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1)

未名湖现为一幅美妙画卷

说起北大,大家都知道有个未名湖,未名湖不仅是北大独特一景,也是一处文化遗产。但要说起未名湖的来历及后来经历的改造风波,的确很令人吃惊,这里曾一度险些被填平!而且这背后还有诸多复杂的原因,甚至包括利益。

今天就结合我拍过的一些照片,来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个事件。

先说下未名湖的“身世”,它在清朝时原本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他的宠臣和珅。和珅极尽奢侈之能事,大肆营建亭台楼阁几百座,未名湖的水域即是当时淑春园中的人工湖。

20世纪20年代时在此建设燕京大学,未名湖就成了学校一部分。1952年,燕京大学被行政撤销,北京大学迁至此处,这就有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北大未名湖。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2)

和珅曾仿圆明园在未名湖建了石舫,后被八国联军毁得只剩了底座

未名湖差点被填平的事,发生在燕京大学建设初期那会儿。

话说自从和珅被查处,之后的百余年间,淑春园的主人多次易主。到了1920年时,正在陕西督军陈树藩的手中。彼时的未名湖,已经淤积成了一片稻田。时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长途跋涉跑到西安游说陈树藩,才将淑春园这块地皮买下作为校园。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3)

司徒雷登接手时,未名湖早就淤积成了稻田

地盘是买下了,可要怎样改造规划呢?司徒雷登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他信任的美国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墨菲又译作“茂飞”,不知是无意间的译法,还是故意谐音,相当于变相给他取了个中文名字。反正下面我们就用“茂飞”来讲这段故事。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4)

亨利·墨菲(茂飞)

茂飞的设计有个特点,那就是既非纯西方古罗马、哥特式,也非纯中国古典宫殿式,而是一种中国古典和西方现代相融合的被称为“改良式的中国建筑”。

在燕大这块地盘上,茂飞的最初规划中,并没有考虑未名湖的利用,而是将水域啊、小山啊都设法填没或削平,以腾出足够多的面积,来容纳他的规划中的体量巨大的宿舍区和体育场等建筑。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5)

茂飞的思路是填平重建,而无视这片风水

茂飞当时忽视未名湖,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当时所购校园面积并不充裕,填平湖面、削平小山后,才方便他施展拳脚,兴建他宏伟的改良式的宫殿式建筑群;二是有了这些体量的建筑群的兴建,他方可从中获取更多的项目收益。

事实上,湖北岸最早建造的两组四座宫殿式男生宿舍,已让校方明显感受到了耗资压力。而据报道,在最初的茂飞规划中,类似的建筑要建九组十八座!其预计花费之大,对于多方化缘而来的建校资金来说,简直就像天文数字。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6)

按照茂飞最初的规划,就没了今天的美景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7)

未名湖畔慈济寺残存

这样的工程量和耗资额,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先是基建部门的翟伯提出一种观点:既然我们的校址使得一些教职工不得不生活在乡野的半与世隔绝状态中,那么使他们得到一些补偿也合情合理。这补偿就是享受乡村生活乐趣的机会。

我觉得翟伯这个观点,无论是出于资金考虑,还是故意用于阻止茂飞,都是极有远见的。在今天,我们说在城市中享受乡村生活乐趣,是一件很“高级”的享受,但在百年前就提出这样的观点,的确是高人!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8)

未名湖的确有一种乡野里的世外桃源的感觉

作为设计师,茂飞自然强烈反对这种打乱他的规划构图、又减少他的实际收益的动议。他不希望因为这个他看不上的水坑而耽误了自己的大项目。

于是,据资料记载,这时翟伯发现,“面对质疑的茂飞并不打算在设计上花费新的时间,却在重复的制图工作中收取学校额外的费用”。

后来经过多方议论,校方有了大致判断:建校要更朴素和实用,出于节省费用和追求自然的考虑,湖面还是具有保留价值的。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9)

由于位于市郊,天气晴好时,未名湖博雅塔上空尚可见星辰,也算是一种自然乡野的意境

最终还是司徒雷登定了调子。他虽然并不愿意与茂飞形成冲突,但他也不想让茂飞声势浩大的设计和建设工程牵着鼻子走,给学校带来不合时宜的负担。毕竟,很多化缘所得,是司徒雷登凭借自己的名望一点点筹借来的,大手大脚也不符合实情。

司徒雷登的结论是这样的,他说,经过必要的修整后,这个小湖“将会是有自然风致的一个去处,失去它将是很大的遗憾”,即使从钱的角度而言,它“或许会带来一些参观者”。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10)

这样休闲的景致,“失去它将是很大的遗憾”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11)

博雅塔倒映湖面

这样,在1924年,关于未名湖是否要填平的争论终于告一段落。茂飞后来也无可奈何,即便利益受损、规划大幅调整,但也只好改弦易辙了。

至于未名湖的得名,估计很多人就都听说过了,那是有关国学大师钱穆的故事。钱穆在1930年到燕京大学任教时,直言不讳地向司徒雷登提出,既然要办中国化的大学,可一进校门,就是一座“M”楼一座‘S”楼,何不改成中国名?于是一些洋楼相继更名。但那潭湖水,因为一直没有名字,就直接称作“未名湖”了,并沿袭至今。

北大未名湖和博雅塔(北大未名湖险些被填平)(12)

没想到一片未起名字的水面,百年后成了热门景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