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

从夏雨雪,到夏雨雨,赏读古诗中的夏雨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最令人舒服的当然是春秋,刨开这两个季节,要人选择,你喜欢冬天还是夏天,十有九成人会选择夏天。比如冬天的酷冷严寒,夏天虽然也有炎热,但好在人体不受衣服严寒的困扰,可以想办法对付。就为着夏天里轻盈的薄衣裳,以及相对洒脱的生活,女女男男还是愿意选择夏天。撒哈拉虽然炎热,可以穿白色的袍子,爱斯基摩人则皮草加身,和原始人相差不远吧。

气温高飚的夏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雨。如果夏天没有雨,人生该有多么的绝望。好在我们所处的地理是东亚临海的富庶宝地,再炎热的夏天,太平洋上的雨水气团会经常过来关照和安抚,让此地苗木峥嵘,人民兴旺。

古人很早就知道大自然的规律,冬天是雨做雪花,夏天是雷雨阵阵。设若这个气候反常或者变化,就意味着巨大灾难的来临。在古人的眼中,那永恒的天地即将颠覆,所赖以生存的世界毁灭。所谓地老天荒,真的可以永远存在吗?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1)

一首汉朝的誓言,表明了古人的态度,对于未来或有不确定性,比如天诛地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个女子发出的誓言,我和你相知相爱,永远相守,忠贞不渝,如同天地四时一样自然,只有一种原因,让我们分开,那就是山顷刻失去山脉,江水一瞬枯竭,冬天里风起云涌,雷声滚滚,夏天里天地下起巨大的雪花。连天地都消失了,才是我们的爱和相思断绝的日子。

对于千百年来习惯夏天下雨的古人,夏天下雪,意味着所有的生存可能倾覆,那是人类的末世。

但这首诗极有震撼,又极其的美,是用末世灾难表达情感的忠诚,在想象里变幻着时空。夏天的雨化了纷飞无尽的雪。

夏天果真无雪吗?至少北极和南半球的人们不这么看。还有一些地方的小气候,快速的对流造成夏天出现冰雹或雨雪,那是短暂性的。但是对农事和人是有伤害的。古人以风调雨顺来证明天地自然的恒久,出现这样的灾难,往往会反思是否是人类自己做错了什么。这种环保意识虽然大半证明愚昧,但是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也不断在研究和反省,人类对自然过多的索取,是否真的会带来灭顶之灾。

好在,大部分时间,古人和我们都还相对安全,只是尽情享受炎热夏天的雨。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2)

“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我公会宾客,肃肃有异声。”唐朝杜甫《扬旗》

这是在六月的雨中,杜甫去看军府的仪仗。古今的军士都无畏风雨,盛夏长风虽好,那雨也是无情的。然而正是如此,显得士容格外飒爽。

“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唐朝杨师道《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

这一看就是和皇帝在一起,在终南山上祭山,在绝顶的道观,去看群山万壑,视野之广,云雨宛在脚下。看那白云缭绕,定知有雨,一瞥群山之角,一道清新彩虹。而湿润清凉的终南山上,此时如春,绿草疏花,所谓人间芳菲尽,山上别有春。只是这个待遇除了皇帝,还有四季在此的山人,普通人只能想想。旅游避暑,虽然也是当代人的一种出行选择,但在终南山花一个夏天看雨,有钱人也觉得是体力和经济的奢侈吧。

不过这“白云飞夏雨”,真是让人向往,仿佛李商隐的。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3)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无题》

不过李商隐的这首诗,还真的是写夏雨的极致。年轻的李商隐,青春正好,风华正茂,选择在玉阳山修道并非真的虔诚,乃是唐朝有仕途捷径,在优秀的道士中选拔人才,直接被皇帝录取重用。李商隐学道不诚,但却爱上了此地修行的皇家道姑。他最热烈的恋情发端在良辰美景的夏天。“玉池荷叶正田田。”

那么“星辰海底当窗帘,雨过河源隔座看”是写得夏天山上的相恋相守。两个人仿佛在世外,看见星辰在窗外,而一处云彩,飘到了河流的源头,大雨降成了瀑布,而他们如同当代旅游的恋人一样沉醉在自然展现给他们的良辰美景里。

当然他们的恋情肯定是超前,于是结果的悲剧已经预定。但话说那又有什么遗憾?在最美的年龄最美的景色,遇见最爱的人。

普通的人则自然不必那么在云端。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4)

雨荷

“雨送浮凉夏簟清,小楼腰褥怕单轻。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唐朝元稹《友封体》

这首诗美在什么地方呢?美在细节。端午时节,忽然一阵阵雨,那凉气忽然而来,明知道不长久,却叫人贪凉,连席子一霎冰冷。这是许多人都有的夏天的体感。雨水使气温骤降,忽然觉得夏天的被子都冷了。但这个时候是不能贪凉睡觉的,很容易感冒。阵雨之后,看微风吹动端午时节的香囊,看月亮升起来升起来。

“夏雨下如绳,虚廊减郁蒸。溅琴移塌避,添砚就檐承。”宋朝魏野《夏日雨中题谔师房》

这首诗虽然不那么有名,但是需要细读,你会读出千百种夏天的滋味来。

夏天的雨下的像绳子一样,在长江中下游或者南方的人一定会心领神会。那特大暴雨,就像无数的水龙头,白白的水花形成瀑布一样的声响,在喜雨的同时,一定会发现雨水之大,飘窗入室。暴雨对于普通人家来讲,就是小型救灾现场,封窗户,收拾靠近门廊的物件。

但是对于有闲情的人则是另一种快乐,比如孩子伸手接雨,比如用不同容器接水。这位作者还是小心了点,用檐雨滴砚台。要知道灵气大发的人还可以用不同的盛着雨水的碗击声成歌呢!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5)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唐朝施肩吾《下雨后题青荷兰若》

夏天最美的就是荷花雨,看那雨打荷花,听那雨滴荷叶,就如足以让人心地清凉。写荷花雨的诗不计其数。之所以挑上这一篇,不为别的,就为了暴雨之中或者暴雨之后的荷叶,已经不是滴溜溜的转珠子了,那是青玉盘中泻水银。如此美好,记上一笔。

夏天农民自然喜雨,晴雨相间,草木峥嵘,瓜熟李肥,水稻灌浆,要的就是雨。

“绿槐阴外听蝉吟,节过分龙夏已深。

千里亢阳忧岁旱,一时甘雨快人心。”宋朝王之道《喜雨》

虽然不至于江水为竭,但是每年的小气候总会不一样,比如这个地方就遭遇了久晴不雨的夏旱,对于靠土地生存的农民来讲,该下雨的时候没有下雨,看见苗木干涸在田野,是多么焦灼的一件事。古代的人无力去了解更多的气象,官员和农民遇见大旱的时候,在引水蓄水都无法解决天灾之时,只能求助古老的仪式,祈雨。

而当雨下下来的时候,那种快意那种欣喜,那种久旱逢甘霖的滋味是越多都市的人无法理解的。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6)

荷叶

但是雨水太多也不好,夏天的雨极容易出现涝灾,溃堤等水灾现象。

”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虚井断炊烟。何处玉管金箫,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着似啼猿。“清朝陈维松《夏五月大雨》

但凡经历过泽国水乡洪涝灾害的人,不明白里面写的是什么?那原来湖中的菱角已经飘到了床边,门外就是船。四海泽国,炊烟已断。灾难中的人们生死一线,却偏有人,画舫歌舞,唱着良辰美景。当然这是封建制度下的救苦乏力,作者写出了难民苦难的心声。

风调雨顺,是几千年来普通人对自然的期许,尤其是靠天吃饭的农民。风调雨顺带来的粮食丰收是社会运转的基本保障。

所以都市人喜欢夏雨,有时候也要想想,那在土地上辛苦的农人。一场豪雨或是你的期待,或者它又成为了别人的痛苦。

杨万里有一首写给朋友的诗是这样写的。

”人生离合风中云,白发相逢有几人。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夏雨雨。“

说的是你这个父母官,虽然是我的弟弟,但是你待人对人就像春天的风和煦,就像夏天的雨及时而稳妥。

那么这里有一个”春风风人夏雨雨“,这两个”雨雨“该过做如何的解读呢?谁是名词,谁是动词?其实有几种解读法,每一种解读,都会让这个“夏雨雨“极其美。因为好雨随人,不是”夏雨雪”!

描写江上夕阳景色的诗(雨过河源隔座看)(7)

祝愿今夏,夏雨雨,风调雨顺,江山万年!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古典诗词中的爱和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