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

在不少清代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旗主”这个词儿,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八旗某一旗的实际执掌者。旗主在清代史料中经常出现,不过这里有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康熙之前经常提到,康熙以后就很少出现了。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1)

旗主的产生

旗主是和满洲八旗制度一同产生的,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自领两黄旗,以贝勒们分掌六旗。比如大贝勒代善掌正红、镶红两旗,二贝勒阿敏掌镶蓝旗,三贝勒莽古尔泰掌正蓝旗,四贝勒皇太极掌正白旗,褚英的长子杜度掌镶白旗。

此外,努尔哈赤晚年将自己的两黄旗分为四份,其中三份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

也就是说,八旗制度建立之初,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杜度、多尔衮三兄弟就是首任旗主。皇太极继位后,先后对阿敏、莽古尔泰等贝勒实行打压,剥夺了他们的旗主之位。将镶蓝旗划给了济尔哈朗,将正蓝旗划给了长子豪格。又将两黄旗和两白旗互换,使得两黄旗成为了皇帝亲领的上两旗。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2)

顺治皇帝亲政后,清算多尔衮,将正白旗又纳入皇帝亲领,至此两黄旗和正白旗成了皇帝亲领的上三旗,其他的则为下五旗。

顺治时期,随着开国功王的先后凋零,下五旗旗主的人选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但基本上都是原旗主的后人。严格意义上来说,顺治是最大的旗主,但因他是皇帝,所以也就没有旗主的说法。

旗主的权力

后金时期,旗主握有极大的权力。八旗制度是一个集经济、军事、社会为一体的组织,八旗旗主对旗内事务享有绝对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八旗旗主对旗下人员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就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不能干预旗内事务。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3)

旗主贝勒握有一旗或两旗,就意味着握有兵权。这一点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尤其明显。皇太极继位后,虽然名义上是大汗,但实际上还要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眼色。

这就是皇太极继位之初,三大贝勒和皇太极平起平坐的根本原因。此后,皇太极采取措施,打击阿敏、莽古尔泰以及代善,至改元称帝后,才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皇权。

清入关后,中原尚未大定,八旗军队仍是朝廷的绝对主力。这些八旗旗主王爷们率领本部官兵南征北战,为大清统一中原立下过赫赫战功。但同时,这些八旗旗主的势力也与日俱增,不但能左右朝政,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从努尔哈赤时期一直到顺治朝,是八旗旗主权力最大的时期,下五旗也有能力和皇帝的上三旗相抗衡。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4)

康熙以后旗主的情况

清初时期,八旗旗主上马治军,下马治国,议政王大臣会议为这些旗主王爷们提供了权力的温床。顺治帝临终前鉴于睿亲王多尔衮主政时期的弊端,遗命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将宗室王公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康熙初年,八旗旗主地位虽尊,但远离朝政,逐渐被边缘化。康熙亲政后,又对八旗制度加以改革,对下五旗采取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原则。康熙中期,随着各皇子逐渐成年,康熙将这些年长皇子分封到下五旗。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5)

八旗各旗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牛录”,努尔哈赤时期,每个牛录的人数是300人,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即旗的意思)。这样算起来,一个旗的共有25个牛录。这是个大概的数字,随着八旗人丁繁衍,牛录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康熙将下五旗各旗的牛录拿出来分封给了年长皇子,打个比方,比如将正蓝旗的10个牛录分给皇三子,或是将镶红旗的8个牛录分给皇四子等等。而且随着年长皇子的不断增多,一个旗中往往会分给几个皇子。康熙将皇子分封到下五旗,无形当中就削弱了原有各旗旗主的实力。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6)

这样一来下五旗各旗中就形成了几个旗主共存的局面,久而久之,旗主王爷也就成了个摆设,旗主的这个称呼也很快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了更好的限制旗主的权力,康熙帝还完善了八旗的管理制度。关外时期旗主是各旗的最高统领,管理所有旗务。但康熙以后,形成了以都统管理实际事务,旗主只是个名义头衔而已。

我们在清代史料中,经常能见到比如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红旗蒙古都统等。这些都统实际上才是各旗的最高行政长官。旗主和皇子虽是名义上的主子,但不能具体参与旗务。而都统管理实际事务,却没有旗主这个名义,达到了了相互制约牵制的作用。

雍正、乾隆两朝,又对下五旗进一步采取措施,限制旗主和都统的权力,设置了更多的官员管理旗务。

康熙时期蒙古八旗(八旗旗主有多大权力)(7)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到了乾隆以后,所谓的八旗旗主不过是个伪命题,实际上八旗中已经很少出现旗主的这一叫法。只不过,由于八旗固有传统的影响,很多旗人还有旗主的概念,见到曾经的旗主及其他们的家庭成员,往往也会视为“主子”,不过这个主子的影响力实在是可怜得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