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四大家族(营口地区的满族)

营口四大家族(营口地区的满族)(1)

营口大石桥地区满族老婆婆

营口地区的满族

作者 周立国

满族是发祥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古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北朝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宋金时称女真,明末清初改女真为满洲。历史上满族的先人曾先后建立渤海国(黑龙江宁安)、金(黑龙江阿城)、后金(辽宁新宾)和清朝政权。

在长期的征战中,他们建立起一些平战结合的组织。战时征战,平时种地。1114年(宋政和四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谋克”、“猛安”,定制女真人三百户为一谋克(归降的契丹人一百三十五户、汉人六十五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部卒无定数”。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制度,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固山即旗,原有黄、白、蓝、红四色之旗,复增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共为八色,成八固山(旗)。一人入伍成丁,全家男女老少均属旗籍。营口地区满族大部分是他们的后裔。

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契丹灭渤海国。为防止渤海人反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迎”,辽在今熊岳镇设卢州领熊岳县,在今汤池镇设铁州领汤池县,在今大石桥北耀州村设耀州领岩渊县,在今归州乡设归州领归州县,分别安置部分归降的渤海人。1115年(金收国元年),金兵占领辽东半岛,在盖平一带建立一些“谋克”、“猛安”。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于1633年(后金天聪七年)派八旗兵驻防盖平。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清政府又从关内调回一批八旗兵到盖平一带加强海防。千百年来,归降的渤海人,驻扎的谋克、猛安官兵和八旗子弟及其眷属,在辽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落叶生根,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据1909年(宣统元年)出版的《盖平县志》记载:盖平、熊岳所属94个区共有居民63913户,390344人,其中旗人245235人,占62.8%。当时是满族政权,统计数字可能会有虚夸,但仍说明满族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营口四大家族(营口地区的满族)(2)

营口满族男人

清政府实行“旗(满族)民(汉族)分治”政策。旗人由守尉管理,营口境内北部由牛庄防守尉、中部由盖平防守尉、南部由熊岳城防守尉分管,均由熊岳副都统统辖。汉人由海城和盖平两知县管理。在旗人内部有“佛满洲”、“义奇满洲”和“包衣满洲”之分。“佛满洲”是建州和海西女真的后裔,政治地位最高。这部分旗人多世有“战功”,高官厚禄,世袭爵位。“义奇”汉译为“新”,入旗晚,地位较低。“包衣”汉译为“家人”,意即奴仆,主要是战争中被俘编入旗籍,在旗人中地位最为低下。

清朝被推翻后,“包衣满洲”、“八旗汉军”等纷纷改变旗籍,加之汉族人口的大量流入,满族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落实,满族人口又稳步增长。20世纪80年代,盖州的归州、九垄地、红旗3个乡镇先后建立满族乡镇人民政府。目前,满族是营口地区除汉族外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中盖州、熊岳一带满族相对集中。尤其是归州、九垄地、红旗、熊岳等乡镇。盖州的陈屯、九寨,大石桥的永安、虎庄和老边区东大平等乡、村,满族人口也较多。

清代以农业生产为主。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占有大量的肥沃土地。据《盖平县志》记载:盖平县有旗地(满族占有的土地)47万亩,熊岳24万亩;官地,包括伍田、祭田、皇庄和“随缺地”(闲余的荒地)5.5万亩;王庄(有简王、郑王、佟王、怀王、范公等)11.2万亩,合计87.7万亩。据《营口县志》记载:清朝实行按品级职务分配的土地制度,使大部分土地掌握在王公官宦手中。营口县有旗地(包括祭田、皇庄等)78.5万亩。辛亥革命后,清王朝的土地制崩溃,土地向少数地主集中,广大满族农民同各族农民一样,依然处于无地和少地状态。

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满语,属阿尔泰语通古斯语满族语支,语法上与蒙古语、达斡尔语相似。据《后汉书》、《魏书》记载,满语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满文的创立始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为适应统一女真各部的需要,命人用蒙古字母和女真语音,创立“无圈点”满文,史称老满文。满语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语汇,特别是汉语和蒙古语汇。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命人加以改进,在借用的蒙古字母上加圈或点,史称新满文。满语文字在清入关后一度普遍使用,公文档案多用满文,旗人聚居处多用满语。现在满语中的一些词汇,仍作为地方方言保存下来。如“阿玛”(父亲)、“纳纳”(母亲)、“饽饽”(玉米面或高粱米面蒸制的食品)、“啰唆”(不干脆利落)、“特勒”(衣冠不整)等。

营口四大家族(营口地区的满族)(3)

满族文学是中华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旗、归州、九垄地、熊岳等地的满族人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老罕王的传说》、《尼山萨满传》等家喻户晓。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举家男女更衣起舞。起舞时,举一手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有“男莽势”、“女莽势”,俩人相对起舞,一人领唱,众人拍手从之。旧时,满族信仰“萨满教”,崇拜天神和祖宗神。萨满祭祀时,身着“神衣”,腰系铜铃,手持神鼓,随乐起舞。满族的现代舞蹈就是在原萨满祭祀舞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作者单位:营口市史志办公室)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2年第1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