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给妻子的一首诗(白居易新婚当天)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图片来自网络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随着大唐王朝的兴盛,唐诗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特别是又涌现出了一种新的诗体(格律诗)以后,更加显得光彩夺目了。
在此背景之下,也诞生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他们所创作的一些经典诗句,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还在口口相传。
而诞生在盛唐后期的白居易,正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白居易
爱诗如命的“诗魔”“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如果说李白是可上九天揽月的“诗仙”,杜甫是俯瞰众生万物的“诗圣”,那么白居易则就是一生为诗而活的“诗魔”了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
在古代,出生在官僚家庭,就说明了你的阶级注定与普通的穷苦大众不一样了。
在普通老百姓还为一件能够蔽体的衣服,一顿能够果腹的饭菜而发愁的时候,官僚世家的子弟们却可以享受到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在老天赐予的人生中无尽的畅游。
不过,白居易的命运却似乎并不像其他官二代一样平坦。
白居易出生在盛唐晚期,那个时候唐朝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了下坡路,藩镇割据的现象极其严重,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战乱。
图片来自网络
在他刚出生的时候,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的老家也受到了波及。
在他两岁的时候,在巩县担任县令的祖父又因病去世,父亲被调任到徐州,他们一家为了躲避战乱,也被安排到了宿州生活。在那里,白居易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本该在蜜罐里泡大的人生,却从小尝遍了颠沛流离和战火纷飞的滋味,这也让白居易自小就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由于在奔波之中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为了排解烦忧,小小年纪的白居易就喜欢上了读书,尤其是喜欢研究诗歌。
逐渐地,他发现诗歌对于自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每读一篇经典的作品,自己就好像是在作者创造出来的美妙意境之中遨游,这种感觉让他十分的享受。
到了十岁的时候,白居易已经可以熟练背诵几百篇诗文,甚至已经可以进行自我创作了。
白居易剧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到了16岁时,白居易赴京参加科考,在考场之上他创作出来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在之后也成为了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
寻常人都能看出来,他可谓是天赋异禀的“神童”,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大唐又一个大诗豪。
而以后来白居易的成就来看,他也确确实实符合这一评价。
不过,对于天才来说,他心中的痛苦旁人未必会知道。
在白居易的一生当中,一直在心底有一个难以跨越的大山。那便是李白。
白居易出生的时候,李白已经去世10年之久,两人生活于不同的时代。
不过,虽然两人平生素未谋面,但是李白的诗却对年幼的白居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大唐甚至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李白的诗是难以被人超越的经典。
这对于十分要强的白居易来说,却是十分痛苦。
李白
他既被李白的诗深深地吸引,又对其生活在盛唐时期十分羡慕。
虽说文无第一,但是白居易却总感觉两人风格相似,认为自己活在李白的阴影里,于是就想要与李白一较高下。
传闻,曾经白居易为了能够写出与李白的《清平调》一样好的诗句,将自己关在房门中七天七夜都没有出来。
后来,他更是学起了李白喜好饮酒后作诗的习惯,经常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只为能在天旋地转的感觉当中,尽情抒发心中的畅意,得以让自己能够作出传世佳句。
世人被白居易这种癫狂的作诗风格所震撼,再加上他创作出来的《长恨歌》和《琵琶行》等诗词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诗歌的认知。
于是就将他冠以“诗魔”的名头。
白居易
早年为“情”所困“娉婷十五胜天仙,百日焕姮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
少女的容颜总能给予年少的内心最大的欢喜。
想要表达爱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拿出自己最为擅长的东西展现在钟意之人的面前。
而作为一个诗人,最能表达心声的办法就是作诗了。
19岁的白居易,与比他小四岁的邻女青梅湘灵相恋了,为她写下了《邻女》这首诗,以此赞美她的美丽容颜与悦耳的嗓音,倾诉自己内心中的爱意。
或许对于初恋最是难以忘怀,对于白居易这个一生充满着风流韵事的诗豪,这个湘灵却是他为其写下最多诗句的女人。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老天并不想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在那个年代,门当户对才是嫁娶之事最为看重的地方。
两人一直相恋十年,到了29岁考上进士后,白居易才壮着胆子向母亲提出要迎娶湘灵。
然而这一请求,却被母亲断然否决了。只是因为湘灵一家只不过是普通的老百姓,并不能配得上白居易的官僚家庭。
古时讲究以“孝”为先,于是,这段美好的姻缘也只能就此断绝。
此后,白居易宦海飘零,湘灵也因为战火的波及而随着家人四处沦落,两人从此就天涯两隔。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一首《寄湘灵》,也表达出了这位千古诗人为情所困的满心忧愁和对时局所限的深深无奈。
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或许正是因为被情所伤,白居易步入官途以后,许久都没有成婚,还经常与友人出入风月场所寻欢作乐。也因此被人诟病许久:
宋朝的龚明之认为白居易喜欢与歌姬来往,代表他荒废政事。
曾因胡风事件而广受争议的舒芜,也指责那段时期的白居易初入风月场所实在有所斯文,更有不尊重女性的嫌疑,这也引起了后世广泛的讨论。
不论白居易到底是为情所困,还是本性风流,但是到了37岁时,他遇到的另一个女人,彻底将其轻浮的行事风格给改变了过来。
图片来自网络
中年得妻,从此“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之中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而纵观其一生,也似乎正是恰好照应了这句话。
在白居易的前半生,除了沉迷在诗词歌赋和声色犬马中之外,他也有着改变大唐政局混乱的一腔抱负。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
因此白居易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地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剧照
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后来更是因为一些琐事,将白居易发配江州,贬为江州司马,彻底断送了这个大文豪的前途。
眼看情场职场双双失意,白居易每日借酒消愁,过得浑浑噩噩。
到了37岁的时候,白居易已是人到中年,周围的好友大多早已成家立业,唯有他还是孤身一人。
在古代,大多数官僚子弟20岁就已经成亲,到白居易这个年纪,孩子都已经可以打酱油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好友杨虞卿是时任国子监祭酒杨宁的儿子,有一个比白居易小7岁的妹妹也仍未嫁,不忍心朋友就此沉沦一生,于是就极力撮合两人。
白居易早在参加乡试前就与杨家的几个公子相识,并经常出入杨家,所以对于杨家小妹自然也是认识的。
虽然不同于与初恋情人的情愫使然,但是日久生情,白居易对于杨家小妹的温良贤淑也是颇有好感。
于是,就这样,孤独半生的白居易终于在年近不惑之时迎娶到了自己的妻子。
新婚当晚,掀起新娘的盖头,看着新婚妻子含情脉脉的眼神,白居易才彻底明白,什么功名利禄、诗情画意、青梅竹马,终究还是家庭的温暖才是最抚慰自己内心的。
图片来自网络
从此以后,白居易不再醉心于官场,也不再怀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只想与妻子白头偕老,“独善其身”。
结婚以后,白居易写下了一首流传于世间的《赠内》赠予妻子,以此来表达内心的爱意。
“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他人尚相勉,而况我与君。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陶潜不营生,翟氏自爨薪。梁鸿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虽不读书,此事耳亦闻。至此千载后,传是何如人。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表达了夫妻两人,不论是贫贱还是富有,只要能够携手一生,那便是最为幸福的事情。
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愿意与妻子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婚恋态度。这种态度严肃认真、真实动情,富有感染力。
图片来自网络
再加上白居易绝妙的手法,《赠内》一度被誉为“大唐最美情诗”,流传了千年。
但是,与赞赏声一同到来的,却是许多质疑声和谩骂声。
如今,有人认为,这首诗虽然是抒发诗人对与妻子携手一生的热烈期望,但却在其中大量的铺垫告诫妻子“恪守妇道”的内容,这是妥妥的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
这一论点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了网上诸多赞同的声音。
毕竟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点,是男女平等,只是一味地去提醒女子要遵守“妇道”确实是有失公允。
不过,这其实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
在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奉承着“男尊女卑”的思想。
在古时候的人们看来,女人就应该遵从“三从四德”这样的落后观念。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白居易是一个思想超前的大诗人,但终归是无法跳脱时代的束缚,所以在他的诗中,有着这样的价值观,其实是难以避免的。
不过,虽然在现代社会看来,诗中的一些价值观并不值得赞赏,但是这首诗主要所表达对待妻子的浓浓的爱意,也是无法被抹去的。
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够保有这样的一份真挚的情感,也会是弥足珍贵的。
而白居易最终也确实是履行了他的承诺,与妻子携手走完了一生,一直到75岁去世,都没有再度娶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