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瞭望理顺条块治理)

◇“一线处置”机制赋予街镇、社区对区直部门乃至市直部门自下而上的“呼叫权”,相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向一线靠拢、到现场会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郑良 陈弘毅

超大城市的社区治理(瞭望理顺条块治理)(1)

2021年2月26日,福州市晋安区象园街道乐园社区市直机关象园公寓小区(网格)党支部在元宵节为居民送灯笼。(受访单位供图)

“小马拉大车。”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走访福建省福州市多个大型社区时,基层干部不约而同以此总结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大型社区治理的突出问题。

以福州鼓楼区洪山镇国光社区为例,该社区常住人口超过2万,出租户多、外来人口多,但社区工作人员总计不到20人。社区党委书记陈立金说:“一个社区居委会的人管理相当于一个街道的人口,往往顾此失彼,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有堵点。”

改变“多网并存”的粗放式网格治理模式,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强化党建引领、汇聚资源力量,打通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网格工作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在福州,多措并举提高大型社区治理效能正在破题。

底盘:条块协同

记者采访时发现,传统的网格划分通常以村(社区)为单元,一个社区一个网格。为方便开展工作,政法综治、组织、卫生等部门均划定网格,社区“一根针”要对接多张“部门网”。

福州鼓楼区和仓山区的多位社区工作者反映,网格多、效能低等问题长期困扰基层,在不同平台重复录入各类数据,耗费大量精力。

为提高治理效能,福州整合行政服务,实行“多网合一”,推动实现“一网联动”,具体说来,就是以“块块”的网格为基准,整合多条线工作内容、力量、机制到网格,达到“块块”调度“条线”,“条线”支援“块块”的条块协同局面。

福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新一轮网格优化调整以现行村(社区)行政区划为依托,以居民小组或住宅小区、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将全市划分为若干小区(自然村)网格;同时将产业园区、市场商圈、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划分为单位网格,相关网格都进行了统一的编号赋码,纳入市基层治理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

“制定网格事项清单,将党建、政法综治、城市管理、卫生健康、应急处突等各类职能纳入网格,提供清晰的‘流程图’‘导览图’,供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形成基层治理的‘一张网’。”福州市委组织部该负责同志说。

“多网合一”首先带来“全覆盖”。过去网格划分有交叉重叠,也存在盲区,小区围墙外的马路、绿地、河流易成“三不管”地带。如今,网格划定以“属地管理、界限清晰”为原则,实现对辖内组织、人、地、事、物、责任的全覆盖。

“一网联动”,推动实现“协同善治”。多张“部门网”整合为一张“联动网”后,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有了机制保障,衔接整合力度加强,社区力量分散、单兵作战等问题也有明显改善,治理效能得以提升。目前,福州200余个单位“入格”参与联动处置,102项政务服务下沉到社区窗口。社区治理体系的“底盘”不断夯实、愈发清晰。

主心骨:一小区一支部

为进一步解决治理碎片化、资源单一化问题,福州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网格管理“一盘棋”,实现支部建在网格、资源力量聚在网格。

加强党组织覆盖。过去,基层党组织以社区为单位设立。重新划定网格后,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院户)党小组”组织架构。小区党支部书记由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党员骨干担任,兼任网格长,确保网格有党员负责。目前,全市所有居民小区均建立了党组织。

晋安区象园街道乐园社区,管辖15个小区,网格细化调整之前只设置了7个网格,由社区党委组织11名社区工作者为上万名居民提供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各类服务。人少事多,无法及时、准确掌握群众需求,制约了党组织服务功能的发挥。如今,该社区有15个小区网格,并按照“一小区一支部”原则组建了网格党组织,形成了扁平高效的治理闭环。辖内市直机关象园公寓小区(网格)党支部设立“书记一盏茶”平台,发挥基层网格员人熟、地熟、事熟优势,2022年以来共解决小区居民矛盾纠纷、长者助餐等问题10余件。

链接资源服务。一方面,网格党组织引领带动在职党员走出家门、亮明身份,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融入居民自治、邻里互助“服务圈”。

仓山区螺洲镇康宁佳园居民陈美榕是福建省立医院护理部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她得知社区全员核酸检测人手不足,便主动协调医护人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采样。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文芳介绍说,社区现有党员72名,越来越多像陈美榕一样的在职党员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

另一方面,福州牵头组织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党组织与小区网格结对共建,将惠民服务项目下沉网格。

近年来全市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累计参与网格服务活动2.1万余次,办理“群众需求清单”1.7万件,解决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1600余个。

“吹哨”:一线处置

在福州市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一线处置”平台上不时跳出社区网格员传来的信息。工作人员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划转不同部门处置。

鼓楼区水部街道某小区的一名楼栋长通过“一线处置”平台反馈,小区多个井盖冒污水,物业已经清掏过管道,但污水倒灌情况始终存在。“一线处置”平台研判污水源自与小区一墙之隔的地铁施工工地,“呼叫”了市水务集团和市地铁集团。双方现场勘查,及时维修破损管网,困扰小区居民多日的污水倒灌问题不到一天就得以解决。

多位社区党支部书记反映,以前遇到水管爆裂、绿化带被占用等群众反映突出、社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能诉诸街镇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但因缺乏常态化的快捷联动机制,难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

鼓楼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郑净说,基于这一“痛点”,鼓楼区近年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一线处置”平台,架起响应市民诉求的“高速路”。

“一线处置”机制赋予街镇、社区对区直部门乃至市直部门自下而上的“呼叫权”,相关责任单位、职能部门向一线靠拢、到现场会商,将相对分散的行政资源整合起来,有效破解了“部门合力不足、基层力量不强”的难题。

目前,“一线处置”机制已连通“12345”“鼓楼社区幸福通”、网格化管理等平台,汇集10个街镇、86个主责部门、近4000名工作人员。

将大量问题化解在基层,让社区摆脱了过去没有工作抓手的尴尬。“群众发现向社区倾诉问题、反映情况是有用的,就会更加相信社区,也更愿意为社区贡献志愿服务力量。”郑净说。(刊于瞭望 2023年第7期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