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从心理学上改变自己(你是孩子的缔造者还是摧毁者)
爱和自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究竟有多少父母能真正的做到呢?有时候父母都在严重的伤害孩子,但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都认为错在孩子。很多时候,我们身为父母却忘却了一个事实,父母并不是孩子的答案,其实真正优秀的孩子不是父母教的,而是他们自己长成的。
下面我分享三个我亲身的育儿故事让你可以更好的理解:
一直没有做好准备的不是我,并不是她!人们都说:“眼睛是一个人的心灵的窗户”,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你家孩子眼里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我曾观察过我女儿的,2.5岁之前我们家基本上都是随她自由发挥,她的眼里散发出来的光是洋溢着幸福和自由的,但是后来上托班之后,她眼中那种自由快乐之光消失殆尽了,变成了一种呆滞空洞甚至会进入发呆的状态,当时我的内心产生了恐惧感,直呼这不是我想要的。
一开始我也是陷入困境和烦恼中,后来我发现,我女儿失去这种光芒都是因为我造成的,因为我和她分离的时候,我的内心产生了焦虑,从而我的潜意识影响到了她,虽然我没有表述过,但是我的表情、我的行为都出卖了我,并且她读懂了。
直到后来我通过大量的心理学书籍阅读才想明白,其实从一开始孩子的分娩出生,再到后来和妈妈短暂的分离,还是和温暖家的短暂分离都是我们人生历程的必经之旅,抗拒分离,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只有学会了分离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成长!
后来我明白了在亲密的两个人,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人的道理,我慢慢学会了分离,而后我的思想和行为又再次受潜意识的影响,同时又影响了我的女儿,后来发现她的情绪也转变过来了,她开始变得更爱分享和表达她的每天经历的事儿、每天她认为有趣的事儿,不知不觉,我又在她的眼中看到散发出快乐、幸福、自由的光芒了。
所以一直没做好准备的不是你的孩子,而是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印象中很深的一件事儿,就是我女儿在2-3岁戒尿不湿的阶段,一开始也是她主动提出不要再穿尿不湿睡觉了,从那天起我们就脱了。但中间有一小段时间经常尿湿裤子,而我每次都会指责她不听我的,所以就有了后来我每次上厕所,不管她有没有尿,总叫上她一起。事实上很多时候她是真的没有尿,然后好多次她哭着喊着不愿意。直到有一天早晨起床,差一点我们再一次旧事重演,我又想让她上完厕所再去洗漱,她拒绝了,我心里有点生气,但是我放弃了强迫她。后来她洗漱好,上餐椅后她又下来了,自己去上厕所,去的路上她和我说:“妈妈,我要等有很多尿尿的时候再去上厕所。”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意愿在强迫她上厕所,其实她自己知道要怎么做,事实上从她说准备不穿的那一刻她就知道了,只是因为我觉得她不会,然后我一直在强迫她,导致她有抵触情绪,才有了时常尿湿裤子的事情,我后来允许并接纳了这件事儿之后,有时候还会和她开玩笑,尿湿裤子给我送来了大礼包,发现她反而再也没有尿湿裤子了。
所以千万不要将你的意愿当做爱投射在孩子身上,那样只会让孩子窒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精神胚胎的发育,不是别的,就是孩子的感觉。感觉,是孩子触碰任一事物时,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这份感觉,会滋养他的胚胎发育。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力孩子的命运。
我们民间有一句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的父母的不愿放手,自己的臆想你的孩子不能为自己而活,因而有了一系列悲惨生活故事。
记忆中很深的一件事,那时候我女儿3岁左右,我们的身高一直都是在生长发育的边缘线,那时候电梯的向下键她够不着,但是跳一跳也能勉强够着,当时是一个早晨,我丈夫看她跳了两次够不着,就直接上手去按了,紧接着迎面而来的就是我女儿哇哇大哭。这就和帮一个16个月蹒跚学步的孩子拿一个十米开外的球是一样的道理,对于我们父母而言,确实是简单不过的事,但是这样的爱,只会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只会剥夺孩子们受挫折的权利和剥夺了她们探索世界的权利。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什么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其实当我们的孩子开始探索一件事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受挫折的准备。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而不是总是仗着爱着孩子的名义,将自己的意愿投射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最终在大脑中形成了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这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我们这是剥夺了他的自由,并非真的爱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国内知名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写了《爱和自由》一书,大致的观点是,父母的职业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都初为父母,很多时候也是在摸索中成长,希望我们不要把我们内在的小孩投射在孩子身上,我们要试着去看到孩子真实的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这才是真爱。
父母的爱确实很伟大,孩子也很需要父母完整的爱,但是我们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着,而应该给与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你点赞并关注我,或者你有更好的想法也欢迎在贫困区留言告诉我@Tracey读书育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