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1)

"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我们赞美竹子,是因为它的谦虚与它的节气。有些人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但他们可能并不是巨星。真正的巨星,从来不是那些开豪车、住豪宅的娱乐明星,而是那些低调的科学家。

有这样一位中国院士,他阴差阳错地晚上了两年大学,但并没有就此消沉,学成之后花了43年,率领团队成功破译了钱学森留下的未解密码,一下缩短了中美20年的差距,让中国可以与美俄站在同一起跑线。他是谁?又是怎样做出如此伟大的壮举呢?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2)

多方面发展

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做高伯龙。1928年的10月,高伯龙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战争的不期而至让高伯龙的学业断断续续,高伯龙一直跟随着家里迁移,多次的跳级让他比别人花费更少的时间完成了小学的学业。

1944年9月,高伯龙进入高中学习,两个月后敌军就进犯广西,高伯龙又一次的暂停了学业。抗战胜利后高伯龙回到上海中学,又读了一遍高二。

因战乱问题,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高伯龙的父母考虑再三考虑后,决定先让高伯龙读一年预科班,自己整理知识,结果因为当时信息较为闭塞,错过了报考时间,又耽误了一年。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3)

错过了时间已经无法挽回,有人选择就此浪费,但珍惜时间的人明白这两年并不能浪费,而是要积累自己。高伯龙在这两年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到了愿意倾其一生的梦想。

高伯龙的父亲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受到父亲的影响,高伯龙从小阅读《万有文库》和《小学生文库》,从四大名著到科普知识,古今中外将近有45个学科,这为高伯龙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的大量的选择,而高伯龙也在其中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能够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其在各个领域有所涉猎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在其未来发展时才不会迷茫,更会减少未来被不怀好意的人欺骗的可能。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4)

沉淀自己,为国奉献

高伯龙在如此多的学科中找到了方向---物理,并且在两年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书中形形色色的实验,高伯龙都自己摸索过,这也为后来物理实验的自主动手能力打下基础。

1947年高伯龙考入清华物理系,当同期学生都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时,高伯龙却不甘心只学习国内的授课知识,自学了国外的专业理论,最终于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未能如愿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高伯龙无法接受这一事实,于是自我消沉了三年时间。后来转往哈工大任职兼教师进修指导教员。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5)

本打算一生就在哈工大工作下去,可到1975年,一切发生了转机。全国高校撤销基础课部,高伯龙被分配到承担激光陀螺的教研室工作。

进入教研室的高伯龙,国家需要自己,而自己不应该再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只有努力地将不如意努力转化成如意,才能让人生路走得顺畅些。

这时的高伯龙早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人才,进入科研室之后,高伯龙很快就发现了激光陀螺长期以来的症结所在,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解开这一症结了。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6)

点亮"双眼"

1971年,钱学森将写下激光陀螺原理的两张小纸条交给国防科技大学,在那个技术壁垒高立的年代,两张纸条成为了研制陀螺所有的资料。

简单来说,不掌握激光陀螺这项技术,就没有精确制导武器,更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我国引以为傲的战机和导弹。如果说氢弹为我国搭建起核武器的保护伞,那么激光陀螺就为我国的武器装上了千里眼。

高伯龙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从不了解激光陀螺的概念到撰写出《环形激光讲义》,从理论上解开钱学森两张纸条上的密码,这背后一定是无数泪与汗的努力。起步晚就要靠后天的努力补足。当一个人努力程度不够时,不配谈起天赋的比较,天赋是决定性因素,但不努力一切都是浪费。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7)

当时上级下批的资金只有五万元的经费,简陋的条件下没有阻挡高伯龙科研的脚步。在研究的过程中,高伯龙把自主动手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研究过程中缺什么,高伯龙就造什么,材料不够就自己研发,他把食堂改装成了研究室,研究仪器精度不足就提升精度,甚至软件的运算能力不足,就自己学习编程。

1993年,激光陀螺的样机出现了问题,考核的专家们指责高伯龙研究组的方向错了,认为他们不仅浪费国家的财力,还浪费了研究激光陀螺的研发时间。

这时的高伯龙并没有自我怀疑,而是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出问题的源头是镀膜工艺,并与这些专家们签订"军令状",保证在一年之内解决掉这个问题。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8)

在众人都不看好的前提坚定自己的方向,这不光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有多少人离挖出井水就差几米而选择放弃,又有多少人因为别人的怀疑而变得自我否定,坚持下去才会让埋下的种子开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这颗武器的"千里眼"被成功研发出来。1994年,激光陀螺样机研发出来,让中国成为第四个可以独立研发激光陀螺的国家,美国与俄罗斯的优势不复存在。

21世纪初,年近退休的高伯龙将目光放在了激光陀螺中最重要的领域---组建惯性导航系统。此消息一出引起不少专家的反对,可高伯龙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自己的方向。

43年后,经过不懈努力,高伯龙团队构建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研发体系,研发能力与应用价值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钱学森跟爱因斯坦谁厉害(成功破译钱学森)(9)

忠于科学

在学生眼中的高伯龙是慈祥的同样又是严厉的,他勤俭节约,食堂吃剩下的米饭一定打包回去;他治学严谨,学生写下的论文即使有上百页的厚度,高伯龙也会一页一页的看,认真做批改。

对待学生写下的论文,无论自己怎么修改都不会在上面附上自己的名字。对待科学,高伯龙甚至是严苛的,他培养的研究生,注重质量而不注重数量,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出实用的内容,而不是写写空洞的文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院士不光研发出激光陀螺为武器指引方向,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对待科研的态度同样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祖国发展而奋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进步不应该只有一个高伯龙院士,而是应该有无数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奋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