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建筑成就和特点(隋唐建筑昭盛世 遗留演变成奇观)

隋朝(581—617)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历史。大运河贯通南北,农业、手工业和沿海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建筑科学的发展。到了唐代(618—907),由于文化艺术和各种手工业的大步迈进,商业随之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时期遗留下来的宫殿遗址、木构殿堂以及石窟、塔、桥等,其建筑布局和造型都堪称大手笔,气势恢弘,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物证明,唐代建筑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最高峰,中国建筑已经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了。

在平遥,位于城内的太子寺是现存最早的木构佛寺殿堂建筑,建于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的建筑成就和特点(隋唐建筑昭盛世 遗留演变成奇观)(1)

太子寺和九龙壁

太子寺在城隍庙街路北的城隍庙以东100米处,旧名宝昌寺,隋开皇年间(581—600)修建,后改名修念寺。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大毁佛寺时,有人将佛像隐匿于城南的河滩坎崖中,数年后,到唐宣宗李忱在位(847—859)期间,佛教复兴,隐匿的佛像得以重返故地,修念寺遂改名为太子寺。志书中未述及寺院之规模,不过既能招致“会昌灭佛”的劫难,太子寺当年的盛况也就可以于想像中得知了。该寺于金皇统七年(1147)重建。明洪武年间(1368—1398),于寺内设立僧会司,统辖平遥百福寺、集福寺、慈相寺等十座大寺院。到了清代,太子寺每况愈下。“文化大革命”期间,寺院再次遭逅劫难,最终被夷为平地。唯有山门外一座九龙照壁,幸存至今。

镇国寺

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现存一座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北汉天会七年(963)的佛教寺院,原名京城寺,明代重修,嘉靖十九年(1540)改称镇国寺,清嘉庆年间又予补葺。寺内现存建筑多为元、明时代遗构,唯其中的万佛殿以及殿内塑像仍为五代遗物,保留如故。此殿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镇国寺以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镇国寺在郝洞村北,地势平坦,杂树交荫,占地1.33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寺前一片开阔地,原为戏场。寺院的西侧为禅院,寺院的殿宇组成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正中是山门殿三楹,为元代遗物。进入山门殿内可拜谒天王诸神,故亦称天王殿。殿外两侧有便门各一,再侧,钟鼓二楼对峙。前院正面即是万佛殿,两侧廊庑各五楹,东为三灵侯殿、碑亭和二郎殿(三灵侯,指周厉王谏官唐宏、葛雍、周斌,周宣王时,分别受封为孚灵侯、威灵侯、浃灵侯)。西为财福神殿、碑亭和土地殿。碑亭内存碑碣20余通。万佛殿外的两旁各有腋门通往后院,后院东西两厢配以观音、地藏二殿,正位则窑洞三间,明代在顶部建楼阁,奉“三身佛”坐像,名三佛楼,楼内两山墙满绘佛传故事壁画。

万佛殿平面近正方形,深广各三间,通面宽11.58米,通进深10.78米,殿身设檐柱一周,单檐九脊歇山顶,前后檐当心间辟门,前檐次间设窗,其余砌以厚壁。梁架采用通椽栿,内阵宽广。檐高5.27米,檐出2.49米,举高3.6米,总高8.78米。檐柱为直柱造,柱径与柱高之比为1:7.4,柱头卷刹圆浑,侧脚生起显著。柱头上仅施阑额而无普柏枋,转角处阑额不出头。柱头斗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拱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为短促的下昂形,补间斗拱每间一朵,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斗拱总高1.74米,大于柱高的1/2,以压糟枋下散斗计算,合柱高2/3。以上各点均属唐代建筑特征。

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六椽栿前后用二柱,四椽栿上施平梁,各层梁栿之间用隔架铺作,梁端用人字*手和托脚。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使沉重而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飘逸

殿内佛坛居中,占据整个空间的1/2,坛高55厘米。坛上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金刚、二供养童子,11尊彩绘泥塑躯体柔丽,面相丰润,神态娴雅,尽显“吴带曹衣”之风格,不失唐末五代之神韵。这是一座中国唯一现存五代彩塑的寺观

五代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不过五十余年,而此建筑遗存绝无仅有。镇国寺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美术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

隋唐时期的建筑成就和特点(隋唐建筑昭盛世 遗留演变成奇观)(2)

清虚观

唐代是儒、释、道并行的时代,佛寺遍布全国各地,道观也于此兴盛了起来。道观既是供奉道教神祇之地,又是道教信士赖以活动的场所。有人把“道教”与“道家”混为一谈,其实道教是宗教,而道家则是2500年前我国春秋时代的诸子百家之一。只因公元2世纪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张道陵在创立原始道教“五斗米道”时,生拉硬拽地把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老子说成道教的始祖,奉之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于是不免使人对“道教”和“道家”的概念产生混淆,有的甚至混为一谈。

《老子·内传》中说:“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有趣的是,道教尊奉的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室也姓李,唐高祖、唐太宗为了神化自己的统治,竟然把“太上老君”认做先祖,奉为祖神、族神。由于统治者对老子的尊崇,此时的道家急剧兴盛了起来。唐高宗弘道元年(683),皇帝下诏命全国各州修建道观,接着又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平遥县的清虚观更是在高宗显庆二年(657)就兴建而成了,不过当初的名字叫“太平观”。

太平观度过了盛唐时期的太平岁月,尔后又经历了唐末兵乱和五代十国时期的百年混战,到北宋时已经破败不堪。恰遇北宋连续几代皇帝都笃信道教,关注宫观的修建,宋治平元年(1064)钦赐牒文,太平观改名为“清虚观”,接着在元祐年间(1086—1094)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到金明昌六年(1195),又予以补修。元朝初年,清虚观由维系中原文化的道教“全真派”掌教,清虚观又改称“太平兴国观”。在中国道教史中,号称“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奉为神仙,尊为“国师”。当时在太平兴国观掌教的清和真人尹志平,正是丘处机的十八弟子之一,清和真人羽化(逝世)之前,已申报元宪宗蒙哥皇帝,要求提高太平兴国观的规格。果然在元宪宗二年(1252),皇帝赐名“太平崇圣宫”。道教的“宫”与“观”是有区别的,规格高者为“宫”,低者为“观”。太平崇圣宫之名持续二十余年,到“正一派”掌教时,复称“太平兴国观”,并改由正一道赐紫冲和大师提点。正一道不强调出家修行,多从事符箓斋醮,祈福禳灾。明代以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清虚观,一直沿袭至今。清虚观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各代均有过修缮补葺,清康熙年间成为平遥“十二景”之一。今集元、明、清建筑精粹于一体的清虚观,遗存完整,风采胜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虚观在唐代初建和历代重修时,从建筑设计上一直遵循着汉民族的礼俗程式:辨方正位,坐北向南,中轴强烈,对称布局。清虚观在平遥古城东大街东段,占地5900平方米,建筑群由一座临街的牌坊为发端,稍北是五开间的山门;其次为元代重修的龙虎殿,面阔5间,四架椽分心用三柱,单檐歇山顶,柱头卷刹,斗拱四铺作,单昂,补间各一朵,梁架四角置抹角梁于第二层井口坊上,以悬梁吊柱的手法承托平梁与老角梁之后尾。屋顶置琉璃方心,琉璃剪边。殿之两次间有“青龙”、“白虎”神像,神像面南而坐,通高5米有余,系同期遗作。殿之当心间门道,通正院之甬道,直至纯阳宫月台。纯阳宫面阔3间,六檩卷棚式悬山顶,前有抱厦,斗拱五踩,双昂,补间各一攒,宫内置木阁,供纯阳真人吕祖坐像及二侍者像。宫后即是主体建筑三清殿,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重建之物,面阔5间,进深9椽,单檐九脊歇山顶,四檐斗拱五踩,补间各一攒。殿顶琉璃剪边,施方心。殿之前檐明、次间及后檐明间置隔扇门。殿中央神台上供“三清天尊”像,四周神台是“二十八宿”神位。三清殿外之两旁有腋门通向后院,再两旁有东西耳殿各3间,前出廊,原供“三官”、“四圣”、“五岳”、“四渎”。正院两廊庑各11间,前带廊,原供“九天圣母”、“九曜星君”、“七十四司”。纯阳宫两旁为“八卦台”。甬道两侧各有碑亭1座。三清殿之后为后院,正位十字式拱窑3间,供真武大帝。窑顶原有玉皇阁5间,明代建造,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毁于火灾。院之东西两廊各有窑洞5间加前廊,为当年道士之库厨及迎客之所。

清虚观建筑布局十分严谨,外观壮丽而内涵丰富,在建筑构思上充分体现了古人恪守礼制的传统,不仅建造于不同时代的殿堂充分显现出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而且将平遥本土的营造手法一并融入其中,共同展现着中国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屋宇高低错落,路径曲折迂回。区区庙观之地,折射出道家恋山乐水、崇尚自然、追求清静的情怀,十分耐人观赏。今日之清虚观已不见道人踪影,而成为“平遥县博物馆”之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