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致猝死的真实案例(新员工入职两小时后死亡)
近日,上海一男子入职工作2小时后突发猝死。家属要求公司承担责任,一次性赔偿140万元。
然而,公司则认为猝死是员工身体原因导致,且死者到岗仅2小时,仍在“试工”阶段。
因此,只能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适当补偿。
入职2小时猝死,这能怪公司吗?究竟谁该负责?……类似话题在网上引起人们热议。
根据中国疾病死亡人数最新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这相当于每天近1500个人发生猝死,
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并且抢救成功率不足1%。
人为什么会猝死?发生猝死前身体会发出“预警”吗?如何预防和避免猝死呢?
今天,辟谣君就和大家聊一聊“猝死”这件事儿。
只想看结论?可直接滑到文末!
一、人为什么会猝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没了呢”这句话来形容猝死。
那么,究竟什么是猝死呢?
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近年来,我国猝死人群愈发年轻化。
有的人上一秒还在拼命加班,下一秒却突发疾病死亡,简直是防不胜防,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大多数疾病发作只是一瞬间,但形成却是若干年,猝死也不例外。
导致猝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90%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也被人们叫做“心源性猝死”。
此外,还有少数猝死是非心源性的,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哮喘、过敏性休克等。
其中,80%的心源性猝死又是心肌梗死导致的,而心梗又是冠心病最严重的后果。
因此,可以说,冠心病是造成猝死的头号杀手。
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冠心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等于我国前五大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
二、冠心病为什么会导致人猝死呢?
冠状动脉是人体内一条专门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当其出现问题时,血管内的物质会在血管破损处形成斑块。
久而久之,这些斑块会导致血管壁出现硬化病变,引起血管堵塞,进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这就是所谓的“冠心病”。
如果未能及时得到干预治疗,冠状动脉血管会愈发狭窄。
一旦斑块破裂,长期累积的物质突然“涌”到血液里,堵塞了血液流通的“道路”,
就会导致心脏在短时间内停止跳动,呼吸停止,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到身体和大脑,最终导致猝死。
事实上,冠心病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猝死也并非无迹可寻,一旦深究就会发现这一切根本就是蓄谋已久的。
现在许多人都存在大吃大喝、久坐不动、抽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缠身而不自知。
长此以往,就可能会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2020年《中国急诊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约八成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而慢性疲劳应激,既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的病因,也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
三、人发生猝死之前,身体是否会有预兆?
《2020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曾担心自己会猝死,那么猝死真的难以预测吗?
一般来讲,猝死发生前几天,大多数人会有先兆,最常见的是胸痛、胸闷、心悸、疲乏。
然而,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等各种问题,大多数人不以为然,以为只是太累了,扛一扛就过去了,
因此,如果身体出现以下信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猝死的发生。
第一、没有心脏病的人如果突然出现胸闷、心慌,即使不活动的时候,也有憋闷、喘气困难的问题,一定要及早检查治疗;
第二、熬夜后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表现,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在呼救。
第三、大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
因此,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尽快去医院查明病因。
第四、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突然胸痛,休息后缓解,一定要引起注意,可能为心绞痛发作。
第五、原本患有高血压,却突然出现了低血压,同时伴有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
除了这些,一些患者也有可能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比如肩膀疼、后背疼、胃疼、牙疼等,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引起足够重视。
四、一旦发作,就真的没办法救了吗?
除猝死发作前几天有可能挽救生命外,猝死前5分钟这个机会一定不要再错过了。
这有可能是避免心脏骤停最后的机会。
事实上,猝死前5分钟,人们通常会感觉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头疼和眩晕。
这时候一定要立即停止手边的活动,冷静放松呼吸,并立即拨打120或尽快就诊。
那么,如果这个机会错过了,就真的没办法救了吗?
这时候,只能依靠心肺复苏施救法或自动体外除颤器来奋力一搏了。
因此,如果大家发现有人心脏骤停、濒临猝死,而你又恰好懂得心肺复苏施救法,
那么运用“黄金救援4分钟”法则,立即施救,直至救护车来。
这样的话,可以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此外,如果附近有“救命神器”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
也可以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的3分钟内,迅速给患者实施电击除颤,仅仅一次电击除颤成功率就高达94%。
它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只有四个步骤:开机—连接—放电—除颤,全程还有语音提示操作。
因此,辟谣君建议大家,可以抽空学习一些急救知识,也许这辈子都不会用到,但万一需要的时候,可能会挽救他人的生命哦。
不过,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不懂心肺复苏施救法或者也从没使用过自动体外除颤器。
那么,请一定不要随意尝试,以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损伤。
五、远离猝死,我们应该做什么?
根据2020年《中国急救医学》上的一篇研究结果,情绪激动和劳累是猝死的两大因素,分别占比为26%和25%。
此外,酗酒、肥胖、缺乏运动也是猝死的诱因。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猝死本身又难以预料、且存活率非常低。
因此,大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些坏毛病,养成良好生活和心理习惯,才能预防和远离猝死。
第一、避免持续焦虑,积极寻找释放压力的方式方法;
第二、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的工作习惯;
第三、避免持续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第四、 避免抽烟喝酒,应尽早戒烟、减少饮酒;
第五、避免久坐不动,保证定期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第六、避免过度肥胖,饮食尽量清淡、低油低脂。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心脏病早期信号,尽早就医。
结 论
1、人发生猝死的原因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冠心病是造成猝死的头号杀手。
2、冠状动脉逐渐硬化后,导致血管堵塞,一旦发作,心脏会在短时间内停止跳动,呼吸停止,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到身体和大脑,最终导致死亡。
3、一般来讲,猝死发生前几天,大多数人会有先兆,最常见的是胸痛、胸闷、心悸、疲乏。
身体一旦出现这些信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猝死发生;
4、一旦有人濒临猝死,心肺复苏施救法和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能会挽救生命;
5、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持续焦虑、过度劳累、持续熬夜、抽烟喝酒、久坐不动、过度肥胖等坏毛病,养成良好生活和心理习惯,才能预防和远离猝死。
参考文献:
1 《远离猝死从改掉五个坏习惯做起》,人民网.
2 《猝死从来不“嫌”你年轻!不要忽视这5个信号!》,央视新闻.
3 韩国鑫, 李朔朔, 朱海燕. 慢性疲劳应激与青年人心源性猝死[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4).
4 《远离心源性猝死 我们该做些什么》,新华网.
5 《春节的悲剧:每一个猝死的发生都是蓄谋已久的》,中国网医疗频道.
6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要点解读[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 25(05):401-4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