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

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1)

打开《中国地形图》,在莽莽昆仑山脉收住脚步的青藏高原东缘,又一座苍茫突兀的山岭拔地而起,集合起千山万岭,莽莽苍苍,逶迤东去,绵延1600多公里,将中国内陆分为南北两半。

这条如奔腾的巨龙般横亘中国内陆中央的山岭,就是“中华民族父亲山”、中国大陆南北自然分界岭——秦岭。

秦岭山脉的起点在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途径甘肃、陕西、四川、湖北和河南五省,直奔伏牛山区,与淮河遥遥相望,是中国大陆中东部最为挺拔庞大,对我国大陆自然地理、动植物分布和文化形态影响最为深远的山系。

古老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岭的根系在昆仑山。所以在汉代以前,秦岭和昆仑山被笼统地称作“昆仑”。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左传》和《山海经》,又将矗立在关中平原的秦岭主峰称为“南山”和“终南”。直到东汉,这条横亘中国大陆腹地的茫茫山岭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秦岭。

“秦岭九嵕,泾渭之川。”这是我们能够寻找到的有关“秦岭”一词出现的最早证据,这名字的始作俑者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是什么原因让班固将长期以来被称为“昆仑”、“南山”和“终南”的秦岭改称为“秦岭”的呢?2004年,我对秦岭山脉进行全程考察时翻阅了不少资料,访问了不少学者,都没有得到确定的回答。

中国文化讲究因果,中国境内的山川河流叫什么名字,历来都是有个缘由的。比如淮河之所以叫“淮河”,就是商王朝灭亡,一支叫淮夷的商余民南迁时从商地老家带来的地名;再如华山,因为其山峰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就连秦岭山区好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叫什么名字,也有个原委来头。那么班固要给一座对中国南北文化、地理、气候和动植物分布产生重大影响的山岭改名,难道就没有原因吗?作为一位严谨而严肃的学者,班固绝不可能信口雌黄,为一座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称呼的山岭,随随便便更改一个没有因果的称谓吧?

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2)

“秦岭”一词出现在秦代以后。秦岭经过的甘肃陇南山地、关中平原和川西北、鄂西、河南西部秦岭山区,是秦人最初的家园和最早建国立业的地方。那么秦岭的称谓会不会和秦人、秦朝有关呢?

2004年,我在秦岭山区行走期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湖北和河南西部的秦岭山区方言,至今还带有浓重的关中腔。河南内乡一带流行的南阳梆子——宛梆,就是从秦腔演变而来的地方戏种。

翻开秦人历史我们发现,秦人发展壮大的过程,一刻都没有离开秦岭怀抱。

商朝灭亡后,作为殷商王朝盟友的秦人先祖被剥夺赢姓,成了周人的奴隶,被从山东半岛的泰安一带发配到西汉水上游的西秦岭山地,开始了长达三百多年忍辱负重,披荆斩棘的创业生涯。在戎狄丛生的西垂艰难求生的岁月,是秦岭山区丰茂的水草养育的战马,让他们赢得了周王室信任,重新获得了标志一个部族尊严的秦姓,并有了自己的封邑——秦亭;在与诸侯列强争霸过程中,是秦岭黄河之间退可防守,进可攻伐的地理环境,成就了秦人从周王室一介马夫成长为横扫六合,独霸天下的霸业。

秦人最早的安身之地,在西秦岭北坡的西汉水上游。在秦文公东猎进入关中到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的五百多年间,秦人先后五次迁都的地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秦岭的怀抱。在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和秦人成长为战国七雄的时候,以秦岭为轴心,西到天水,东到函谷关,南及汉中和湖北西部的秦岭山区,是秦国最初的国土范围。秦始皇死后为自己选择的陵寝,就在秦岭支脉骊山脚下;秦先祖西陵——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先祖陵,也在西秦岭之中。

当年秦始皇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需要大量木材和石材,这位傲视天下的千古一帝却明令禁止:不准采伐秦岭一木一石。有人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说,在本来就非常迷信的秦人心目中,秦岭被视为与秦人兴衰存亡攸关的“龙脉”。

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3)

这种多少有些形而上学意味的解释到底有没有道理,我们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在长期求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秦岭给秦人的印象太深刻了。在秦人看来,秦岭见证了他们先祖求生、创业、奋斗、立国的全部历史,秦岭的一草一木渗透了秦人的鲜血和泪水,秦岭培养了秦人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性格。所以这个有着“好祭祀,敬鬼神”传统的民族,就将一座山岭推向了寄托一个民族精神和理想的高度,成了他们共同崇拜的精神图腾。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就如人们之所以把汉江南岸古代巴人活动中心区域的那座山叫做“巴山”一样,班固才将这座与秦人崛起、兴盛与存亡息息相关的山岭称为“秦岭”。所以班固当年以秦岭命名这座山岭的本来含义,应该是指秦岭就是秦人生活的山岭;或者说秦岭就是秦人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山岭吧?

还有一种说法,说“秦岭”一词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即便如此,那也应该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而据史书记载,西方世界最早知道的中国,是指秦国。

春秋中后期,秦国在秦穆公时代成长为可以与黄河以东各诸侯国抗衡的春秋五霸之后,开始着手处理与秦人结下数百年恩怨的西戎问题。

包括后来匈奴在内的西戎,是对早年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的泛称。西周初年,秦人刚刚来到陇山以西的天水一带的时候,那里生活着数以百计的西戎部族,这些当时还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马背上民族,有一部分就来自遥远的西方。秦人在与这些游牧民族争取生存空间的过程中,结下了太多的恩怨。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已经成为西方大国,可以腾出手解决这些数百年来如影随形,对秦人带来太多麻烦的敌人了。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的作战方案,一举将盘踞在陇山以西和关中西北部的众多西戎部族击败。这些长期与秦人即邻又敌的游牧部族面对秦人强大攻势一路向西逃窜,其中有一部分逃到了欧洲。当时尚处在氏族社会的西戎,对中国的所有认识,都来自秦人和秦国,所以到了欧洲,他们在向后代讲述自己种族历史时,遥远的记忆里只留下一个古老国度的名字:“赛尼”和“希尼”。成书于公元前四五世纪的古波斯弗尔瓦丁神赞美诗称中国为“塞尼”,古希伯来称中国为“希尼”,后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称中国为“支那”,都是“秦”的音译。

由此可见,无论从秦人与秦岭的经历,还是西方人对秦和秦岭的称谓,我们都可以断定,秦岭一词的来源与建立大秦帝国的秦人有关。秦岭的含义,就是秦人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那条山岭。

作者:王若冰(当代著名作家)

来源:原创作品,推荐发布!

编发:@读书与人生​

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4)

秦岭是个神秘的地方(秦岭为何叫秦岭)(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