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钓选老钓位还是新钓位(熟悉掌握钓点的这四个特征)
说起钓点,很多钓友下意识的会将其分为新老两种,新钓点是怎么定义的,大家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老钓点到底如何定义,很多钓友心里是没有定义的。
因为大多数钓友的认知中,所谓的老钓点,就是经常去的钓点,而我们之所以要开辟新钓点,就是因为老钓点的鱼越来越少,所以我们才要寻摸新的钓点。
但是,如果仅仅是如此,我们就能说,已经到对钓点了若指掌了么?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做不到这几点,其实还真没有必要去开辟新钓点。
第一点、钓点水域的地形
除了小水面的水库(在北方我们称之为池塘),多数野外水域都是不规则的,也正因为这些不规则的近岸地形,适合钓鱼的钓点肯定不止一个。
而鱼群的游曳范围,说大其实也不太大,所以,东边的钓点没鱼口了,不见得西边的钓点同样没鱼口。
熟悉水域的地形,以及特征,一旦没有鱼口了,及时更换到和老钓点地形特征相近的区域,也许就有不错的鱼口。
第二点、钓点水域周边农作物分布情况
我国虽然不算是彻底的农耕社会,但是却依然有农耕社会的典型特点,水域附近普遍有农作业区。
根据水域储备量的不同,上下游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上游多种植需水经济作物,下游多种植对水量需求不太大的作物,盐碱地较多的水域附近多会套种大豆。
在北方,为了减少农作物的虫害,都会在经济作物的田边地垄种植高粱或者玉米,而这些植被特征,又会反过来影响水域中的鱼,不停的食癖。
比如在上游区域用的饵料,和下游区域用的饵料,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上游钓不到,下游未必没有鱼口,同理,下游没有鱼口,我们换到上游也有很大的机会守到鱼口。
第三点、钓点水域的水流流速情况
即便是江河,水域的流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流速,受地形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洄湾、蜿蜒、铧尖、中心岛、沟壑、闸口、堤坝、码头、桥墩等,都会阻碍流速。
这些区域的流速差异明显,会聚集水面的漂浮垃圾、浮游物,久而久之,这些区域的诱聚效果就会明显好于其他位置。
当我们经常去的钓点没有鱼口了,不妨试试其他的位置,鱼群也许就躲在了上述的不同位置,而且鱼口也不见得会差。
第四点、钓点水底的地形
所谓水底的地形,无非就三种,平缓、凹陷、凸起,原因有很多,如水流冲刷,如水底有较大的异物,如外力影响等。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三种地形对我们钓鱼的效果是不同的,平缓的水底适合做窝点,凹陷、凸起的水底,虽然不适合做钓点,但在其附近打窝,诱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我们不可能将近岸所有的水底情况都了若指掌,但是至少掌握有底有凹陷、凸起这种显著特征的区域,不要多,有七八个就足以了。
当然,这七八个位置不能相隔太近,彼此之间至少相隔30~100米,实战中,这七八个区域如果都没有鱼口了,那才是真正的需要更换水域了。
以上这四个关于钓点的特征,如果全部掌握了,并且应用了,那我们才敢说自己真的熟悉老钓点了,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还是不要轻易更换老钓点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