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威县(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

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

唐 肇 华

原载于《阜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二期

一九四一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继而又对在涡北敌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第四师发动进攻。我军为顾全大局,遂向淮北津浦路东敌后挺进,六月初与新四军三师九旅会师于洪泽湖畔。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泗灵睢县,就是在四师挺进津浦路东一年以后的一九四二年六月创建的。初建的泗灵睢县,县委书记是李任之同志,县长是吕振球同志。全县辖境仅有原泗宿县划出的刘圩区、四山区和马厂区这三个区,并没有原灵壁、睢宁县辖地。之所以要由原泗宿县划出三个区以建立新的泗灵睢县, 意图是以原属泗宿县的这三个区为依托,向西面的日伪占区泗县北部、睢宁县南部和灵璧县的北部发展。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建立,到一九四四年底日本投降前夕,抗战期间在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泗灵睢县,总起来看,可以说是经过了创建、发展和巩固扩大这三个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威县(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1)

李任之

从一九四二年六月——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四日日寇发动对淮北抗日根据地三十三天大扫荡开始,这一阶段可以说是泗灵睢县的创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县委主要抓了三件大事。

1 ·武装斗争和武装建设

泗灵雎县初建时,县直属武装力量县大队实际上还不到一个连,各区的武装力量更小,以马厂区而论,当时的区属武装力量区队只有三十多人。而直接与我对峙的水牛刘家伪军刘树西部就有伪军近百人,泗北伪军的重要据点前后张楼张海生部约有伪军千人;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小股伪顽土匪武装。

在这样的形势下,给气焰嚣张的伪军以迎头痛击,扩大政治影响,乘机发动群众,扩充武装力量,无疑是当务之急。因此在建县之初,在保卫午收的斗争中,我主力部队一个骑兵大队在马厂区队的配合下,乘水牛刘家刘树西部伪军约百人到我马厂区抢粮之际,攻其不备,突然袭击,不到一个小时,伪军就被全歼。

泗灵睢县建立之初的这次胜利,使汉奸张海生部不敢轻举妄动,更鼓舞了全县军民,在这次胜仗的影响下,县区武装迅速扩大,县大队很快扩充到两个连,马厂区队也发展到三十多人。马厂区队的活动也由马厂山向西推进十余里,直抵老山脚下,有时还逼进到伪顽刘树西的老巢水牛刘家附近。四山区也在大周圩子建立了民兵据点,他们打击的主要对象是伪顽张海生部。

跨濉河两岸的刘圩子区从这时起,开始成为新建的泗灵睢县较为稳定的后方。当时在县委直接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还经常组成人数不多的武工队,在马厂区队的配合护送下,乘夜通过刘树西、张海生的封锁线,插到泗北敌后的大庄、三侯家和许圣庄一带活动。因为一九三八年、三九年党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过,群 众基础较好。当时泗灵睢县的武工队深入敌后,给敌人精神上以极大威胁,他们经常要戒备森严,生怕遭到我们的突然袭击;而对敌伪顽占领区的群众则是极大的鼓舞,还为一九四二年底日寇进行三十三天大扫荡时,泗灵睢县的干部和武装力量跳出敌人包围圈,到泗北开辟新的泗灵睢县创造了条件。

2。利用各种方式,不失时机地做好发动群众的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的豫皖苏区,是日、伪、顽、匪同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争夺、 斗争十分激烈的地区,在敌人压榨下的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泗灵睢地区可以说更甚。因此,为了保卫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卫午收就非常重要。建县之初保卫午收的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以后每到午、秋收获季节,泗灵睢县就集中力量抓好这个战斗任务,很得人心。

其次是征粮。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每到征粮,区党委也派人来参加并指导工作。当时的泗灵睢县贯彻抗战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口号,在征收午、秋季公粮时,实行的是上级规定的累进税制,地多粮多人口少的多出,地少粮少人口多的少出,无地的不出;汉奸家在泗灵睢县者,家中若无人,又系地主,所收粮食除佃户应得者外,全部上交政府。边缘区和两面政权区则少征,以利于争取群众。

3.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泗灵睢县从建县开始就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当时灵璧县的国民党人士、地方实力派孟墨林和储献庭,马厂区的原国民党军官、营长周阆风,泗北三侯家的侯宜达,老山东边张庄士绅张尚德等,都是当时泗灵睢县重要的统战对象。经过工作,他们都拥护党的抗日政策,对泗灵睢县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张尚德,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更是不遗余力。张本与伪顽刘树西有旧仇,当我军在保卫午收战斗中消灭了出动抢粮的刘树西伪军,他知道共产党真心坚持抗日, 虽已年逾六十,但仍毅然离家(他家有三百多亩地)参加革命。每到一地他都热情积极地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起到了我们起不到的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威县(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2)

二、

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起,日寇发动了对淮北豫皖苏区历时三十三天的扫荡, 但就泗灵睢县来说,日寇的扫荡不是三十三天,而是三个月,直到一九四三年三月才算结束。这三个月,可以分为反扫荡开始、转入隐蔽活动和建立游击政权三个阶段。

1。 一九四二年底,日寇纠集七千余人,采用分进合击战术,深入豫皖苏区寻找我 新四军四师主力决战。四师则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深入敌后,相机歼敌;同时留下部 分武装力量坚持斗争。地方干部和民兵,则坚持乡不离乡,区不离区和县不离县,就地隐蔽,采取多种形式与日寇斗争。

日寇三十三天大扫荡开始的第一天,泗县之敌兵分两路, 一路从泗县出发,向东直奔淮北根据地重镇青阳镇(今泗洪县)及区党委、师部驻地半城;另一路则经枯河头、河沿徐和黑塔子直奔泗灵睢县腹地老韩圩子。当天就在枯河头、马公店、河沿徐和黑塔子等地安下据点,把我泗灵睢县分成两半,企图与两侧之敌互相配合,左右开弓,进行扫荡。在此情况下,当天县委决定除留下一部分同志组织领导本县各地的反扫荡斗争外,立即率领全县包括各区干部和县大队,转入敌后,到上文曾提及的武工队经常前去开展活动的三侯家一带组织领导反扫荡斗争。又决定派一位熟悉情况的同志在马厂区和泗宿县的陈集乡,找可靠的群众关系,建立联络点。

泗灵睢县的县委率领县区干部和县大队跳出敌人的包围转入敌后以后,经过艰苦斗争,又开辟了新区,当时在习惯上称这个新区为西泗灵睢县。西泗灵睢县下辖三个区,即睢南区、泗西区和冯庙区。这里是原泗北、灵北和睢南交界的边缘地区。它的北面是睢宁县西南的重要集镇大李集。这里有伪顽团长兼区长的王云文的反动武装活动,东面的前后张楼和水牛刘家,驻有伪顽汉奸张海生部和刘树西部,北面的灵北也有伪军,南面是泗灵公路,沿路日伪军据点更多,中间的曹圩子有伪顽和土匪合为一体的曹老五。此 外各地还有很多土匪。日伪顽匪相互勾结,敌强我弱。

在日伪频繁的清剿扫荡和顽匪的袭击中,我们只能白天隐蔽,晚间行动, 一夜转移几个地方是常有的事。后勤供给更困难。时值严冬,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没有棉衣。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和党领导的整个抗日战争当时正处在困难阶段一样,党领导下的西泗灵睢县的抗日斗争,同样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

所有这些,当然都给西泗灵睢县的开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直到一九四三 年三月十二日,当时的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同志亲自率领我主力一部和一个骑兵大队到西泗灵睢县赶走曹老五,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党领导下的西泗灵睢县抗日政权才由隐蔽转为公开,立定了脚跟。

西泗灵睢县在敌人清剿扫荡中的严重形势下之所以能够以隐蔽状态存在,原因非止一端,但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的县委能正确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如当时泗灵睢县的老县长苌宗商,泗北苌圩子人,本是当地有名的绅士,后来参加抗日并成为共产党员,在西泗灵睢隐蔽政权刚建立时,他就利用原有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在当地上层人物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通过这些人去做伪军特别是伪军下级军官和士兵的工作,向他们宣传中国人应该爱中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应该抗日的道理。结果争取了一些伪军部队中的一些人同情甚至暗中支持我们的斗争,或使他们对于“扫荡”、“清剿”持消极态度,我们还可以在他们的默许甚至掩护下跨越泗灵公路,与泗五灵凤县取得联系,还通过他们了解到日本鬼子的行动计划,或在扫荡中得到他们的掩护。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威县(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3)

三、

伪军曹老五被赶逃跑后,新泗灵睢县的局面迅速改观。很短时间,东到泗县北面的前后张楼和水牛刘家,西到灵璧北面的冯庙,北到睢宁县的大李集,南到泗灵公路,纵横约五十华里连成一片。抗日武装力量也迅速扩大。单是泗西区的区队,不到半月就由十来人增加到四十多人。这时,由于四二年形势紧张而暂停的整风运动,县委在黄圩子又抓紧进行,在党中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 正确方针指导下,通过整风,全县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战士政治水平大为提高,为新泗灵睢县的巩固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不到半年时间,中心地区得到巩固,其他各区也积极向外发展。到一九四三年八月,建立了新区大庄区,十月建立了官山区。四四年八、九月间又建立了大李集区。

当时对西泗灵睢县威胁最大的是伪顽合流势力,泗北前后张楼的张海生部和水牛刘家的刘树西部。前后张楼的外围据点,经常出动小股伪军,到大庄、官山这两个区进行各种破坏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这两股伪军南北相连一条线,再南接泗县之敌,北和睢宁伪据点相呼应,隔断了新泗灵睢县,使之不能和后方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这种情况决定了我们一定要解决张、刘两股伪军。而如果张、刘占领了大庄、官山两区,我们就失去了向西发展的依托,也就不可能和灵北、宿东根据地连成一片。因之消灭前后张楼伪军张海生和水牛刘家伪军刘树西部势在必行。

一九四四年上半年四、五月间,我武装力量连继打下两个前后张楼的外围据点苌郭 家和小朱场之后,六月初,四师九旅在韦国清政委亲自率领下,乘夜包围了距前张楼只有三华里的后张楼,用土工作业的办法迫近据点。与此同时对张海生所在的前张楼取武装监视态势。经过两夜一天的战斗攻下了后张楼。在攻打后张楼的第二天晚上,张海生就在日军的接应下逃跑。打下张楼之后,水牛刘家的伪军也不战而逃,从此西泗灵睢县就和整个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原由泗宿县划出三个区以建立的泗灵睢县所辖的这三个区,这时仍归泗宿县建制。

在新的胜利形势下,又提出了新的战斗任务。当时自西泗灵睢县以东,直至洪泽湖畔,是我们巩固的淮北根据地,而西、北两面则有伪军分别阻隔着西泗灵睢县同时也是西泗灵雎以东的淮北根据地与灵北、宿东不能连成一片。因此地处淮北根据地最西端的西泗灵睢的任务,就是要向西发展,打通和灵北、宿东的连系,向北打通和邳睢铜根据地的联系。为此,主要的作战任务就是要打下睢宁县东南伪军盘锯的大李集。这里的伪军武装当时经常出扰我根据地,杀害共产党人,并且大李集还是灵北张大路驻扎的伪顽段海洲部企图东犯我根据地的桥头堡。这些事实说明,不打下大李集,我泗灵睢抗日政权的巩固就有问题。 一九四四年的八、九月间,我军打下这个伪顽据点后,党领导下的泗灵睢政权便趋于巩固,为向北向西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九四三年打下曹圩子赶走曹老五, 一九四四年打下前后张楼和攻克大李集,这三个战役可以说是泗灵睢县巩固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九四四年九月,彭雪枫师长率四师挺进豫皖苏淮北根据地。在这个大好形势下, 为了巩固和发展泗灵睢县的胜利,县委决定当主力进军淮北路西后,迅速扩大武装力量, 成立县独立团。这时全县立即掀起了父送子、妻送夫的参军热潮。与此同时,各区武装也迅速扩大,单以官山区而言,本来只有一个不足百人的区队,不到两个月就发展为一个营三百多人。

经过艰苦的斗争,党领导下开辟的泗灵雎县巩固并发展了。这时,在全国的抗日战场上,局部反攻已经开始,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已经为时不远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北威县(抗日战争时期泗灵睢县的开辟)(4)

本文选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