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名篇(苏辙狄仁杰论文言文注解)

母后临朝,据人君之地而私其亲有志之士,将欲正之,常患不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苏辙名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辙名篇(苏辙狄仁杰论文言文注解)

苏辙名篇

母后临朝,据人君之地而私其亲。有志之士,将欲正之,常患不克。

【翻译】武则天临朝听政,占据君主的位置却偏爱自己的亲戚。有志之士,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但又常常担心不能成功。

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不可言虽直,不见省。陵幸而不死,亦废不用。

【注】高帝旧约,即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涂在嘴唇上,以示恪守盟约,而此盟约的内容为确保只有刘姓者可为王,即“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翻译】汉朝的吕后想要封吕家的子弟为王,王陵拿汉高祖原来的约定争辩说:不是刘姓却封他为王,天下会共同攻打他,违背这个约定不可取。反对分封吕家子弟的话虽然正直,但没有被理解采纳。王陵幸好没有因此而死,但也被罢黜不再任用。

唐武后废庐陵王,立豫王。豫王虽在位,未尝省天下事。

【翻译】唐武后想要废掉庐陵王,立豫王。豫王虽然在位上,还不曾了解天下的事情。

徐敬业为之起兵于外,裴炎争之于内,皆不旋踵为戮,何者?位尊权重,臣下无所奈何,势必至此也。

【注】不旋踵,指来不及转身,也指不退却。比喻时间极短。

【翻译】徐敬业因为这件事在外兴兵造反,裴炎在朝堂上争辩,(他们)都在转身之间(很快)被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武后)位高权重,臣子没有什么办法,情势必然会到达这一步。

惠帝之亡也,陈平听张辟疆计,封王诸吕,吕后安之。

【翻译】汉惠帝死后,陈平听从张辟疆的计谋,分封吕家子弟为王,吕后这才安心。

故平与周勃得执将相之柄,以伺其间,周勃得入北军,左袒一呼,而吕氏以亡。

【翻译】所以陈平和周勃得以掌握了将相的大权,从中伺机谋取机会,(后来)周勃得以进入北军,袒露左臂振臂一呼,吕家就败亡了。

豫王既立,武后革命称帝,追尊祖考,封王子弟,戕杀天下豪俊,志得气满,以为武氏有泰山之安矣。

【翻译】豫王立为太子之后,武后改朝换代称帝,追封先祖,封武家子弟为王,残害天下豪杰,志得意满,认为武家有了泰山般的安稳。

狄仁杰虽为宰相而未尝一言,及后欲以三思为太子,仁杰乃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顷匈奴犯边,陛下使三思募士,逾月不及千人,及使庐陵王,不旬浃得五万人。今欲立嗣,非庐陵不可。”后怒罢议。

【翻译】狄仁杰虽然是宰相但是不曾说一句话,到了后来武后想要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说:我观察天下的人尚未厌倦唐朝的恩德。前不久匈奴侵犯边境,陛下让武三思招募士卒,过了一个月招募了不到一千人,等到派出庐陵王,不到十天就集合了五万人。现在想要确立继承人,非庐陵王不可。”武后发怒停止了商议。

久之,复召问曰:“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

【翻译】过了很久,武后又召见狄仁杰问:“朕多次梦见下双陆棋不胜,为什么呢?”

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意者天以此儆陛下耶。文皇帝身蹈锋刃,百战以有天下,传之子孙。

【翻译】狄仁杰回答说:“双陆棋不胜,是没有棋子。大概是上天以此来警示陛下吧。太宗皇帝亲自冒着敌军刀刃,经历数百次战役才有了天下,并传给了子孙。”

先帝寝疾,诏陛下监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余年矣。又欲以三思为后,且母子与姑侄孰亲?

【翻译】先帝卧病在床,诏令陛下监管国事,陛下乘机取得帝位十多年了。又想把武三思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况且母子和姑侄到底哪一个更亲近呢?

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血食于太庙。三思立庙,无祔姑之礼。”

【注】血食: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

祔fù:古代祭名。送死者的神主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翻译】陛下立庐陵王为太子,那么今后千秋万岁可以是。武三思建立里宗庙,从来没有把姑母置于宗庙的礼节。”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于房州而立之。

【翻译】武后醒悟,当天就派徐彦伯去迎接庐陵王,并在房州将其立为太子。

盖王陵、裴炎迎祸乱之锋,欲以一言折之,故不废则死。陈平、狄仁杰待其已衰而徐正之,故身与国俱全。

【翻译】王陵、裴炎直接迎击祸乱的危险,想要用一句话来改变现实,所以不是被废就是被杀。陈平、狄仁杰等到她们已经衰老再慢慢地改变现状,所以自己与国家都得以保全。

惟吕后无子,亲止于侄,故没身而后变。武后有子,母子之爱,人情之所同,故老而自复。

【翻译】唯独吕后没有儿子,亲属仅仅止于侄子,所以自己去世后发生政变。武后有儿子,母子之间的爱,是世人共同的情感,所以老了之后能够保全自己家族。

由此观之,陈、狄之所以成功者,皆以缓得之也。

【翻译】由此看来,陈平、狄仁杰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慢慢实现自己的目的。

然庐陵既立,而张易之、昌宗未去。仁杰犹置之不问,复授之张柬之,俟其恶稔而后取。

【翻译】然而庐陵王立为太子后,张易之、张昌宗没有被罢去。狄仁杰仍然置之不问,又把这事交给了张柬之,等到他们恶贯满盈时再拿下他们。

老氏有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二公得之矣。

【翻译】老子说:“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知幽渺之理而收显著之效,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二公深谙这个道理啊。

(选自《四库全书·历代名贤确论》)【注】①庐陵王即唐中宗李显,豫王即唐春宗李旦,二人皆为武则天所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

B.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

C.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

D.汉吕后欲王诸吕/王陵以高帝旧约争之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背之不可/

答案解析:选D。注意后面“背之不可”中的“之”是指“高帝旧约”,而不是吕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命,古人认为帝王为上天的儿子,天子受命于天,故称王者易姓、朝代更替为“革命”。

B.双陆,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子分黑白,双方各持十五子相博。

C.文皇帝,即唐太宗李世民,初谥文皇帝,后加谥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太宗是他的庙号。

D.血食,指受享祭品,古代杀牲取血以祭,故称;也指用于祭祀的食品。文中之意是指后者。

答案解析:D(“文中之意是指后者”不对,按照原文的意思在太庙享受祭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吕后和武后偏爱娘家人的行为,大臣王陵和裴炎正气凛然,据理力争,却都落得悲惨结局,一个遭废弃不用,一个被杀。

B.针对吕后“分封诸吕”的做法,陈平和周勃先隐忍曲从,稳住吕后,寻找到合适机会,一举消灭吕氏,维护并稳定了刘氏江山。

C.处在当时复杂政治局势中,狄仁杰谨慎以对。对于立嗣一事,他先是不置可否,后借机从母子角度说通武后立其子李显为嗣。

D.“以缓得之”是陈平、狄仁杰得以保全自身、维护国家的处事要义,避其锋芒,不急不躁,使他们在复杂的变局中稳操胜券。

答案解析:C(对于立嗣一事,他先是不置可否错误,狄仁杰明确表过态。原文“狄仁杰虽为宰相而未尝一言,及后欲以三思为太子,······今欲立嗣,非庐陵不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徐敬业为之起兵于外,裴炎争之于内,皆不旋踵为戮,何者?(4分)

徐敬业因为这件事在外兴兵造反,裴炎在朝堂上争辩,(他们)都在转身之间(很快)被杀,(这是)为什么呢?(注意“起兵”“争”“旋踵”“戮”的翻译。)

(2)先帝寝疾,诏陛下监国,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余年矣。(4分)

先帝卧病在床,诏令陛下监管国事,陛下乘机取得帝位十多年了。(注意“寝疾”“监国”“掩”“神器”的翻译。)14.请简要概括文末“二公得之矣”中“之”所指的内容。(3分)

①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欲擒故纵,事物的优势劣势可以相互转化;(1分)②尊重规律,顺势而为,从长计议,徐徐图之;(1分)③为人处世切忌锋芒毕露,要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1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