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解最好的版本分享(心本德道经下篇道经)

道德经讲解最好的版本分享(心本德道经下篇道经)(1)

前言:心本《德道经》的 编写,主要依据高明先生的著作《帛书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采用历史文献学对上百种世传版本进行勘校,同时结合历代名家注释,得出一个结论:帛书《老子》是至今后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传众多版本经后人篡改已经严重失真,世传王弼本《道德经》最接近帛书《老子》原貌。

心本《德道经》为什么不叫《道德经》,因为帛书《老子》原文顺序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世传版本《道德经》顺序正好相反,而且有些篇章顺序与帛书《老子》原文不符,造成世传版本出现注释谬误。本人依据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结合心得体会,将《德道经》整理如下:(字体加粗部分为与今本不同之处)

下篇:《道经》,接上篇《德经》

第一章(今本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ǎo)。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今本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第三章(今本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四章(今本第四章)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之先。

第五章(今本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义:口袋)籥(yuè,义:一种似笛子的乐器)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六章(今本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义:母性生殖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今本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今本第八章)

上善似(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第九章(今本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今本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道德经讲解最好的版本分享(心本德道经下篇道经)(2)

第十一章(今本第十一章)

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填器之用也。凿户牖(yǒu,义:窗户),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今本第十二章)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今本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矣

第十四章(今本第十四章)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 mín)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jiǎo,含义:明白),其下不昧,绳绳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今本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第十六章(今本第十六章)

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今本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今本第十八章)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

第十九章(今本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此处大有争议,一说为本章末,一说为二十章首句)

第二十章(今本第二十章)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太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今本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此处较今本少一“为”字,哲学唯心者和唯物者据“为”多有争议,本人认为老子既不唯心也不唯物,道是抽象概念,不可用西方哲学套用解释),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其中有情呵其情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道德经讲解最好的版本分享(心本德道经下篇道经)(3)

第二十二章(今本二十四章,章节不同)

企者不立,自是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第二十三章(今本二十二四章,章节不同)

曲则全,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是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弗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第二十四章(今本二十三四章,章节不同)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乃今本抄文误,此句需删掉。)

第二十五章(今本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句为后人所加,需删掉)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今本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营观,燕处则超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今本第二十七章)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材,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妙要。

第二十八章(今本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泰,去奢。

第三十章(今本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乃后人妄加,当删去。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今本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道(裕,通假字)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今本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雨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与江海也

第三十三章(今本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而亡者寿也。

第三十四章(今本第三十四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第三十五章(今本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今本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文尾:心本《德道经》依据《老子帛书校注》已经全部编写,经此整理后,历代世传本众多谬误和疑惑得以纠正,《老子》一书大意清晰明了,文章结构工整,语义明确,上下篇中心思想浑然一体。《德道经》充分表达了老子以“德”为中心的人生观,以“道”为中心的世界观,以“无为”为中心的方法论,以“抱一守静”为得道的主要途径,以“虚者之无为”为得道的终极境界。鄙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谬误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共同悟道,道法自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