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乌合之众)

各位辣粉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得这本书叫《乌合之众》,我猜这本书应该会出现在绝大多数辣粉的书单里,那么这本书到底有多牛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

豆瓣评分8.9分,当当心理学畅销排行榜第1名,这本书出版了100多年,曾经三次遭禁,书里提到的理论、方法曾被希特勒利用,同时呢,像弗洛伊德、戴高乐、罗斯福这些学者、政要对这本书也是十分的追捧。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乌合之众)(1)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乌合之众》这本书可以说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作者是法国人勒庞,说起来挺有意思,他的本职工作其实是一位医学博士,研究心理学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个人爱好,最后一不小心,哎,把爱好做成事儿了,开创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群体心理学。

这里我们说一句题外话啊,把爱好做成事儿的例子,咱们其实已经讨论的很多了,比如说于谦老师写的《玩儿》,还有蒂姆·菲利斯的《巨人的工具》,这些书里面都对培养爱好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再把往期节目翻出来看看。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乌合之众)(2)

咱们书归正传,《乌合之众》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三点:

第一点,什么是群体;

第二点,群体具有哪些特征;

第三点,如何引导一个群体,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群体的领袖。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乌合之众)(3)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点,什么是群体。勒庞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指的并不是简单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除此之外,还需要这群人有感情和思想的趋同,形成一种集体的心理诉求。什么意思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商场里有100个人在逛街,大家各逛各的,对吧,虽然聚集在一起了,也不能称之为群体。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商场突然着火,情况就不一样了,逛商场的人呢,不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了,而是有了统一的感情和思想,那就是赶紧跑!那么这个时候,逛商场的这群人就成了勒庞定义的群体了。当然,发展到现在呢,其实群体的定义已经弱化了同一地点的概念,比如在互联网上,虽然大家没有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点,但只要是具备了某种心理的一致性,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群体。

那么关于群体的描述呢,书里有一段原文是这么说的: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一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我们可以看到啊,勒庞对于群体的描述其实有点负面的,所以这本书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呢,就加入了作者的这种情绪,把“The Crowd”群体翻译成了“乌合之众”。

另外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勒庞定义的这个群体啊,其实并不包含高度组织化的人群,比如军人,企业员工等等。因为高度组织化的人群通常会有比较明确的行为规则,管理呢也会更严格,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更受理智控制,所以作者认为高度组织化的人群不能算是群体。

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乌合之众)(4)

好了,知道什么是群体之后,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啊,群体有哪些特征,作者认为群体最明显的特征有三个,分别是:智商下降,勇气提升和情绪化。

完整版视频,请猛戳这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