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人的下落(千古之谜铜人原)

十二铜人的下落(千古之谜铜人原)(1)

在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道办事处东北方向,有一片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土原,叫“铜人原”。据说该原的得名源于秦代所铸的十二个“金人(铜人)”。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国都咸阳,销毁铸成钟鼎,并铸“金人十二,重各万石,置宫廷中。”“金人”又称“金狄”,实际上是铜人,铜铸之人。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销毁兵器,防止人民造反,巩固统治地位。至于铸“金人十二”,大概是因为曾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始皇以为“瑞兆”,故“作金人十二以像之”(《汉书·五行志》)。可是秦政权并未像秦始皇所企及的“传之万世”,仅存了十五年就灭亡了,十二金人从此开始了多灾多难的厄运。据《关中记》和《三辅旧事》载,汉武帝时,金人列于甘泉宫(今淳化县西北),后被移至长安,置于长乐宫前。东汉张衡《西京赋》云:“高一有阙,列坐金狄。”金人硕大沉重并排列坐,想必气派非凡。至东汉末,董卓专权,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经济凋敝,财政匮乏,他便打起金人的主意,将其中十个“椎破铸为小钱”。董卓本希望此举能使东汉经济起死回生,未料适得其反,“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三国志·董卓传》)。

十二金人还剩两个。据《关中记》载:“董卓坏铜人,余二枚,徙青门里。”当时其尚在长安,只是挪了地方。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为了给魏都洛阳增添光彩,下令将其移往洛阳。可铜人实在太重,“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今灞桥街办东北)”(《资治通鉴·魏记》)。这一留便是一百多年,铜人原由此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在邺城,邺城后归前燕。公元370年,以长安为国都的前秦苻坚政权攻陷邺城,灭前燕。不久,苻坚命将二金人“徙入长安而销之”(《关中记》)。至此,经历近六个世纪的秦代“金人”彻底消失了,只有铜人原这个名字流传下来,至今沿用。

十二铜人的下落(千古之谜铜人原)(2)

关于铜人原,在灞桥区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划天下为三十六郡。他认为从此以后,天下太平,可以放马南山,不会在动刀戈打仗了。就怕老百姓起来造反。秦始皇脑子一动,办法来了,下了一道命令,把民间的兵器都收起来,连老百姓切菜的菜刀也不放过的,每十户只给你留一把。这些兵器都聚集在咸阳,溶化后铸造成十二尊铜人,每尊有一千石麦子那样重,立于宫门之外,好不威风。

到了汉朝,董卓因国库亏空,便出了一个主意,把十二尊铜人中的十尊化成铜水,铸成铜币。几年后,国库又空了。董卓想,干脆把这两尊铜人也铸了吧。可是还没动手,老百姓就知道了。大家都恨董卓,恨他不光误国误民,坑害百姓,连两尊铜人也不放过。于是老百姓就在心里谋算,若能把这两尊铜人移到别处去,那该多好啊!但眼睁睁看到铜人这么大,这么重,又有卫士日夜把守,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奈何不得呀!

十二铜人的下落(千古之谜铜人原)(3)

说来也怪,就在董卓要熔炼铜人的前一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宫廷里起了大火。守卫铜人的士兵忙着救火去了。几十个百姓趁机拉来一辆大车,想把铜人搬走。那辆车刚靠近铜人,铜人“忽啦”一下就上了车。车轮就“哗啦哗啦”的向前滚去。黑天黑地的,谁也不知车向什么方向滚。老百姓就扶着车帮只管跟在后面走。等救火回来的士兵发现不见了铜人,一个个像吓掉了魂,便急急忙忙去禀告董卓。董卓听后,火冒三丈,吼到:“那么重的铜人,一千个人也休想抬得动,怎能在眨眼个功夫就不见了,简直是说梦话!”守卫的士兵让董卓亲眼去看一看,董卓去一看,果然不见铜人了。就打骂着士兵让士兵分头各处去找。那伙士兵不敢怠慢,哭丧着脸去找铜人。找来找去,发现铜人立在灞河西岸一个叫凤凰嘴的地方。几个士兵见了,都想领个重奖,“轰”地一下都扑在铜人身上。结果,你扑着我,我扑着他,铜人却无影无踪。再找,就怎么也找不见了,只好灰溜溜的回去报告董卓。

据说,在那几个士兵哄抢铜人时,铜人一怒之下缩到了地下,从地下过了灞河,朝北边去了,端端正正地站立在洪庆北边、新筑东边的一个高原上。因此,人们才称那原为铜人原。

到了明代,朝廷又有人想将那两尊铜人化为兵器,等到来人搬同仁时,铜人又钻到了地下,一直到今天,那铜人也不知道又躲到什么地方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