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看过悼词后添了一句话(邓小平看过悼词后添了一句话)
1976年元旦刚过,街头的广播突然响了起来:“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于1976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听到这个消息的行人都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双眼睁大仿佛不相信这件事情。
周总理逝世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震惊了整个中华大地,举国上下顿时陷入了极大地悲痛之中。
在撰写周总理的悼念词的时候,经过政治局的商讨,周总理的悼念词终于确定了下来,邓小平在看过之后却在悼念词上加了一句话,将悼念词呈给了毛主席之后,毛主席直接批示了同意。那么,邓小平在悼念词上加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早在1973年,周总理已经被检查出来患上了膀胱癌,按照病情而言,应该尽早住进医院安排手术。可是当时周总理工作繁杂,不断地有外宾前来中国访问,再加上当时国内政局动荡不堪,所以周总理依旧忍着病痛坚持着工作。
1974年5月,周总理频繁地跟随毛主席面见巴基斯坦总理、英国前首相等外宾,每一次他都是把客人引进毛主席的书房,一个一个地介绍他们给毛主席人士握手,并且在会面结束之后也会提前提前离开书房,到外面等着外宾,和他们一同离开。
5月29日,周总理陪同毛主席会见外宾结束,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提前离开,而是反常地站在书房里等待着,送走外宾之后,毛主席转头与周总理的目光相遇,他脸上的笑容顿时隐去,眼帘也垂了下去,仿佛在掩盖着眼中的忧伤。
周总理目光深邃的看着毛主席,慢慢地伸出了手,毛主席也把手伸了过去,这是中国的两个伟人最后一次握手。
会见外宾结束后,周总理的身体彻底顶不住了,这个为新中国呕心沥血的人,不得不住进了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在医院里,总理还是放不下手中的工作,他的医疗组给中央汇报情况时说:最多时一天会客5次,最长一次超过一个半小时,批阅的文件也逐渐增多。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持续加重,但是他依然放心不下自己的工作,毛主席多次关心他的身体状况,虽然病情严重,但是为了不让毛主席担心,他还是在回信中安慰毛主席:“我现在身体还经得起,体重还有61斤,一切正常,可保无虞,务请主席放心”。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没有放下自己的工作,忍着病痛会见了澳大利亚的外交部长,并且还抱病出席了贺龙元帅的骨灰安放仪式。
据工作人员统计,在3月到9月的六个月里,总理和各方人士谈工作一百多次,会见外宾34次,并且还有数次离开医院去开会,他一直在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工作。
周总理在医院治疗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时常会重现当年长征时的情景,嘴里也会情不自禁地哼着《长征组歌》。在得知当时有文工团在北京演出时,他叫来邓颖超,握着她的手说:“我想再看一次,估计这是最后一次了。”邓颖超眼中含泪,打电话给有关部门:总理想在医院里再看一看、听一听长征组歌,希望能够安排。
在得到消息之后,文工团的领导立刻安排着演员进行演出,演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空荡荡的剧场里,面对着摄影机尽力地表演着,到结束的时候每个人的眼里都噙着泪。
病重的日子里,每当周总理疼痛难忍的时候,邓颖超都会拿出《长征组歌》的唱片放给总理听。当音乐响起来的,周总理的眼睛里总会闪出波光,嘴角也会露出一丝笑容,神色静谧安详。
在最后的日子里,周总理每天多半的时间都在昏睡,但是在他醒后又会召见一些同志叮咛他们的工作。许多周总理的老战友来到他的病床前和他做最后的诀别,叶剑英元帅、聂荣臻元帅、李先念等人都来了,他们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憔悴的总理只能哀伤地暗自垂泪。有时总理醒来看到老战友也会安慰他们说:“我没事,几十年的风雨都走过来了,生死已经看淡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没办法继续工作,看新中国的发展了。”听到他这样说,所有人更觉得悲伤不已。
1976年1月7日的晚上,吴阶平大夫和几位医生来到周总理的病房里看他的情况,刚走近病床总理就醒了,总理对吴大夫说:“我没什么事了,不用一直来看我,你们去照顾一下其他的病人吧。”
1月8日凌晨,周总理的脉搏转弱,经过抢救之后周总理还是在9时57分逝世了,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为了给周总理整理遗容,还专门请来了数十年来一直给总理修剪头发理发师朱殿华。朱殿华一看到逝世后的周总理,眼泪瞬间夺眶而下,他绝没有想到,周总理已经被病痛折磨成了这个样子:浑身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脸颊凹陷,头发稀疏,胡子杂乱,苍白的脸上也尽是褐色的老年斑。朱殿华含着泪,手颤抖地仔细给周总理整理好了遗容,在走之前还深深地注视着周总理,像是要把周总理印在脑子里。
在周总理病情危重之前,汪东兴和纪登奎就召开了小范围的会议,商讨周总理去世之后的讣告的悼念词,并且准备安排周总理的后事。完成起草工作后,他们把草稿封存,准备之后交予中央审阅。
在总理逝世之后,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商讨讣告,经过讨论之后一致通过了讣告的文件,但是有关悼念词的内容还需要进行修改。
经过会议的表决,周恩来总理的悼念会由邓小平主持,所以他提前拿到了写给周总理的悼念信。这封信经过了很多次的修改,可是邓小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基于国家内部的政治局势,他提笔在“他衷心爱戴和崇敬伟大领袖毛主席”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了“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并在悼念词首页写上了“请主席审批”,然后呈交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在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之后,眉头紧锁起来,眼睛也渐渐地闭上,不一会就从他紧闭的眼角淌出了泪水。
在周总理的悼念词呈到毛主席这里后,他让工作人员读给他听。这封悼念信中高度评价了周总理的一生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的思想以及崇高的品质,字里行间充满着深情。这时毛主席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失声痛哭起来,这时毛主席一生少有的感情流露。
听完悼念词内容后,毛主席接过了信件,手指轻轻地摩挲了几下,然后拿起笔在悼念信上批示了“同意”。
周总理逝世之后,邓颖超向党中央传达了总理的遗愿:一是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做特殊对待;二是不开追悼会,不给组织添麻烦;三是希望不要保留骨灰,而是将骨灰洒向大地。
当邓颖超含泪转述完周总理的话后,邓小平直接站了出来,他眼眶微红地说道:“我不同意,国家和人民也不会同意。”
毛主席得知邓小平和邓颖超在对待周总理的遗愿上产生分歧,在询问了周总理的遗愿之后,毛主席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都要开,要不然没办法向党和人民交代。”想了片刻之后毛主席又说道:“最后一条就答应了吧。”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党中央安排了周总理的遗体告别仪式。原本按照计划,将会有一万人前来参加告别仪式,可是没想到第一天就来了一万五千人,两天里来参加总理遗体告别的群众足足达到了四万多人。在规定的告别时间结束之后,人们还是不愿意离去,就守在医院的门口,为周总理哀悼。
在第一天,90岁高龄的朱德也前来参加周总理的告别仪式,他泪流满面的看着躺在鲜花丛中的周总理,凝神专注,缓缓地抬起了手,向自己的亲密战友敬了一个军礼。
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使全国都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看到这种情形的外国记者报道说:“所有的人脸色都很沉重,军人们在捶胸痛苦,学校、医院、街上的行人都在默默流泪。”
11日下午,周总理的遗体送往八宝山火化,原本邓颖超是想安安静静地送走周总理,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当车队来到街上时,街道的两边全都是前来送行的群众。
这是人们在得知周总理要火化后,自发性前来送别,十里长街,站满了神情肃穆的人们,很多人脸上都挂着泪水。上百万人冒着严寒聚集在东西长安街到八宝山的路两旁,每个人都穿着黑衣,戴着白花,默默地站在路两旁等待着,目送总理最后一程。
在送灵的车队走过时,人们会朝着灵车深深地鞠躬,喊着:“周总理一路走好”。直到车队走过,送行的人们还是站在那里不动,眺望着远去的灵车,仿佛在等待总理出访归来。
后来夜色深沉下来,载着总理骨灰的车队再次驶过长安街,送行的人们依然站在路两旁不肯离去。
15日下午,周总理的悼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主持了这次悼念会。他站在毛主席送来的花圈旁开始致悼词。刚一开口,现场就传来了哭声,当他说道“周恩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声音颤抖,数次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全场也只能听见如雷鸣般的哭声。
按照习俗,追悼会骨灰应该放在家中与家人相伴最后一夜,但是周总理生前对邓颖超说,他有一些遗憾,没能前去台湾看一看祖国的土地,也没能等到台湾的回归,因此按照他的遗嘱,邓颖超将他的骨灰放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过最后一夜,以弥补他生前未去过台湾的遗憾和期盼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的心愿。
悼念会结束之后,邓颖超手捧着总理的骨灰盒,把它交到了执行抛洒骨灰任务的同志手上,一直目送着他们乘坐飞机起飞。
夜色笼罩之下,装载了总理骨灰的飞机悄然起飞,按照总理的遗愿,飞机分别在北京上空、密云水库的长城内外和黄河入海口上空撒下了周总理的骨灰。
16日早上,人们在广播中听到总理的骨灰已经按照他的遗愿撒向了祖国的山川大海,人们对周总理更加的敬仰,周总理的形象在人们心中也愈加高大。
在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公布之后,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发来唁电,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哭着致电中央,希望能前来参加周总理的悼念会,但是我国没有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悼念的习惯,所以拒绝了他的这个请求,悲痛至极的金日成还亲手写了“悼念周恩来同志”的挽联送来了北京。
联合国在看到周恩来总理逝世之后,决定下半旗一周以示哀悼,当时有很多成员国的代表反对,说为什么周恩来去世了联合国要下半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说:“有哪个国家的总理能够这样终身受自己国家的人民爱戴,在担任领导人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私人存款?有哪个国家的总理一生只有一位夫人,自己没有子女,把全国人民当成了自己的子女?”这番问话让所有反对的人哑口无言。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周总理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