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

佛文化传入中国数千年

使宗教、哲学、建筑、语言、文学等方面

产生了极大变化

比如我们一些生活用词

竟有部分源于佛文化或受其影响

小听今天整理了一小部分

一起来看看吧

天花乱坠

◆在佛文化中,用来形容释迦牟尼登坛说法时,诸神散花如雨,顽石纷纷点头的动人场面。

◆在汉语词汇中,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巧妙动听,但虚妄、空洞、不着边际。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1)

“天花乱坠”出自《心地观经.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不 二

◆惠能祖师曾解释过这个词,他说“不二”就是“非常非无常,非善非无善”,无彼此区别之意。

◆在汉语词汇中,释义与之相似,也表示没有两样,一致的、相同的。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2)

“不二”出自《佛学大辞典》:“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顿 悟

◆在佛文化中,指不假时间和阶次,直接悟入真理。

◆在汉语词汇中,用来表达顿然领悟之意。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3)

“顿悟”出自《宋书迦黎国》:“宋世名僧有道生……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之。”

当头棒喝

◆在佛文化中,是指禅宗接待初学者时,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

◆在汉语词汇中,通常用来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4)

“当头棒喝”出自《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想入非非

◆在佛文化中,是指意念进入虚幻境界。

◆在汉语词汇中,表示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5)

“想入非非”出自《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彼岸

◆在佛文化中,彼岸是指超脱生死的境界。

◆在汉语词汇中,则有比喻所向往的境界及对岸之意。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6)

修成正果

◆在佛文化中,指经历重重考验以及灾劫磨难后,最终顿悟。◆在汉语词汇中,则被引译为对某件事情持续努力,终于得到想要的结果。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7)

涅 槃

◆在佛文化中,涅槃大致指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意思。

◆在汉语词汇中,通常用作“涅槃重生”,指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

来自佛教的日常词(这些生活常用词竟源于佛文化)(8)

怎么样?

是不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呢

你还知道哪些词源于佛文化吗

评论区告诉小听吧~

图片 | 杨洪轩、庄凯强、王丽华

编辑 | 杨洪轩

版权 | ©九华旅游603199,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