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1)

在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只是很短暂的一瞬,但是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和众多民间传说的风靡,让其成为了全中国百姓津津乐道的传奇年代。

在我国影视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三国”也是我国文艺创作者们所钟爱的题材,我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讲述的便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故事。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2)

▲京剧《定军山》

而在众多的三国题材影视作品中,中央电视台于199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电视剧中刻画的大多数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观众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经典。

央视版《三国演义》取得的艺术成就,一方面来源于演员的精彩表演,另一方面和本剧中的台词设计,密不可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离开了这些精妙的台词设计,人物形象的建立便不会如此丰满。

一、关羽经典台词与其形象建立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毛宗岗,对于《三国演义》颇为钟情,经过他改编的版本,对《三国演义》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这位熟读三国的文人,提出了“三绝”的概念,即“义绝”关羽、“奸绝”曹操和“智绝”诸葛亮

此三人是整本小说中,占据篇幅最多的人物,作者对于他们的形象刻画也十分成功,他们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出更多的戏剧冲突,这也是《三国演义》令人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3)

▲毛宗岗版《三国演义》书影

因此在影视剧中能否将这三个人的形象准确地建立起来,也是整部电视剧的关键所在。

央视版三国就利用精彩的台词设计,让这三人的形象生动地树立了起来,我们不妨先从关羽的台词开始分析。

关羽作为在整部作品中极为出彩的人物,其台词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两段,分别是其出场和走入末路的两个镜头。

在桃园三结义一段中,关张二人在得知刘备身份后决定追随左右,他们分别向刘备诉说了自己的想法,其中张飞的“俺也一样”更是成为了网络流行热梗。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4)

▲桃园三结义剧照

但其流行的背后,恰恰是因为关羽颇具文采的表达,关羽在剧中的台词里说道:

关某虽一介武夫,也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

这些话将关羽忠义和颇有学识的特点,准确的彰显了出来,并和张飞这员猛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准确了解了两人的形象差别。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5)

▲关羽被东吴士兵擒住

而关羽在被困麦城,准备突围时的独白: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不但强调了关羽忠义无双的形象,还成功渲染了当时的悲凉气氛,也称得上是点睛之笔。

与此同时,关羽这种将自己的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的观点,其实也是他在荆州失利的原因之一。

这种独白的表达,可以更加委婉地让观众进行这方面的思考,也算是一个精妙的设计。

二、曹操奸雄形象的建立

说完了关羽,我们再来看一看历史上东汉末年的奸雄曹操。

作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和魏国的实际建立者,历史上的曹操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

但是在拥刘反曹的背景下,《三国演义》小说将曹操描写成了一位奸雄的形象,由于故事主线在刘备一方,因此曹操会作为“反面形象”登场。

其“奸”不难表达,但如何让其具备“雄”的气质,是制作组的难点。

而央视版《三国演义》利用几个精妙的细节,刻画了曹操的英雄气质,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丰满,作品的历史气息更显厚重。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6)

▲曹操剧照

其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两个细节,分别是曹操在赤壁败退后的几次大笑与嘲讽,以及其在淯水之畔纪念典韦时的真情流露。

在赤壁之战败退后,曹操在选择逃亡路线的时候,不断落入诸葛亮设下的陷阱,每次他在经过伏兵所在地的时候,都会嘲讽周瑜和诸葛亮,不在这里设伏,竟令自己得以逃脱,但每次他话刚说完,山谷里的伏兵就会摇旗呐喊而出。

这种戏剧冲突让该桥段成为了作品中的经典段落,也成为了部分网友进行鬼畜创作的素材。

在这段台词中,曹操在见到华容道的地形后,先是哈哈大笑,然后说道:

人言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才智超群,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我等现已力竭,疲惫至极,若于此处埋伏一师,我等皆束手被擒矣。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7)

▲败走华容道的曹操

这是曹操在经过两次伏兵追击后的言论,其在面对赤壁之战的惨败和险恶的局势时,依然能够有如此乐观的精神,这显然并非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他在众将士疲惫至极,心灰意冷的时候,发表这样的言论,其实也是为了振奋他们的士气。

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诸葛亮并非无能之辈,其面对的局势也愈加窘迫,但曹操的这种胆识和气魄还是让人看到了其英雄的一面。

在曹操纪念典韦的剧集中,曹操在哀悼了典韦和死去的将士之后,突然发狂一般地向身后的众人大声询问:

可是,王垕之头何在啊?

这里面提到的王垕,是之前被曹操下令处死的仓官。

当时曹军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曹操为了稳定军心,便谎称王垕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军粮,才导致供给短缺,并将其杀死以安军心,而曹操用王垕之头稳定军心的故事,也是其被称为奸雄的经典情节之一。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8)

▲被推出斩首的王垕

央视版《三国演义》在曹操纪念典韦的时候,加入这句原创台词,在笔者看来是为了表现曹操内心的善良一面。

如果他是一个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那么其在做出了照顾王垕妻儿的承诺后,就应该问心无愧。

但是他在情感宣泄的时候,提到了王垕,并希望众人能够找到他的头颅好好安葬,说明其内心对于自己曾经的做法感到愧疚。

这个描写让曹操的内心世界被显露出来,让我们看到了其善良的一面,这在曹操复杂“奸雄”形象的建立上,可谓点睛之笔。

三、诸葛亮的运筹帷幄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的戏份极重,为了刻画其足智多谋的特点,罗贯中为其设计了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

鲁迅先生甚至觉得,这种描写已经让诸葛亮到了“近妖”的程度。

而这种程度的刻画,会让诸葛亮人性化的一面被掩盖,不利于其形象的建立。

因此央视版《三国演义》在刻画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时候,经常采用“预言家”的方式,来进行刻画。

其在面对众人的问题后,往往会给出一个答案,但是并不会对这个答案进行详细的解释,其中最明显的一处,便是在刘备去往东吴成亲后一个段落。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9)

▲诸葛亮剧照

当时关、张二人对刘备迟迟未归表示担心,他们甚至希望诸葛亮派人去东吴,将刘备接回来。

面对关、张二人的焦急情绪,诸葛亮却让他们不要着急,并说:

我已算定,主公年底不返,年初即归。

在他说完这段话后并没有给出什么解释,但关、张二人也没有再说些什么便离开了,这一细节刻画说明了两人对于诸葛亮的绝对信任。

而诸葛亮这种预言家一般的发言,则是从侧面显示出其对于刘备性格的准确把控,还与之前他给赵云的三个锦囊形成了呼应,将其运筹帷幄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种简单的回答,也符合中国古代士大夫阶级的叙述方式,能够给予观众更好的代入感。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10)

▲刘备与诸葛亮

与这个桥段类似的,还有关羽夺长沙前夕,诸葛亮推算他肯定要在夺取荆南四郡的战斗中出力,这让关羽出场后找的“我来看望大家”的这一理由显得很是好笑。

增加了影视剧的戏剧效果,也让诸葛亮的形象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不再有“多智而近妖”的感觉。

而且这种刻画,会让诸葛亮的前后形象产生强烈对比,使其无力回天的落寞更加深入人心,也让武侯之死,显得更加悲壮,达到了整部作品的情绪高潮,这样的艺术设计不可谓不出色。

如今距离央视版《三国演义》的播出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是其依然是各大视频播放平台中,点击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后续新版本《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推出,也丝毫没有降低其影响力,这充分说明了这部作品的出色和经典。

三国演义三个最经典的故事(神级还原毛宗岗笔下的)(11)

▲拍摄现场的演员与工作人员

其中,剧组人员对于台词的细致打磨让我们能够从有限的篇幅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这样的作品就和小说原著一样有着反复品鉴的价值,相信这部作品,也会在三国文化的传播中,持续发光发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