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案 聚力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案 聚力高质量发展(1)

有一个地方,史脉悠长、文化厚重,在府河、江安河的见证下,自古以来就是川西平原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文化重镇;有一个地方,曾作为古蜀王的故治,位居广都之野的中心地带,是古蜀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她,即是彼时成都平原赫赫有名的广都,此时天府新区的华阳街道。

从千年的古风遗韵中走来,现今的华阳楼宇林立、时尚繁华,产业聚集蓬勃向上,绿意环绕生机盎然,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成为天府新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成为成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征途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回望来路,初心不忘。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华阳街道在持续创新中开启发展新篇章,以实干奋斗之姿擘画美好新未来,以打造“蓉漂故里”新名片为切入,全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奋勇争当公园城市建设天府新区力量中的排头兵。

核心档案

建立时间

2006年9月,华阳撤镇设立街道;2013年12月划入成都天府新区。

地区生产总值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亿元,五年来增长近40%。

区域特色

千年广都,历岁月经久不衰,行长路历久弥新。华阳,将以“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打造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美好华阳”。

社区治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筑基华阳全域旧貌换新颜

华阳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作为古蜀国都城的广都和古蜀成都、新都并称为“三都”。新中国成立后,在广都旧城址上发展起来的中兴场成为华阳县政府所在地,由此拉开了新时代发展序幕。在经历了华阳撤县、中兴镇更名华阳镇、撤镇设立街道等县制调整后,2013年12月,华阳街道划入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也是天府新区的中心规划城区,华阳再度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近五年来,在全力推进省委、市委、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华阳落地落实的同时,华阳街道经济社会各项工作高速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域实现旧貌换新颜,并获得省、市、新区表彰达55项。完成一次次破茧成蝶的蜕变后,华阳街道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备,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品质也实现了快速提升。

在社区发展治理方面,街道以“1 4Z 3N”治理机制,形成“一核多元”共治共享格局,健全了由楼栋长、街长等力量构成的社区治理体系。首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五线工作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五步工作法”,以党建为引领,凝心聚力打造“社区命运共同体”。2018年华阳街道被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委社治委评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单位”,“五线工作法”参与式社区治理获得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奖。

城市治理方面成效显著、亮点突出。结合城市定位和发展实际,以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争创文明城市为重要抓手,华阳街道扎实推进城市治理全域化、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实施了城乡综合整治、街道亮化美化行动、狠抓生态环保等工作。近五年来,华阳街道以中优规划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动旧城改造、增花添彩、背街小巷整治、水环境治理、城市绿道建设等专项行动,打造看得见的“公园城市”,感受得到的“美好华阳”。围绕“全域增绿”目标,重点对锦江沿岸、出入城主要干道、老旧院落等重点区域、点位进行了整体提升打造,丽景路南段、美岸路三段等先后荣获最美街道称号。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成立垃圾分类促进中心,建成垃圾分类超市30余个。

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方案 聚力高质量发展(2)

产业提质

国际化优质资源汇聚

赋能产业提质迈步高质量发展

这里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创新创业载体、有四川省100户优秀民营企业的上榜企业、有成都市年度“双百工程”重点企业、有贡献成都新经济企业优秀人才、有各项增进交流亲商沙龙……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发展质效是关键。近年来,华阳街道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和重点工作,围绕天府新区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招商引资,让华阳成长为成都南部投资创业的新沃土。

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聚势赋能、争先进位的时代需要。结合街道实际,华阳规划建设“一带三路五中心N街”产业发展格局,发布《华阳街道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服务的十条措施》,持续推动《华阳街道重点企业(项目)服务联系制度》,以有力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蓝润、红星美凯龙、德商达、万科、安琪儿等重大项目落地动工。

在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下,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据悉,华阳街道打造了“广都·智库”“天府菁蓉大厦”“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地。自2014年以来,街道新增市场主体4.6万余户,新增注册资本金2200亿元,15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华阳,培育成都市2018年度“双百工程”重点企业2家、四川省100户优秀民营企业2家、省十大创新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7家,获评中国瞪羚企业1家,贡献新经济企业优秀人才4名,四川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

正是这些国际化优质资源的汇聚,华阳街道全域经济实现平稳推进,各项指标在这五年逐年递增。固定资产投资由70亿增长到110亿,增幅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6亿元增长至65亿元,增幅306%;全口径财政收入由21亿元增长至41亿元,增幅95%。

百姓情怀

聚焦提升民生幸福感

激荡“蓉漂故里”有情怀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府补贴社区老年食堂、麓湖国际化社区的打造等来自华阳的民生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在“蓉漂故里”的新名片辉映下,缓缓步入媒体“聚光灯”下的华阳愈加从容大气,有情怀更有温度。

以人为本、持续改善民生,一直是华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近五年来,华阳街道始终怀着浓厚的百姓情怀,不断拓展民生保障的覆盖面、民生项目的受益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项项关乎百姓冷暖的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实施公厕革命,完成10个公厕的提档升级改造,新建公厕4所,缓解群众“如厕难”;改造老旧院落111个,建成安置小区10个;不断提升教育承载能力,先后新建幼儿园、中小学等30所;利用腾岗寻岗、组织招聘会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5万余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

在完善硬件打造、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文明建设,塑造“华阳精神”,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五年,先后建成了华阳文化馆、潜溪书院,组建了华阳文艺爱好者联合会,组织社区群众性文艺队伍54支,开展“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文化活动50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超900场次。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以向阳花志愿者队伍为主体,开设潜溪讲堂、向阳小剧场、志愿者会客厅、向阳驿等特色品牌项目,开展“天府榜样”“优秀市民”评选,“浸润式”提升市民素养,涵养华阳品格。

新形态生活服务区的打造、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迈向高端,让华阳成为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青睐地,人才聚集优势正在华阳加快形成。继2017年全市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来,超过10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已落户华阳,让华阳“蓉漂故里”的全新形象名副其实,也为推动华阳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成都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