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真正的九尾狐(为什么每个时代对)
神话、寓言是现在仙侠小说创作的主要源头,近年来热播的《三生三世》更是大量体现了中国古代流传的神话故事,以及寓言等,这里充分阐释了中国悠久而又美丽的文化传统。
狐,多媚态,常常幻化成人性魅惑人,像历史上的妲己、褒姒等都被认为是九尾狐幻化而成的。在《三生三世》当中,白浅、凤九被设定于九尾狐家族,拥有四海八荒的美貌。
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九尾狐也多是正面的形象,而且随着影视剧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兴趣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神话传说当中狐妖的认知,也逐渐被荧幕上的小说所固化。
由于神话传说与时下的距离比较远,人们对于古代小说当中狐仙了解比较少。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狐仙描述最为丰富的年代是唐朝,在唐朝,志怪小说非常流行,而且九尾狐也频繁出现在当时的小说当中。后来人们对九尾狐不断完善,逐渐丰富了关于九尾狐的神话传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关于妖狐记载最多的是九尾狐,它因为有九条尾巴,非常漂亮,而且哭声像个婴儿,但是非常凶猛。人们关于它的形象多取自于《山海经》“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初年,后来汉朝人又不断增加章节。在最初的记载当中,九尾狐多为吉祥的象征,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对生物崇拜的思想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九尾狐的描绘越来越复杂,而且九尾狐还能够幻化成为人形,这是由善到恶,再由恶到善多重演变的一个过程。
《山海经》当中对狐妖居住地最早记载为青丘,这些青丘狐狸和其他地方狐狸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特点就是它们拥有九条尾巴,而人们也形象地描述他们为青丘九狐,它们整体数量非常稀少。
秦朝时期《吕氏春秋》当中记载,禹30岁没有结婚,他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娶不到妻子,希望上天能够给他指示。后来上天给他指示,涂山有狐,也被称为涂山女,并且与这狐妖成家,这时候的九尾狐更加贴近于人,九条尾巴被赋予繁殖力的象征。
可是到了汉朝,郭璞在《南山首经》中的九尾狐,已经能够幻化为多种形态,而且还吃人,逐渐开始妖化。
由于《山海经》当中对九尾狐的描述并不多,而且它们由于没有人类的打扰,生活得很舒服,没有杀戮,而且还能幻化成为人形,其中狐妖女温婉美丽,非常善良。当它们与人类发生恋情的时候,还愿意替人类解决问题。当她们放手的时候,也能够洒脱地离去,不会悲伤,更不会嫉妒。
由于九尾狐生活的地方和人类有差异,同时她们还具有超前的思维,因此在做事方面与当时人类女性相比,拥有更多的自由。而且她们拥有九条尾巴,繁衍能力非常强,在中国古代,对子嗣十分看重,因此几乎把所有的美好愿望都赋予在九尾狐身上。
在《聊斋志异》当中,对九尾狐有着更高的尊敬之意,并且还有极高的象征,文学作品当中对九尾狐的描写,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作者在当下背景下,所受到的启发,并将其融入到文学作品当中。而且会把九尾狐形象与当下的女性相互比较。
唐朝小说当中,九尾狐无疑是天狐当中独特的一种。《酉阳杂俎·诺皋记下》记载:“道术中有天狐别行法,言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宫,有符有醮日,可洞达阴阳。”此时的九尾狐不但服役于神秘的日月神宫,而且还通晓阴阳变化,非一般的神灵可比。
唐朝之后,关于天狐的记载越来越少,北宋天况《儒林公议》卷上云:“陈彭年被章圣深遇,每圣文述作,或俾彭年润色饰之。彭年竭精尽思,以固恩宠……时人目为九尾狐,言其非国祥而媚惑多歧也。乃参毗宰政,未几而亡。”此时人们对于九尾狐的记载,也仅限于前朝的想象,没有进行过多的重新解读。
晚清小说《九尾狐》曾说:“盖狐性最淫,名之九尾,则不独更淫,而且善幻人形,工于献媚,有采阴补阳之术,比寻常之狐尤为厉害。”九尾狐直接与娼妓等同,地位的低下,使得“九尾狐狸”成为女人之间最恶毒的一种咒骂。
此时的九尾狐多是不祥之物,其实在汉朝时期,对于九尾狐就有两种不同态度,一种是文学作品奉为神仙,另一种则跌落神坛,进入山精妖怪的行列。东汉王充《论衡·订鬼篇》认为任何动物只要时间久了都会成为妖精,而狐狸不可避免被归类与妖精的行列。而且狐狸实在是太平凡了,不容易唤起神圣之感。
近些年随着女性群体在影视剧观众群体中比例越来越高,作为女性形象的狐仙越来越被赋予,爱情为主题的形象。《三生三世》也是在“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框架下,尽情书写着执著、长情的中国式传统爱情观。影片从司音、素素拍到白浅,三生三世生死相依,无不体现了,不断重构女性爱情主题的想象。
自第一世开始,狐帝之女白浅女扮男装拜昆仑虚墨渊上神为师,成为座下十七弟子,并每日悉心照料昆仑虚水池中的金莲花,后因机缘巧合唤醒了养在金莲中的夜华,日夜相伴,倾诉烦忧,从而结下第一世的情缘。
这一世二人虽未真正相识,却引起了观众满心期待,顺势引出二人的二世纠缠。再度封印擎苍时,司音(白浅)也被反噬,法力、记忆和容貌也随之被封印,并落入凡间成为凡人素素,并与已转世的夜华相识相知相恋,原以为会大团圆的剧情进一步冲破观众的爱情期待,素素(白浅)产子后,但由于种种误会,决然跳下诛仙台。
这一世,一人是天族太子,人上人;一人是凡人素素,毫无权威,两人地位身份的悬殊,也注定了这一世无法长久,这其实也满足了观众根深的“门当户对”婚恋价值观的“期待”,满足了人们期待的“才子佳人小说往往都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而私订终身,中经小人拨乱离间或家长阻挠,最后得以团圆的情节模式”。
而三百年后的再相遇的三世,夜华开启了“受虐”追妻模式,从而更加激发观众对三世故事的期待,之后的擎苍破钟而出,夜华生寄东皇钟,再到三年后夜华苏醒二人得以三续前缘。
神仙眷侣的感情线索贯穿始终,满足普通观众对一波三折又终成圆满的爱情想象,外衣纵有千种而内核固守不变,借此也可见其受众群的另一视野期待。
在中国古代社会当中,无论狐狸还是蛇,都能够修炼成为妖精,这是否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形成的观念呢?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小说家们把身边的动物幻化成人形,并与他们互动相爱。在如今的日本,在佛教的影响下,不仅仅任何动物能成精,而且即使家中的所用家具,也能够成精。
在南北朝时期甚至让水獭幻化成人形,但是这种动物湿漉漉的,实在不是很好看,后来就没有发展起来。后来测试过猴子与老虎,效果都没有狐狸好,但是由于狐狸经常偷鸡摸狗,形象逐渐由神仙逐渐演变为妖精,在明清时期,甚至一度是害人的妖精。
今天我们白浅凤九再度受欢迎,和现在互联网文化当中女性消费者崛起有密切的关系。信息化社会中,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源源不断的、渗透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所包围。仙侠文学所建构的世界完全脱离了现实世界,读者在阅读此类小说时把自己置身于小说虚拟的世界之中。
《三生三世》中夜华的形象符合目前大多数女性对完美男性的要求:帅气、顾家、对白浅呵护备至。因此女性往往将自己想象成白浅。因此,对白浅的不幸感到愤恨,白浅的幸福成为自己的幸福。
近些年传统文化当中神话、寓言的再次崛起,无论是《三生三世》当中的九尾狐,还是《长城》当中的饕餮,还有《诛仙》《大圣归来》等作品,人们都在用全新的视角重新解读古代神话,不再局限于先秦时期的想象,赋予了更多当下情感,把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寄托于神话传说当中,让传统文化再度繁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