节日除了端午有豪情激昂的赛龙舟比赛,还能牵动起我们的热血略为之沸腾外,节日的气息似乎越来越脱离开我们身边,习惯了钢筋水泥、热衷于过洋节的我们,也好像与传统节日格格不入。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8)

我长大了,对家也远了,过节的感觉也淡了,但归根到底还是“心”的原因,外在的物质牵扯到了心态的变化,年轻时的大言不惭、长大后的现实生活、与人相比之下的不堪入目,这些都成为了我逃避回家的理由,假日短、不喜欢过节都不过是用来美化理由的自我安慰而已。

但,正如苏轼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样,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都喜欢圆满,排斥缺陷,但正如月亮一样,不管是圆满还是缺陷,月亮始终是月亮,你也始终是你,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努力改正,总有能走到圆满的那一天。

秋风袭人,万物萧瑟,自以为已经模糊的中秋节,此刻又清晰了起来。

中秋快到了,我也订好车票回家,距离上次和母亲见面已经过了有半年之久,不难想象母亲的鬓角又增添了几缕白发,曾经挺直的腰板也弯曲了些,以往我会愧疚看到如此劳累的母亲,但如今,我愿意去面对,人在,家就在,家在,心就安了。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9)

最后:

你要问我,那中秋的意义在哪里?我不敢妄谈意义,且大胆地认为,“月娘”铆足了劲,在一年的唯一这一天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圆满的月亮,只希望一家人可以完完全全地团圆在一起,不求富贵、不拼前程、抛开烦闷,只求一个最简单的家人团圆,这“团圆”二字,大概也算是意义了。

嫦娥在月宫中有什么故事(后羿一直在等着她)(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